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艺术

更新时间:2024-04-0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937 浏览:10061

[摘 要]教学艺术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以教育学、心理学、美学的基本原则为指导,遵循客观教学规律,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技能技巧解决教学矛盾,恰到好处地创造和谐教学环境,完成教学任务及实现教学目的的一种有效手段.教学艺术的最大功能是促使教师的讲授直接诉诸学生的理智和心灵,它是科学再现求真,艺术表现求活,达到师生优化发展为目的的教学活动.

[关 键 词]教学艺术和谐课堂教学相长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有机整体.课堂教学如果只讲究科学性而忽略艺术性,必然导致教学的凝重与呆板,缺少一份活泼与趣味.因此,教师应以艺术为载体,把严谨的教学与美妙的艺术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使课堂教学奏响和谐动听的乐章.语文课堂教学以其形象性、情感性、灵活性、创造性等艺术特征形成了教学艺术的本质魅力.

1形象再现是教学艺术的基石

鲜明、生动、形象的情境能唤起人们相应的情感.教师在教学中可借助语言、图像、动作等方式,把抽象的知识,概念讲得形象化,做到以形动人,为理解内容夯实基础.如《燕子》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课文描写了燕子从南方飞来时,带来了光彩夺目的春天.一位教师在教学时,播放了制成动画效果的课文插图课件,小鸟叽叽喳喳的叫声以及美丽动人、充满情趣的画面一下子把孩子们的目光吸引住了.教师适机引导:“这是小燕子看到的春天的美景,检测如你就是图中的小燕子,请跟老师说说,你欣赏到哪些美景?”眼前的图画,立刻罩上了情感的色彩,孩子们用小燕子的目光新奇、快乐地观赏着这充满春天气息的田野.美妙的图画沟通了他们储存在脑海中的春天表象,犹如小燕子般地穿行在飘舞的柳枝间,飞翔在金灿灿的田野上等他们愉快而生动地描述了自己看到的春天的美景等课文的词句仿佛复活了.

又如语文教材中有许多的课文戏剧因素浓厚,语言、动作鲜明,如《渔夫和金鱼的故事》、《狼和小羊》、《比尾巴》等,教师可以把它们改编成课本剧,让学生走进内容,扮演角色,在朗读表演中把握内蕴,理解人物的性格、语言、动作、神态及内心世界.使课文内容变“抽象”为“形象”,学习活动变“要学”为“会学”、“爱学”,学生真正体验学习的快乐,成为学习的主人.

2情感激发是教学艺术的主线

教学过程是师生情感的交流过程,教师知识的传授和学生文化的学习都富有感彩,掌握教学艺术的关键在于适时激发学生的情感,努力开发教学中的情感效能,拨动学生心弦,唤起学生的求知欲,使之得到情感上的感染,与文中人物产生共鸣,从而达到融汇贯通,启迪智慧.如《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赞扬了在灾难来临时,伟大的爱让父亲战胜重重困难找到儿子,又让儿子面对灾难坚强不屈,等来父亲,创造了奇迹.文中字里行间感情强烈,含义深刻,学生不易理解.一位教师在教学时先通过课件展示了一组地震发生时到处残垣断壁,一片狼藉的画面,让学生了解到面对巨大的地震灾难,救援工作要施展是难上加难;然后教师又满怀深情地朗读了文中描写父亲挖掘废墟,寻找埋在废墟下儿子的段落,让学生边听朗读边画出描写父亲挖掘的时间、神态、语言、动作的语句,再指导学生把这些语句整理出来,一遍又一遍,入情入境地个性朗读,深刻感受父亲当时的疲惫、艰辛、焦虑与坚定;最后让学生展开想象:想想父亲在挖掘的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他会怎么说?怎么做?让学生更深入地走近人物――“父亲”,震撼心灵,强烈感受父爱的伟大,心中升腾起对父亲无比的崇敬之情.强烈的求知欲,探求心被充分调动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把握感情主线,激发学生积极情绪,产生感情共鸣,“动之以情”,以情来感染学生,使学生为所感,也体验到这种情感,再“晓之以理”,定会使教学取得事半功倍之效.

3灵活应变是教学艺术的精辟

课堂教学总会生成一些教师没有料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面对“节外生枝”的教学问题,教师应处变不惊,因势利导,将“非预期性”的情况灵活地转化为教学活动的最佳契机,化险为夷,使课堂出现柳暗花明的教学佳境.例如:一位教师在上课时,突然飞进了一只蜜蜂,嗡嗡的叫声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了过去,老师见状停下讲课,突然问了个问题:“同学们,这只蜜蜂为什么会绕着你们飞舞呢?”学生一时回答不出,这时老师笑着说:“因为你们是祖国的花朵,蜜蜂来采蜜了.”学生听了全都乐了,在孩子们的笑声中老师又说:“蜜蜂的任务是采蜜,你们的任务是什么呢?”全班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好好学习”.一个学生打开窗户,蜜蜂飞走了,大家的注意力又回到了教学内容中,精神更加抖擞.面对偶发事件,如果教师冷静沉着,灵活应变,睿智幽默,巧妙引导,不仅能化解师生的教学矛盾,而且使学生从心底里获得愉悦与美感,学习积极性就能始终保持在最佳状态.


4富有创造是教学艺术的升华

教学艺术的最终归宿是超越和发展,课堂教学的创造性是艺术的升华.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启发和培养学生的求同思维,求异思维,发散思维,在过程中鼓励学生参与教学活动,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地学习.如一位老师教学《称象》这篇课文时,适时地提出了这样一个有趣的问题:“在当时的条件下,谁能用比曹冲更好的办法来称象?”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的思维兴趣马上被调动了,大家议论纷纷.一个学生说:“叫人把泥土或沙子一担一担地挑进去,等到船沉到画线的地方,称一称泥土,不就是大象的重量了吗?”显然这个办法比用石头简便多了,因为取泥土方便.又一个学生说:“拿几个大瓢把水从船外舀入船内,等到等”显然这个办法又比用石头、泥沙要好,它既省时又省力.还有一个学生说:“我不用石头、泥沙、也不用水,改用人,因为人听指挥,喊上就上,喊下就下.”很明显这个办法更好,就这样,教师利用孩子的好胜心,适时提出趣题,引导学生主动展开思维进行创造性的学习.

总之,富有教学艺术的课堂,能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快乐徜徉在知识的海洋中,不断进取,不断超越.听这样的一节课,如同欣赏一首诗,一幅画,一段曲,生动隽永,美妙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