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课堂教学观

更新时间:2024-03-3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9574 浏览:140781

世界上没有医治百病的灵丹妙药,更没有医治教育百病的灵丹妙药,永远不可能从一位成功的教师那里克隆相同的教育艺术或方法来对自己的学生实行成功教育.如果真的能够那样,世界将是只有领袖、政治家、科学家、诗人、银行家、企业家和大富翁的世界,世界也将变得无法存在.

一、为什么提出有效课堂教学?

过去的课堂教学多表现为:

为片面提高成绩而占用学生休息时间;满堂灌、拖堂、体罚羞辱学生等课堂教学顽疾;照本宣科读教案,读完就算完成教学任务(有的甚至连教案都没有,只读课本);学生懂不懂、懂多少就不太关注,或者关注了,却又无从着手改变;讲解、演示(板书),这是日常课堂教学过程多用的方法;只关注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而忽略学习成绩差的学生.

一节课下来,总感觉到还有不少学生没懂,越是到高年级学生越是不想学.学生感叹:“只是告诉我,我会忘记;只是演示给我,我会记住;如果让我参与其中,我就会明白.”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最简单的道理最难认同,这就是为什么教育者需要与受教育者同时接受教育,先行接受教育和终身接受全面教育.现在的情况是不允许补课,教学时间较为过去减少.如何保证教学质量?

二、什么是有效课堂教学?

有效教学: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

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因此,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惟一指标.

三、如何实施开展有效课堂教学活动

对学生的研究(学生是一本书,要读懂这本书就必须认真的对她进行研究)

一位著名的教育家所说的:“我常用15分钟的时间来备课文内容,却用一辈子的时间来备学生.”作为教师必须认真研究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个性特征,依据他们的心智特征来确定教育教学的实施方案.研究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关注学生的思想变化.

一般而言,一堂好课的基本特征应表现在:有准度(目标定位准确,知识传授准确);有梯度(适应层次需要,满足学生发展);有深度(文与道、知识与能力);有广度(认知、技能、情感);有效度(激趣、、激动).

在初二几何中的梯形中位线定理的教学中,我采取了以下方法进行有效教学:

要求学生先回忆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和梯形中位线的概念.(鼓励基础差的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出来以后,我提出问题: 梯形中位线有没有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类似的性质呢(要求学生画图探讨和讨论,然后讲出答案或猜想答案)

学生讲出答案(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且等于梯形两底之和的一半)后,我把学生讲出的答案作为命题板书在黑板上,再要求学生就这命题画图写已知求证.

然后抽一个基础较好的学生板书他自己所写的关于这命题的已知求证.该学生板书后,通过让基础下层次学生提问,该学生作答,老师再引导的办法纠正学生所写的已知求证.


已知:梯形ABCD的中位线为MN

求证:MN∥BC,MN等于1/2(AD+BC)

接着,我要求学生写证明过程或思考证明过程 (要求: 基础很好的学生用两种以上方法来证,基础较好的学生写出一种证明方法的全过程,基础差的学生思考并尽量写出一种证法的部分或全部证明过程)

我作引导1: 能不能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来证明?引导后检查基础好的学生有多少能写出证明过程(发现还有很多学生没能写出证明过程).

我再作引导2: 如何把你画的梯形转化成以梯形中位线作为它的中位线的三角形?

让学生讨论这问题后再去证明.我再检查又有多少学生能写出证明过程.(发现基础很好的少数,基础较好的多数,基础下层次全部还是不能写出证明过程)

我再作引导3:在梯形ABCD中,过D,M作射线交BC的反向延长线于点E得△DEC.引导后,我再检查又有多少学生能写出证明过程(发现基础较好的部分,基础差的多数学生还是没能写出证明过程) .

我再作引导4: 能不能证明线段MN是△DEC的中位线?点N已是DC边的中点,要证MN是△DEC的中位线先要证明什么?

提问基础差次学生,学生答出:要证明点M是DE边的中点即DM等于EM.我再问:要证明DM等于EM先要证明什么?(提问基础差的学生) 学生答:要证明△ADM≌△BEM. 够条件证明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吗?(提问基础差的学生,直到他们答对为止)

然后,抽一位基础好的的学生板书他对这命题的证明过程.学生板书后,我请基础好的学生纠正.要求基础差的不能写出证明过程的学生认真看黑板上正确的证明过程,鼓励他们对不理解的地方提问.并让基础好的的学生回答.最后,为了使基础差的学生更好地理解,我再讲解一次这命题的证明思路和证明过程.

接着,检查基础好的学生对这个命题的另外的证明方法,抽其中部分学生讲解他们的证明思路.我板书出学生所讲的证明思路,并作评价和纠正.

通过吸引学生注意力 :设置问题解决问题教学法(每个人都很想表现自己) 心理干预(唤醒);组织学生参与 (整体推进 分组式 提醒个别);树立信心 (跳一跳,拿得到,怎样的问题给怎样的学生,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心情);培养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积极的认识,是一个人的心理特征,是一种复杂的个性品质,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是学生智力发展的基础.在学习中,如果学生对某一事物有了兴趣,他就会愿意接近它,并且能态度积极、精神饱满、兴趣盎然、全神贯注积极参与、心情舒畅地学习.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通过研究发现,一个没有受到情感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当他受到情感激励时,其能力可以发挥到80-90%,也就是说同样一个人在通过充分情感激励后,所发挥的作用相当于激励前的3-4倍,从这可说明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保持亢奋参与学习状态是何等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