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扇》艺术结构

更新时间:2023-12-1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500 浏览:16336

中图分类号:I20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2014)04-0427-01

摘 要 :清初戏曲家孔尚任的《桃花扇》是我国古代一部优秀的历史剧和传奇剧,作品主要通过对侯方域和李香君爱情故事的描写来展现了南明王朝的兴亡.作者孔尚任借助于侯方域和李香君二人之间的“离合之情”来深化了明王朝的“兴亡之感”,其不仅彰显了整个作品的主题思想,也体现出了作者独特的艺术构思.本文主要从人物设计、行文线索和虚实结合三个方面来对《桃花扇》的艺术结构进行探讨和分析.


关 键 词 :《桃花扇》 艺术结构 人物设计 行文线索 虚实结合

艺术结构在戏曲文学作品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同时也是叙事性文学的重要构成要素.《桃花扇》独特的艺术结构和精彩激荡的故事情节一直以来都受到读者的好评与激赏,梁启超曾对该剧的艺术结构给予了高度评价,并称该作品为“冠绝千古”之作.《桃花扇》的总体构思是借助侯李二人的离合之情来写南明王朝的兴亡,并以此为结构线索来贯穿全剧.在该部戏剧中,作者善于运用其严谨的构思来巧设埋伏,并通过杨龙有、苏昆生、柳敬亭等人来进行穿针引线,从而使全剧在整体结构上形成了独特的双重套式模式.本文就人物的设计布局、全剧的行文线索以及虚实结合艺术三个方面来分析《桃花扇》的艺术结构.

一、在人物设计布局方面

1.注重人物描写的简洁性和侧面性

在《桃花扇》这部戏剧作品中,作者孔尚任善于从侧面来描写和叙述人物形象的不同性格特征,并且以“头绪忌繁”的叙述方法为读者创造出了众多简洁且富有活力的人们形象.在这些丰富的人物形象当中,最具有突出特点的人物就是秦淮名妓李香君和伶人苏昆生、柳敬亭.作者在作品中把处于社会底层的和伶人塑造成了具有高尚情结的人物,如李香君敢于与误国害民的权奸人物作斗争,并以死来捍卫尊严;柳敬亭等人则是任侠好义,使性情暴戾乖张的左良玉所折服,也使当时的文人墨客相形见绌.作者正是借助于侧面的描写而将人物的性格特点有效地呈现了出来.

2.人物形象刻画的独特性

戏剧《桃花扇》虽然为读者描述了众多的人物形象,但这些不同人物在作者的笔下却有着各自独特的性格特点,即便是相同类型的人物,其性格特征也有着较大的不同.如作品中的武将虽然都是逞强恃武之流,但他们的下场和结局却不尽相同.如左良玉虽然对明王朝充满忠心,却因为缺少谋略而导致兵败的结局;黄得功则是以死抗争,并坚决不向北兵投降;马士英在得势之后横行霸道,欺压良民;而另一位权奸阮大铖却在得势后表现出奸诈狡猾的一面.这些人物虽然属于同一类人,却在作者笔下表现出了各自鲜明的性格特点.

3.完整且紧凑的人物结构

作者在《桃花扇纲领》中把人物分为左、右、奇、偶、总五部.其中左部有八个人,主要是侯方域为正生的男方各角色,而右部则是以李香君为正旦的女方各角色,这两个部主要来表现侯方域和李香君二人的“离合之情”.此外,奇部主要为效忠于南明朝廷的四个正面人物,而偶部是卖国求荣的八个反面人物,这两部主要是对南明朝廷的兴衰灭亡进行反映.总部是经星张薇和纬星老赞礼两人,他们主要是对剧中人物的悲欢离合与南明王朝兴衰的总结.作者通过对这些人物的不同安排来清晰地展示了不同人物的处境和他们之间的关系,从而形成了完整且紧凑的人物结构,有助于读者对剧情的更好了解.

二、在全剧的行文线索方面

1.全剧主要以侯李二人的悲欢离合作为主要行文线索,并且把侯李二人作为整部作品的纲领

从戏剧中的《听稗》到《眠香》主要是写侯李侯李二人的邂逅,即是全剧的合,并在这段构成了复社和阮大铖之间的矛盾冲突;而从作品中的《却奁》开始,到《辞院》都是讲述侯李二人即将离开的故事情节,在这段穿插了柳敬亭和左良玉等人物的事情,并讲述了侯方域在无奈中投靠史可法的事迹,在这部分中,剧中的主要人物都已经出场,并且通过他们的故事带出了民族兴亡的大背景.然后从《阻奸》到《沉江》主要是写侯李二人的分离,作者在这段故事情节中也采用了双线的叙事结构,即侯方域一线和李香君一线;最后的《栖真》和《人道》两场戏则是写侯李二人的“聚合”与“分离”,并叙述了侯李二人的出家和南明王朝的最终灭亡.

2.“桃花扇”是连接整个戏剧的重要意象

在《眠香》一段侯李二人的初次邂逅之中,作为二人的定情信物首次出现,并且在两人结婚之后第二次出现;在《守楼》一节中李香君因拒嫁田仰,在以死抗争中血溅诗扇,在杨龙友稍加点缀之后成为“桃花扇”;而在作品的结尾二人遁入空门时,诗扇又再次出现,并被张道士所撕碎.全剧正是借助于“桃花扇”来见证侯李二人的爱情,并反映了世事的变迁,“桃花扇”在此起到了连接全剧的重要作用.

三、戏剧中虚实结合艺术结构的展现

1.把真实的历史作为创作的基础

《桃花扇》是借助于人物的悲欢离合来抒写朝代变换的历史剧,与其他传奇剧相比,《桃花扇》更注重作品中的人物和历史事件的真实性,并尽可能地“还原”历史面貌.作者在《本末》中标明和罗列了作品所依据的历史事件以及人物原型的各种著作和文集,并且对剧中所牵涉人物和历史事件的地方都作了实地考察,也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作者创作的苦心以及对真实历史的尊重.

2.全剧在创作中进行了艺术上的虚构

在《桃花扇》中作者塑造的杨友龙是一个八面玲珑、圆滑世故的形象,但历史上的真实杨友龙却并不是剧中所描述的弃官潜逃的懦夫,却是誓死抗清的名将.作者孔尚任在剧中对杨友龙形象进行了有意识的描述与刻画,并把一些虚构的事迹加诸在杨友龙的身上,却正好满足了作品艺术构思的需要.此外,戏剧最后侯方域的结局是出家,而历史上真正的侯方域却是降清.作者正是通过这种虚实结合的方式来彰显全剧的主题,同时也极大地增强了作品的艺术魅力.

《桃花扇》作为我国文学史上的一部重要的历史传奇剧,整部作品结构严谨,并充盈着各种戏剧悬念和戏剧冲突.在作品的创作艺术构思上,作者孔尚任通过巧妙的人物设计布局,双重套式的行文线索以及虚实结合的行文艺术来创造出了作品独特的艺术结构,从而增强了作品的艺术魅力,奠定了其在我国戏剧文学史上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