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化教育的述要

更新时间:2024-04-0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2129 浏览:153265

摘 要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人化教育已经逐渐成为我国教育研究中的热点问题.从人化教育的依据、人化教育的内涵界定、人化教育实现形式和理论途径以及人化教育的启示等诸多方面,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有助于推动国内人化教育研究理论水平的提高.

关 键 词 :人化教育;教育哲学;生命教育

中图分类号:G6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17-0026-03

一、人化教育的依据

1.人化教育的现实依据

工业革命以来,教育中出现了“物质主义、功利主义、工具化以及官僚控制”倾向;[1]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知识经济”浪潮的不断冲击,“知识教育”的世俗化、功利化和商业化日益明显,于是,一种“制式化、机械化、割裂化”的病态教育席卷全球.[2]这主要表现在社会对知识、技术和专业的过度重视以及对情意、人文和通识的过度轻视———教育已经完全被功利主义、权宜主义及唯智主义所吞噬.

长期盛行的指令性教育范式,以国家教育意志为本位,掺和国内极“左”政治思潮和传统应试教育的僵化因素,以其全预制、全封闭和全垄断来整合千差万别的青春心灵,使之沦为类似于物质生产的整齐划一的“教育成品”.教育顺应学历主义的思潮,将自身拘囿于课堂教学这个狭小的时空,以追逐知识传授、技能培训,助成学生获取那张扮演社会角色的通行证为至高目的.这样,如教育就在对“升学率”的关注中漠视了人本身,在对“高分”的陶醉中失却了自身应有的价值.[3]

在此背景下,一种崭新的“以生命意识、整体视野、生态视野、全球视野以及全宇视野为特征”探讨人生终极问题的新的教育理论——人化教育应运而生.

2.人化教育的理论依据

人化教育一词最早由王逢贤教授在授课过程中提出.作为一个时新的名词,人化教育更宽泛地涵盖了教育的人文关怀理念.人化教育思想理念并不新,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的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十八世纪法国思想家卢梭在1762年出版的著作《爱弥儿》这本书里,阐述了自己的教育方法.卢梭提倡对儿童实施一种自然的教育方法,教育即培养自然的人,亦即自由的人.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是人化教育理论的最主要的来源之一.上世纪六十年代兴起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潮,为人化教育理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源泉.马斯洛和罗杰斯都主张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人的整体发展,在于培养“完整的人”,即躯体、心智、情感、心灵力量融会一体的人.

二、人化教育的内涵

“人化教育”通常被许多人理解为“人性化教育”这一概念的缩略或简称.而事实上,“人化教育”并不完全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人性化教育”.学者迟希新在《“人化”教育——道德教育价值取向的必然选择》中指出,人化教育有着鲜明的特点:首先,人化教育强调减少异化人的教育,实现教育中人性的复归,使教育的过程不再成为赚钱工具的制造、带来欢乐的动物的训养、获得分数的机器的生产.其次,人化教育认为教育是人的责任义务,更是人的权力.人是教育的主宰,教育的尺度.教育应该关注人、理解人、尊重人、发展人、享用人.

也有学者孙迎光在《主体教育:物化与人化》中指出,人化的教育是帮助、促进学生主体健康地自我发展、自我造就,使人由生物学意义的人成为独立的、不断超越自我的、开放性的社会人.人化教育追求的不是物化的“洋葱头”,而是“人化”——一种在时间中永不静止的人的生成、一种健全化的人生.

还有学者潘涌在《反思与重构:人化教育及其时代意义》中指出,人化教育是相对于工具化教育而言的,从全球化时代战略竞争的新格局出发,中国教育必须实现价值观和目标观的蜕旧更新,即从铸造受人役使的“工具人”向葆有强大人格支撑力的“主体人”或“创造人”转变.

总之,综合上述观点,人化教育就是教育的视界不仅在人的知识领域,还要进入人的情感领域和意志领域,使教育的视界和人的世界相融合.

