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小学作文教学误区

更新时间:2024-03-0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212 浏览:9665

浅谈小学生语文作文兴趣激发与培养

山西省朔州市山阴县薛00中心校周忠花

关 键 词:作文教学趣激发新课标策略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可是这个重头戏在实际的教学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学生普遍厌烦.不少学生一提起作文,就感到头疼,每次作文都像是应付苦差事.久而久之,学生的作文变成了,"筷子夹豆腐,提不起来".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入门的向导".着名教育家夸美纽斯也曾经说过:"如果人们吃饭时没有食欲,勉强把事物吞到胃里去,其结果,只能引起恶心和呕吐,最少也是消化不良,健康不佳.反之,如果在饥饿的驱使下,把食物吃到胃里,那它就会乐于接受,并很好的消化它".因此,只有激发写作的兴趣,学生才能爱写,才能从认识和情感上倾向作文,真正产生热爱写作的巨大动力.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变苦写为乐写呢我在教学实践中有几点粗浅的认识

在新课标下,分析影响小学生作文兴趣的主要因素,分析其原因,寻求激发小学生作文的兴趣的策略,对小学生语文学习和作文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

一,影响小学生作文兴趣的主要因素及其原因分析

(一)作文目标要求过高

很多教师对新课标目标要求一知半解甚至一点都不了解,仍然一如既往地"揠苗助长",往往以7-9年级才真正开始训练的"写作"的标准来要求还处于"习作"阶段的小学生,以"习作"的标准来要求还处于"写话"阶段的小学生,这就拔高了小学生作文的标准,而学生"跳起来"也"够不着",就渐渐失去了作文的兴趣,觉得作文"云里雾里",琢磨不透,就不会作文了.

(二)缺乏有效的作文方法

在作文课上,很多教师讲给学生的仅仅是作文技巧,结构等理论知识,缺乏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以及观察能力的培养训练,这就使得许多小学生实际作文能力难以提高.这种"应试"教学模式制约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作文时生怕"越雷池一步",依教师的"标准"挤牙膏似的凭空造起文章来.在给学生的作文评语中,常常缺乏深,准,新,实而流于浅,泛,旧,空,尤其是缺乏对作文闪光点的肯定和对创新的鼓励.这样做,忽略了对学生应有的语文能力的培养,学生的作文水平自然很难提高.


(三)作文内容不切实际

小学生害怕作文,一方面是因为他们缺乏观察能力,经常对身边的事情视而不见,闻而不闻,没有积累下作文素材,另一方面是因为教师在布置作文题目的时候,超出了小学生的经验范围,超出了小学生的实际写作水平,使小学生们缺乏切身生活体验.这使得相当一部分小学生对作文课存在抵触情绪,从心理上畏惧写作文,面对作文题目,常常是文思枯竭,因此就只有冥思苦想,胡编乱造,甚至是抄袭,导致作文中的思想不是自己的思想,而自己的真实想法不愿意写进作文中,作文教学中的人文合一的教育普遍缺乏.

(四)作文形式模式化

在教学中,教师注重作文知识,作文技巧的灌输,注重审题,立意,选材等方面的指导,忽视了学生对生活的体验,思考和想像等等,制约了学生想像力,联想力以及创新力的发挥和培养,使学生对作文失去兴趣,甚至产生畏惧心理.这主要是小学作文教学模式化造成的,其原因一方面来自对课文的机械模仿,另一方面来自教师对作文结构的定势化讲解,所以读小学生的作文,总会有千人一面,众口一词的感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考试作文,文体训练单一,过多的指导违反了创造的规律,严重地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

二、激发小学生作文兴趣的策略

内容创新,提供鲜活材料

1.游戏作文

游戏是儿童最乐于参与的活动,利用儿童的天性,在游戏中指导作文,教师巧妙地将学生对游戏的兴趣转移到作文上,学生便会乐于写作.如写《一次有趣的活动》,学生往往提不起兴趣,总是写一些老掉牙的活动,如"老鹰捉小鸡","跨步",而这一类作文在作文书上比比皆是,东抄西凑便能完成一篇作文,不能达到作文训练的效果.因此,我经常设计一些形式新颖的游戏,如"逗笑"的游戏,一名学生当"木头人"不能笑,另一名学生要想方设法逗"木头人"笑,这个游戏滑稽有趣,课堂上笑声不断.我适时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参加游戏的同学的表情,动作,游戏结束后用小记者采访的形式请两位参加游戏的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学生能以一种愉悦的心态融入游戏中,在玩中细致观察,达到了乐于写作的目的.

