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救灾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

更新时间:2024-04-0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6177 浏览:70849

摘 要 :在汶川地震的抗震救灾中,涌现的感人事迹和彰显的抗震救灾精神内涵为高校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同时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许多启示.本文从加强师德建设、把握学生特点、坚持以人为本、高扬核心价值、激发求知等五个方面对如何利用好抗震救灾的宝贵价值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做了有益的探讨.

关 键 词 :抗震救灾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党、国务院号召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全力以赴投入抗震救灾,各地高校也在第一时间展开行动,并开展了形式多样、主题鲜明的教育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在本次抗震救灾的伟大斗争中,涌现出许多感人肺腑的事迹,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生动的教育素材,笔者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哀悼逝者、祈福同胞、支援灾区的同时,对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有了新的认识.

一、加强和改进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首先要加强师德建设

学校是这次的重灾区,面对突如其来的灾害,灾区广大教师始终把学生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舍生忘死,保护学生.如果说师德是为师之本,仁心则是师德之魂,灾难中教师们用生命书写了爱的教育,用行动诠释了为师的精神.作为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是与学生距离最近的教师群体,其师德素质如何将直接关系到人才的培养和国家的命运.因此,一言一行都要体现教师的尊严和修养,要以崇高的职业道德影响学生,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激励学生,以卓越的见识赢得学生,以高尚的道德人格感染学生等总之,跨世纪的师德建设要在普遍遵守规范的基础上寻求层次上的突破、以全新的观念迎接新的挑战.

二、加强和改进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准确把握学生思想特点

过去曾有一段时间,社会对“80后”大学生评价不高.但在“5.12”后,“80后”大学生们在危难之际挺身而出,积极募集救灾物资、献血,甚至直接到了抗震救灾第一线.事实表明,“80后”大学生们在国家需要他们时,能够挺身而出,为国分忧.他们主流积极向上,爱祖国、爱人民,思想解放,敢于创新,有朝气,有爱心,充满.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有人理想信念不坚定,社会责任感不强,有人过于自我,有人缺乏自立能力,有人自控能力差等.只有准确把握 “80后”大学生的思想特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加强和改进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

“生命至上”是汶川地震灾害救援工作中的最高准则.抢救群众生命、给逝者以尊严、给生者以生存发展的希望,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彰显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崭新意识.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理念.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一切以学生为本,弘扬学生的主体性和价值性,把学生的健康人格、自由、平等和全面发展作为思想教育的终极关怀,坚决防止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要贴近学生,把握学生思想脉搏和行为习惯,使思想教育工作可亲可信,此外还要努力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办学生之所盼.只有这样,才能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细做好.

四、加强和改进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高扬核心价值体系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在这次抗震救灾中,抗震救灾精神所体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当前一些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价值观淡漠的强烈思想冲击,是对当前极少数人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现象深刻的灵魂洗涤.大力宣传和弘扬抗震救灾精神,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我们要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深刻认识加强抗震救灾精神教育的重要性,把加强抗震救灾精神教育列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部分,在今后的校园文化活动中继续举办抗震救灾精神教育的主题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五、加强和改进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引导学生热爱科学

人类在自然面前是渺小的,自然界在提供人类生存环境的同时,也在危害着人类的生存,因此,我们必须尊重自然,更要热爱科学,揭示自然规律.汶川“5•,12”地震,我们不能预测,说明我们的认知能力还很不够,大量房屋倒塌,说明我们的建筑设计以及施工的专业水平还有待提高等


总之,抗震救灾斗争留下许多启示,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去分析、总结、研究,并吸收到我们的工作中,落实到我们的行动中,把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推上一个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