三、人化教育的实现形式和理想途径

1.人化教育的实现形式

在我国,人化教育主要通过教育事业来完成.我国的教育事业总体可分为: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小学、初中和高中可以实施人化教育,尤其要注意高中教育中的短视、狭义和功利化倾向;职业技术教育可以实施人化教育,尤其要注意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中的特色化、应用化倾向;普通高等教育可以实施人化教育,尤其要注意研究生教育中的知识过度精细化、专业化倾向;成人教育可以实施人化教育,尤其要注意继续教育中的形式化、证书化倾向.

2.人化教育的理想途径

其一,课程设置.根据知识编排和规划课程,合理的课程设置使人成为全人.胡潇先生说:“史学使人厚重,文学使人慧敏,数学使人缜密,自然科学使人深邃,技术工艺使人强干,经济学使人精明,学使人晓义,法学使人知理,逻辑学使人严谨,哲学使人睿智,艺术使人纯情,美学使人优雅,心理学使人自知,社会学使人通达等”[4]早期有学者郝德永在《面向21世纪的课程理论:人化整合课程研制方法论范式》中从课程本身具有的完整性原则、超越性原则、自律性原则三方面出发,提出课程编制要具有全面的价值关怀尺度、在文化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及创造性以及在课程研制本体意义上的核心性依据及对知识的加工、升华机制.也有学者杨军在《从“化人”到“人化”:20世纪课程价值取向演变探析》中,通过对20世纪课程价值取向演变过程的考察、分析和借鉴,结合我国当前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有利局面,在“人化”的价值取向主导下,把握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基本趋势,对我国正在展开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5]

其二,教材解读.学者徐建军在《要坚持走教材人化之路》中指出,将教师、教材、学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师生共同学习的气氛,使教材成为知识与师生之间的充满活力的相似度检测,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实现人化教育.主要从两个途径展开论述:①教材人化,应当首先将教材的处理转化为教师的个体行为;②教材人化必须建立对学生以知识传授、思维训练、学习能力的培养为根本目的的新思想.也有学者赵传兵在《转化:从“物化的”教材走向“人化的”情意》中,主要是基于价值观目趋多元化的时代,情意教育愈来愈重要视野下,将教学活动中“物化的”教材转化为“人化的”情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展开论述的. 总之,“教材人化”是以科学的人学理论为指导的“教育人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必须从本质和存在两方面使学生成其为“人”,突出体现“基于社会化与个性化基础上,在社会文化、生活行业、个体素质方面达到高度平衡一致的三位一体的教材网链”的基本特征,使教学活动由线性、封闭式、他组织活动转换为层次化、开放式、自组织活动,赋予教材本应具有的教育学属性,使其回归教育本体.


其三,价值取向.迟希新在《“人化”教育——道德教育价值取向的必然选择》中指出,“人化”教育是当今道德教育的必然选择.在“人化”道德教育的具体实施中,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①倡导“人化”的学校德育必须首先肯定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的价值选择,从根本上改变德育的“转化”观念.②实施“人化”教育必须摒弃精英人才的培养观念,以平民化、自由人格为理想的人格形象,充分体现德育的人文关怀.③实施“人化”的道德教育还必须树立正确的德育功能观,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并处理好“德”、“得”关系,形成正确的义利观、实现道德教育终极关怀的目标.[6]

四、人化教育的启示

两千多年的关于人的教育史,以及十余年的人化教育研究,为我们展现了一幅人化教育理想的美好画卷.但是由于人化教育永恒主义哲学所用语言的模糊不定、自身相对主义和神秘主义的倾向,使得人化教育改革和发展只能成为一种不能放弃的追求和努力的方向.但是,生活化了的“善”,应该成为我国乃至世界深度德育求索的起点和归宿.我们之所以强烈地呼唤“人化教育”,是因为由人化教育所培养出来的现代人,才是兴国、强国、富国的最重要的主导力量,或者说是决定国家未来“立”与“废”的关键因素.在确定和走向人化教育这个目标的过程中,要慎重考虑科学与人文应求平衡的问题、专业与通识应求兼顾的问题、个体与群体应求融合的问题.对于当前社会道德的实际滑坡与学校单纯的说教之间的落差问题、不同教育观念的相互碰撞及不同管教方式的冲突等问题,有待于教育专家们在实践中的互动、互进与互助.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