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变抽象为具象

更新时间:2024-02-2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775 浏览:19889

很多小学数学老师在执教过程中都有这样一个体会,就是当遇到很多空间概念性的东西和某类抽象化的应用题时,学生往往会不知所措,难以理解.其实,这并不奇怪,学生的思维启发本就是从具体实在的物象开始的.他们习惯了利用具体可感的物象来理解数学,所以对于教师来说,怎样将抽象的概念转变为一种具象,拉近学生与新概念、新知识的距离,是我们必须面对以及研究的一大课题.变抽象为具象的常用方法有:

一、实物观摩法

对于数学中的图形概念,没有什么比呈现实物来让小学生观摩更有效的方法了.学生对于很多图形的认识,都是从现实物体中获得认知的.无论老师的语言多么准确,课本上的定义多么具体细微,都比不上拿出一个实物放在学生面前让他们揣摩观察更有效、更直观的了.学生会在实际的观察中获得亲身体验,会在实物观摩中通过不断的比较区分,找出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思考各种形状专属于自己的特定条件和特征.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可以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通过剪纸或者画图的形式呈现自己理解中的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这样既可化虚为实,又可寓教于乐,让所有学生在识记新的数学概念时变乏味为趣味,岂不两全其美?


二、学生动手实验法

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为什么数学给人留下一个枯燥乏味的印象,就是因为它变得远离生活而高于生活.我们可以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通过一些动手实验在丰富我们的课堂教学方式的同时,将抽象难懂的数学知识化为趣味十足的认知过程.譬如,我在教学“物体的体积和容积”这一节时,曾经和学生做过这样一个有趣的实验,就是让学生将自己的手放进注满水的盆中,然后抽出来,观察水位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当学生明白是手占据了一定的空间而将盆中的水“挤”出去后,我又让两个一胖一瘦的学生先后分别将手浸入水中,再让学生观察现象并总结原因.学生很感兴趣,气氛非常活跃,很快总结出胖一点的同学的手占据的空间更大.紧接着,我又让学生在两个注满水的量杯中,分别投入橡皮和锁,再让学生观察总结.学生很快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不同的物体占据的空间不一样.此时,教师可稍做总结,学生便很容易地理解了物体的体积这一抽象概念.

三、画线段图法

对于一些综合运算应用题,学生总是难以下手,究其原因不难发现,这是因为学生缺乏一定的将题干语言转换成运算等式的抽象思维能力.因此,我在教学时非常注重采用画线段图的方法.

例如:今年,张丽和爸爸的年龄加起来共是36岁,爸爸的年龄是张丽的3倍,问爸爸和张丽今年各多少岁?

步骤一:让学生画一条线段代替张丽的年龄.

步骤二:针对所作的线段图,根据已知条件“爸爸的年龄是张丽的3倍”,画出代表爸爸年龄的线段图.

步骤三:让学生思考:如果把这两个线段图合成一个,所代表的年龄是张丽的几倍?学生经过思考、讨论,得出结论“1倍+3倍”.

步骤四:这两个线段图代表的就是爸爸和张丽的年龄之和,共是36岁.那么其中的一条线段代表多少岁呢?

几个步骤下来,学生很快就弄明白了问题的答案和解决办法.其实,这个题目的解决原理无异于小学生初学数学加减法时的那种数手指的做法,直观明了,所以能够顺利地取得成功.

四、角色扮演法

学生对于数学课堂的亲近过程,其实也是自我价值发现的过程.当学生能够在数学课堂中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和存在感的时候,自然会主动积极地融入课堂.对于一些比较抽象的数学概念的教学,我们也可以借鉴于此,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使其积极主动地融入思考辨析.在教学“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时候,我让班级50名同学分别手持标有1~50数字的卡片,然后请班级中的两位分别持有2和3数字的同学站在讲台左右两端.我又告诉同学们,凡是持有的数字可以被2整除的就是2的亲戚,应该站在左侧的走道里,凡是持有的数字可以被3整除的就是3的亲戚,应该站在右侧的走道里,各位同学根据自己的情况调整位置,学生一下子调动起了兴趣,在短暂的热闹之后很快就找到了各自的位置.这时候却发现有几个同学很是为难,不知道站在谁的亲戚方阵里,因为他们既可以被2整除,又可以被3整除.其他同学各抒己见,出谋献策,主张拉拢到自己阵营中来.我略加总结告诉学生:数字2阵营中的亲戚持有的数字就是2的倍数,数字3阵营中的亲戚持有的数字就是3的倍数,中间既是2又是3的亲戚的数字就是2和3的公倍数,而这些公倍数中最小的数字就是2和3的最小公倍数.学生很是开心,就在这样的角色扮演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也找到了巧妙识记公倍数概念的方法.

从不同角度,利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将数学课本中的一些概念、习题从抽象难解转变为一种现实生活具体可感的形象,在帮助学生不断接受新知识的同时也学会运用生活素材的一个过程,且极大程度地拉近了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距离.这样一个课题,将会是我以后一直坚持研究总结的重点.

(作者单位 江苏省宿迁市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