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

更新时间:2024-03-2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6494 浏览:21622

一、引言

留守儿童,是指农村流动人口在户籍地以外谋生时,把其未成年的子女留置在户籍地而产生的一个特殊社会群体.这一特殊社会群体产生的时间并不长,但随着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这一群体在迅速膨胀,所引发的问题更加突显.

甘肃省妇联2007年《甘肃省农村留守儿童状况调查》报告显示,兰州市留守儿童中,成绩优秀的占6%左右,成绩中等或一般的在89%以上.有些老师认为留守儿童大都是“双差生”、“问题生”,致使一些孩子对学习和生活缺乏热情和进取心,并且许多监护人不懂得营养搭配,大多数孩子营养跟不上,生活质量差,严重影响了孩子的智力发育和身体健康.近几年,虽然留守儿童的状况有所好转,但仍存在很多问题,应当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二、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存在的主要问题

1.双亲关爱缺位、儿童孤独感增强.隔代(爷爷、奶奶)监护型和亲友代管的孩子,通常是只求物质、生活上的满足,对留守儿童思想品德引导较少,教育方法比较简单,孩子思想波动一旦出现心理障碍时,不懂得及时沟通,常常使留守儿童缺乏心理慰藉而产生较强的孤单感.许多孩子发出这样的呼声:“我们需要关爱和呵护,希望爸爸妈妈早点回来,让我们有家庭幸福感”.

2.学习态度不明、学生成绩不佳.据调查,留守儿童群体中,成绩较好者仅占10%左右.在农村,教育观念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读书无用论,很多人认为读书没有多大用处,而出去打工能省学费还能挣钱.这种思想潜移默化,助长了一些成绩不好的学生厌学情绪,从而导致学习成绩更加不理想.另一种认为读书是学校和老师及儿童自己的事情,家长是没有什么责任的,他们一般认为儿童学习成绩的好坏是由儿童个人的素质决定的.当然,有些农村留守子女的监护人教育观念还是很强的,却由于自身文化水平的限制,无法对儿童进行学习辅导,现状堪忧.

3.监护难以有效落实、面临安全隐患.由于父母长期在外打工,不少留守儿童得不到有效的监护,致使不少留守儿童面临安全隐患.据省妇联在永登县调查中发现,七山乡雄湾村一名留守儿童,因无人监护被高压电击中身亡;苦水镇下新沟村一名留守女孩独自玩水不慎溺水身亡;大同镇青寺村一名由外祖父母监护的小学二年级学生,在麦场上摔成重伤等

4.个性发育异常、违法违纪严重.初中阶段是学生个性发展和形成的关键时期,父母的关爱、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教育对青少年个性的健康发展有重要影响.由于父母不在身边,长期的家庭缺陷使留守子女无法享受到正常的亲情关爱,久而久之,严重影响了留守儿童心理的健康成长.个性特征上,他们常常表现为两种倾向,一是内向、孤僻、不善于与别人交流,二是脾气暴躁、冲动易怒.他们需要正确的引导和教育,而留守家庭却无法给予,从而导致留守儿童极易产生违法违纪行为.不健康的心理已成为摧残“留守儿童”的最大隐患.


三、留守儿童教育及管理的对策

1.加强宣传,提高认识.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件关系到社会稳定的大事,应从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多方面进行宣传教育,让全社会都来关爱留守儿童.让无法享受父母亲情关爱的留守儿童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里留下一份关爱的种子,让他们和其他家庭的儿童一样健康、茁壮成长.

2.调整结构,发展经济.留守儿童的父母外出打工,绝大部分是由于当地经济欠发达,就业岗位少等原因.所以当地政府部门应高度重视,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就业岗位,变外地打工为当地就业,以减少留守儿童的数量,从源头上杜绝留守儿童问题的发生.

3.丰富生活,促进转化.根据留守儿童的心理特点,作为教育工作者,应与他们多亲近,多活动,以各种形式的活动,让留守儿童体验同学之间大家庭的温暖,以友情、师生情来弥补父母给他们缺失的亲情.广泛地组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结对交流,借助社会的力量,发挥家长学校的作用,经常性与学生家长沟通,让监护人引起重视,以确保学校与家庭教育两头不落空.

4.健全制度,常抓不懈.学校要加大关注留守儿童的力度,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建立留守儿童的专门档案,定人定责,跟踪教育与管理.但留守儿童的教育与管理问题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社会工程,仅凭学校和老师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为他们营造一个温馨的心灵港湾,使他们在特殊的环境里健康茁壮地成长.

总之,“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社会问题,做好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需要我们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做下去,才能更好的怎么写作于学生,怎么写作于社会,使我们的工作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