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走出小学作文教学的困惑之路

更新时间:2024-02-0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6344 浏览:71250

【摘 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能力是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作文教学水平不高长期困扰语文教学的严重问题.因此,教师应该高度重视小学作文教学,本文分析力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以此探究有效的改进措施.

【关 键 词】小学作文教学困惑措施

一、小学作文教学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学生作文的主要问题

1、作文内容不实学生作文内容的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直接来源,即现实生活;二是间接来源,即书籍、电视、网络等.两方面来源缺一不可.但是现实情况是,学生放弃了现实生活凭空杜撰一些子虚乌有的故事.教师在批阅作文的时候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就是这篇作文似曾相识,有时一个班里的作文素材有很多几乎相同,而且读起来给人的感觉就是检测,检测情感、检测故事、甚至检测话连篇.这样的作文根本就不是学生的真情实感也没有自己的思维过程,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和语文综合能力都得不到真实的体现.

2.表达形式单一

从体裁上看,作文的形式有很多,看图作文、音响作文、观察作文等等,但是这些作文的目的都指向了一个地方,那就是书面表达能力的锻炼,这样锻炼的结果可能就是学生勤于笔而讷于言,先不说这种教育方法全面与否,单就作文本身来说,忽视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也对写作文不利.

(二)教师作文教学的问题

1.教学内容不合理

常言道,作品来源于生活.但是现实教学情况是,作文教学严重脱离学生生活,学生所写的也不是自己熟悉的事物,这样的写作学生怎么会感兴趣,要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没有了兴趣就好像折断了想象的翅膀,这就好像缘木求鱼、胶柱鼓瑟,甚或南辕北辙,教师难辞其咎.

2.教学方式不科学

教师的教学手段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知识经验之上的,就是说给小学生讲高中的知识他们不理解吗,过于简单又激不起他们的兴趣.在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把作文讲的高深莫测,以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往往不知所云,更加产生了对作文的恐惧心理.因此,小学生作文教学要考虑他们的心理发展因素,才不至于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

二、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对策

、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

在小学生低年级的时候,学生的写作是被动的,此时要培养他们对作文的兴趣,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教师就应注重培养他们的写作动机了,变被动写作为主动写作.

1.培养学生写日记的习惯

学生从自己的身边,周围发生的事物写起,一直坚持写,就可以积累大量的素材.

2.注重生活体验

除了日记,教师还应该带学生去感知大自然,从中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小学生拥有一颗好奇的心,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一个富有想象力的大脑.作为老师要发挥他们的所长,引导他们热爱生活,用童心去看世界,去感受生活.孩子的思想比较单纯,在他们的眼里世界是美好的,小麦苗会和你说话,大苹果会对你微笑,所以我们要让学生亲近自然.他们渴望在小草发芽,桃树开花时,去寻找春的气息;在酷暑难耐之际去河边戏水,玩耍;在花果飘香时,亲自去采摘、品尝新鲜的瓜果,在雪花飞舞时,去打雪仗.用他们的眼睛、双手,甚至用整个心灵去感受、去体验大自然的美好,使他们真切地感受到生活的五彩缤纷.只有让他们真正了解了,体验过了,才能有更深的感悟,写文章时才能“有感而发”,使文章中的物、情、理融为一体.


3.加强口头作文训练

“说”是“写”的基础,无话可说又怎么能写好作文呢?抓口头作文训练还可以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培养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让学生先说后写,既可以培养学生口头表达的能力,又使学生作文时得心应手、有话可写,何乐而不为呢?

打造趣味作文教学课堂

开展作文趣味教学活动,这样的活动会把小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激发出来,这样的活动有很多,比如在课堂上让学生扮演上街购物、砍价等情节,哑剧表演等,再让学生根据这些来写作文,这样潜移默化中学生就会对作文产生兴趣了.

(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师应当加强小学生的观察能力,观察是思维的知觉,没有深入细致的观察就不会有真实、全面、深刻的体验,没有这种体验而要写出好的作文恐怕难上加难.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观察能力的训练,观察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做观察生活的有心人,这种能力的训练要贯穿小学阶段的始终,而且各个阶段要各有侧重,并把观察到的用笔写下来,不要拘泥于形式,只需记下那时的感受与情形,为写作积累大量的素材,这样就不会无情可抒,无事可叙.

(四)起发想象思维能力

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在教材的基础上设计想象型的作文练习;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开拓他们的想象空间,努力培养他们的想象能力.

(五)陶冶学生丰富的情感

儿童的内心有丰富的情感,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引导教育,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内心世界的感受.

(六)鼓励评价

据心理学家分析,缺乏肯定与鼓励的批评,会使人的情绪低落,因而人所到所要从事的事情上的注意力就越少,任务也就完成得越糟糕,进而陷入更为低落的情绪中.如果这时有一句鼓励的话,情绪状态就会提升,从而促进自己更好地完成任务.因此,我们在作文教学中,要变“纠错法”为“评优法”.“评优法”的实质就是鼓励,就作文教学而盲,激励血贯穿在习作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而在作文的批改和讲评环节尤其需要激励,我采取打高分、给予鼓励性评语、当佳作传阅、提供“发表”等形式,让学生树立“我会写”、“能写好”的自信心.对那些问题比比皆是的“劣作”,我也心平气和地帮助学生分析,尽量用商量的语气,提出修改意见.他们的文章虽然缺点很多,但我不全盘否定,而挖掘其“闪光点”,如某个词、某一句写得好,让学生明白自己写的作文并非一无是处,只要认真去写,就会有进步,增强他们的写作信心.

总之,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有高度的责任心,转变观念,不断探究作文教学方法,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全面落实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