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响芭蕾的艺术特性

更新时间:2024-04-2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2577 浏览:56121

摘 要:通过对艺术作品的分析,指出交响芭蕾是一门以音乐为出发点的艺术样式,它把音乐和舞蹈合二为一,恢复了舞蹈在舞剧中的主导地位,并丰富了芭蕾的动作语汇,给芭蕾注入了新的活力,扩大了舞蹈的表现力

关 键 词 :舞蹈;音乐;交响芭蕾;戏剧芭蕾;交响编舞法

中图分类号:J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6-0129-01

本人观看了交响芭蕾舞剧《小夜曲》.舞者在朦胧的月色下,在充满浪漫诗意的夜晚.新颖优美的舞姿和形态各异的造型在音乐的指挥下组成了一幅精美的图画,述说着音乐中那感人的故事,这使我渐渐沉醉其中,至今不能忘怀.交响芭蕾作为古典芭蕾的四大类型之一,它是一个优秀的艺术样式,早以风行世界各地.并造就了一批才华横溢的艺术家,留下了大量的艺术珍品,它就像一颗强有力的心脏,源源不断地输出新鲜的艺术血液,对各国的艺术事业都产生了不少的影响.

乔治·巴兰钦(1904—1983,美籍俄国芭蕾表演家,编导家)在类似《竞赛》,《四种气质》,《插曲》和《艾夫斯组曲》这样的芭蕾中,他则已证明同这个时代的棱角和不协和音相协调了.巴兰钦觉得,美国是“一片生长着可爱肉体的土地”,而舞蹈演员们“对于感情”拥有“一种天使般的冷淡”.他从在这个国家编导的第一部芭蕾《小夜曲》开始,就已经竭力表现出了这种“美国人的年轻模样”,这是埃德温·邓比(1903—1983,美国舞蹈作家和批评家)的看法,而这种模样既光彩照人又崇高无比,不会使舞蹈演员们感到难堪.巴兰钦的舞蹈演员们都最为充分地掌握了他处理“纯芭蕾”的方法,而在这种芭蕾中,仅是运动中的身体就已具有艺术上的表现力,能唤起的形象和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他所讲述的故事被锁在舞蹈演员们的身体里了.在对线条的把握、精打细算的准确、视觉上的稀疏、经过分析后设计的姿态和引人瞩目并令人震惊的机智以及独创性等等方面,巴兰钦的动作相似于斯特拉文斯基的音乐.

音乐也是一门非语义性的艺术,与舞蹈有同样的特性,在交响芭蕾中音乐与舞蹈有效的融合在一起,相互渗透,完美而又和谐的融合为一体,共同表达同样的主题.巴兰钦拜倒于音乐的超感觉的和谐,当他用造型补充声音的时候,他竭力避免加进自己的东西.更不承认对音乐内容的图示式解释,音乐对于这位导演是上帝,舞蹈和舞蹈演员则是伺候上帝的仆人,因此他在自己的舞蹈中剔除一切具体的形象,完全不要哑剧,并且把它从舞台匣子移到了音乐厅的乐台上.而对于别尔斯基,尊重作曲等的思想永远是忠于音乐的精神实质和形象涵义.

交响芭蕾是一门以音乐为出发点的艺术样式,它把音乐和舞蹈合二为一,恢复了舞蹈在舞剧中的主导地位,并丰富了芭蕾的动作语汇,给芭蕾注入了新的活力,扩大了舞蹈的表现力,交响芭蕾以音乐为出发点,从音乐中找灵感,揣摩音乐的内涵,用形体动作塑造人物形象、内容,达到二者的完美结合,并且升华到一个更高的境界.米歇尔·福金说到:人们必须“在每种情况下,都创造出一种与主题相吻合的新的动作形式”,并且放弃“那些现成的和既定的舞步组合”;“舞蹈和哑剧手势在芭蕾舞剧中没有意义,除非它们被用来表现戏剧情节”;“人应该从头到脚都具有表现力”;“新型芭蕾拒绝成为音乐或者布景装饰的奴隶,只是在完全平等的条件下才能承认与各门类艺术的联盟,并在这种前提下,才允许布景设计家和音乐家具有完全的自由”. 就像在一个人的生活中那样,我们应该经常地停下脚步来回首往事,然后再走向一个前途未卜的未来.有时候,是时代自身随着某位大艺术家的逝去,而关闭了自己的帷幕.80年代便是这样一个时代,最后的帷幕一次接一次地落在了那些曾经赋予过20世纪以其无法错认的艺术轮廓之巨人的生活与工作上.随着乔治·巴兰钦和弗雷德里克·阿希顿爵士(1904—1988,英国芭蕾表演家、编导家和舞团团长)的逝世,两人之间的对比便不言而喻了.他们都是从音乐中得到的灵感,因为,用阿希顿的话来说,“通过音乐,舞蹈的丰富性找到了自己的表现方式,而这种表现方式则会表现出自身的本来面目”.