2.关注热点,焦点,兴趣点

联系人们所关心的热点,焦点和学生的兴趣点进行作文指导,容易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热点,焦点,兴趣点,学生或亲见,或亲闻,或亲历,或亲感,写起来得心应手,而且文章内容新颖充实.如观看奥运开幕式,闭幕式,国庆庆典,并描写其中精彩难忘的场面,关注新闻中关于伊拉克战争的报道,并查找相关资料,谈谈自己对战争的看法还可以抓住学生兴趣点指导作文,如有一段时间学生很喜欢玩陀螺,还开展各种转陀螺比赛,这时引导他们将玩的过程写下来,学生就会言之有物了.当陀螺被"打入冷宫",溜溜球成为他们的新宠时"溜溜球"自然又成了写作的新话题了.

3.提供直观材料

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直观材料,创设直观情境,或提供实物观察,或利用多媒体,或运用教学图片,或从课内走向课外等如写水果的作文,课前要求每个小组准备一种水果,作文前让学生进行观察,引导学生用眼睛去观察,用鼻子去细闻,用手去触摸,用口去品尝,这样,学生对水果的大小,形状,颜色,重量,香味,滋味等方面有了具体深刻的体验,促使学生产生想说话的心理需要,于是,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不再感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又如观察中药胖大海,让学生看看胖大海泡水前后的形状,观察它是怎样变化的,学生也很感兴趣,能快乐地完成作文.

积极鼓励,调动快乐情绪

1.多鼓励少批评

叶圣陶先生说过"批改不是挑剔,要多鼓励,多指出优点"热情洋溢的批语,会使学生受到莫大的鼓舞,对写作产生兴趣.要尽量肯定他们的优点,用委婉的话指出不足之处,发现文中的好词,佳句,优美语段,用波浪线标示出来,学生一见到这样的符号,就会产生成就感,觉得自己的作文得到了老师的赏识,一定会暗下决心,争取在下次有更精彩的表现.采取高分政策,对好的作文尽量打高分,对于差的作文尽量不打不及格的分数,适当拔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成就感,特别是让作文基础较差的学生看到希望,对写作建立信心.

2.评语具体,有针对性

教师所加的批语应该根据学生习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简单清楚的引导,切忌空洞抽象,要让学生看了批语能对自己的习作进行补充修改,不能全是语句通顺,条理清楚等笼统的话.创造展示的平台,搜集学生作文中的精彩语句并加以点评,注明作者及出处,公之于众,让学生产生自豪感,还可以将学生中优秀的作文及时推荐给学校校刊,红领巾广播站以及省市国家级报刊和网站,师生共同努力,争取发表,还要特别关注处于作文水平中下游的学生,也给他们一个发表的机会,起码在班级内部发表,或者张贴于墙,或者抄写在班级黑板报上,或者口头予以发表,总之,要给学生创造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舞台,让人人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丰富积累,保证乐写源泉

1.积累写作素材

学生不爱写作文,最大的原因是不知道写什么,或者有时候觉得有话说,但一到下笔,却一个字也写不出来教师应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去体验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观察奇妙的自然现象,让学生在观察中积累素材,活跃思维,引导他们留意校园花坛里的植物一年四季的变化,身边的老师同学亲人,社会上更多形形色色的人的言行举止,留意身边的小事,将观察生活贯穿于生活的每一天,持之以恒,养成一种习惯,形成敏锐的观察能力,这样才会笔下生.

2.积累情感

写作要情动而辞发,情感是文章的灵魂.文章之所以动人全在于其中蕴涵着作者的深情.习作若没有这情字,还能真实感人吗老师应从平时的课堂教学中生活的点滴小事中引导学生积累情感体验因此,要求学生在学会观察的同时还要学会思考,如从写菜这件事中,或者学会了讨价还价识别真检测,或者感受到农民的艰辛与朴实,或者看到小商贩短斤少两的丑恶行为有了体验和思考,写出来的作文才会有真情实感.

3.积累语言文字

丰富的语言积累是写好作文的基础,这就要引导学生遨游书海,汲取丰富生动的语言,把优美词句,语段摘录下来,尽可能背下来.教师可以开展各项活动,持续巩固学生的兴趣,如课前三分钟,让学生轮流背诵好句好段,每周一评比,长此积累,学生在习作时想用某些佳句好段,便得心应手了.皮亚杰指出:"一切有效的活动必须以某种兴趣作为先决条件",浓厚的兴趣,是作文的一种良性的,有力的刺激和动力之源,是最好的老师.要想使作文教学有成效,教师就应激发学生的习作热情,将学生被动的写作地位转变为主动的内需,使学生把写作当作乐事,趣事.

总之,在作文教学中要以生活促进写作.使学生感到确实有话可写,要创设一定的空间,扩大作文课堂启发学生留心周围的事物,使之善于感知生活.以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积累素材,使学生,有话可说,有感可发,从而激发他们的习作兴趣,写出好文章,为将来走向社会进行交际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