交响芭蕾在艺术手法上主张神似写意,用虚拟概括等手法间接反映生活,这样有助与观众展开丰富的想象力,给观众以想象的空间,就如一首诗一样,通过华丽的辞藻把读者带入到一个华丽的联想空间,给人以启迪,使人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并与作品形成共鸣.同样交响芭蕾通过幽雅的舞蹈语汇,不仅让观众获得感官上的享受,更是把观众提升到美的精神空间.并且交响芭蕾通过一定的情感逻辑折射出生活,给人以无限的联想与启迪,这一点是有别于戏剧芭蕾的,也是戏剧芭蕾所望尘莫及的,戏剧芭蕾过分的追求生活真实,要求生活,直接反映生活,从而导致图解生活和复印生活,使舞蹈作品平庸化和粗俗化,要知道艺术虽然来源于生活,但不等于就是生活,而是高于生活,它不是生活的复制品.另外,交响芭蕾发挥了舞蹈之所长,并使舞蹈恢复了在舞剧中的主导地位.


交响芭蕾时期是从格里戈罗维奇排演的舞剧《宝石花》开始的.《宝石花》的新版本(三幕版本),是格里戈罗维奇根据交响原则重新构思和排演的,可以说是与拉普罗夫斯基编导的那个版本在艺术构思和风格上相对立的,从这两个版本中我们可以领悟到戏剧芭蕾与交响芭蕾的原则分歧.音乐的交响手法要求舞剧在叙述剧情时同样采用交响原则,不必像生活中交代得那么详细、具体,而是要通过舞蹈体现人物内心的活动,表现情感、性格的变化、塑造形象.生活和神幻的有机结合,正是格里戈罗维奇的主要创作原则.舞剧第一幕中“订婚”一场就是全剧的优秀段落之一,在这里编导抛弃了日常生活的细节,不用任何订婚仪式的道具,这里仅仅有达尼拉和卡切琳的男女朋友,她们通过自己的朝气蓬勃的舞蹈帮助突出了主人公的性格和形象.在舞蹈素材上,达、卡尔二人的变奏也与朋友们的集体舞蹈有不少共同之处,与之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就这样,出现在观众面前的不是婚礼上的舞蹈,而是一个舞蹈婚礼.这种处理手法是有原则性意义的革新.《宝石花》成了突破戏剧芭蕾一花独放的局面.他以古典芭蕾为基本表现手段,吸收了其它舞蹈体系的成分,没有独立的哑剧成分,而是揉在自始至终都带有情节性质的舞蹈里.他充分利用十九世纪末的扩展型交响群舞形式,使之成为主人公的“伴奏”.舞蹈是一门拙于叙事,长于抒情的非语义性艺术,交响芭蕾正是充分发挥了舞蹈这一特性.《宝石花》一反过去的惯例,让舞蹈成为抒情、叙事、塑造形象的主要表现手段.同时,编导利用一切手段为表现主题、刻画人物性格和塑造形象怎么写作.在这部作品中,戏剧结构、音乐结构、舞台美术结构与舞蹈结构融合一体,有机结合.

其实,在交响芭蕾诞生之前,交响编舞法早已运用于芭蕾舞剧当中,并且不乏精品之作,比如福今的《仙女们》《吉赛尔》二幕,《舞姬》的幽灵舞蹈,《天鹅湖》和《睡美人》中片段.《吉赛尔》二幕把群舞队改造为统一的抒情整体,后来这一创造被称之为是“舞剧舞蹈交响化的原则”.虽然这一原则最终是由十九世纪后半期、二十世纪初的大编导彼季帕等人奠定的,但其“发端”却始于《吉赛尔》第二幕中“维丽”们的舞蹈.二幕中出现了如独立声部演唱的三个独舞者的“变奏”,她们发展着与前面相同的造型动作,展开了主要领舞的精彩舞段.尽管这种群舞背景与独舞、领舞的配合还比较简单浅显,但它们的出现为后来者开拓了一个新的领域,推动了舞剧编导艺术的发展,所以,史学家才认为它是舞蹈设计面向“交响乐化”的“先驱”.这一切都那么美不胜收,如诗如画.但是,交响编舞法的运用大多仅仅局限在整个芭蕾舞剧的片断当中,到了交响芭蕾时期,交响编舞法开始运用整个芭蕾舞剧之中,它的优点也被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

从广大观众的喜爱程度和这些舞剧在艺术创作上取得的成就,可以看出交响编舞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同时也越来越被人们了解和掌握,并且也取得了很好的反响.这是一个好的开始,我深信交响芭蕾和交响编舞法的到来,必将翻开中国芭蕾舞事业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