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环境下物理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更新时间:2024-02-1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1411 浏览:144307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为落实现代教学理念,满足物理课标要求,实现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学会主动获取知识,学会收集与整理信息,学会分析与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与科学方法,教师可将现代化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有机结合,开展基于网络环境下的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1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预热:创设教学情景

在网络环境下,高中物理教学可充分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来设置一定的教学情境,如观察图片、案例分析、演示实验等,以诱导学生大胆质疑、自主提问,积极融入课堂教学活动中.如教学《牛顿第三定律》时,创设教学情境:①播放视频:足球运动员头球图片,火箭发射过程,冰上游戏――互推冰车,鸡蛋敲瓦片,手拉弹簧等.②演示磁铁小车运动;③牛顿第三定律的有关应用.如马拉车时,马同时受到车向后的拉力;作业人员在高空工作时,站于墙边高架窄板上,须面壁站立,不可背对墙站立,否则在弯腰时很容易由架板上摔下去;火箭向后喷气,起飞;跑步时向后蹬踏,人向前跑等,上述资料学生可课前访问校园网络资料库进行自主学习,还可在课堂上物理教师引导他们共同学习.

2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基础:提出研究课题

当教师将学生引入教学情境之后,物理老师可利用提问、讨论等形式来呈现本堂课需要学习与探索的课题.由于学生自身知识有限,为了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一定的资料信息,若是物理实验探究,则需为学生提供有关的实验器材,并说明注意事项.


在教学《牛顿第三定律》时,当学生观察视频等资料进入学习状态后,引导学生质疑、思考:既然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那么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否同时产生?若想研究一个力,需要由从哪些方面着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方向之间、大小之间有何关系?借助网页设计系列问题,引出课题.

3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关键:学生自主探究

在自主探究教学模式中,这一环节是关键,要求学生独立学习或小组合作,如自主阅读,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利用网络主动获取有关信息资料,进而获得结论.首先,学生依据自身原有知识与相关经验,亦或搜集所需资料,并在基础上进行合理检测设与猜想,而后设计实验方案来验证猜想.其次,利用网络,学生可访问物理老师事先传入到校园网上的资源库.而后带着实验方案或者问题,利用网络进入到物理老师所创设的学习环境之中,展开独立自主的探究学习.另外,则是鉴别、分析与整理所收集的资料信息,并得出有关结论.然后是利用实验来证明结论是否正确.最后是科学解释自己所得结论.

在《牛顿第三定律》学习中,当教师提出课题后,学生可进入探究学习网页,这主要包括如下模块环节.学习目标(模块1)、学习导读(模块2)、例题练习(模块3)、物理学家(模块四)、物理学史(模块5)、科技应用(模块6)、有关课件(模块7)、相关链接(模块8)等.课前,教师需要指导学生怎样有效利用网络资源展开自学,同时根据课文导读中的相关问题展开自主探究.

在上述环节中,学习导读是学生探究学习的重要模块,利用系列问题与实验探究,让学生获得结论.其学习内容主要如下.

(1)探究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定性关系

实验1定性探究两弹簧间的相互作用的拉力:两位学生把两弹簧秤挂钩挂于一起,用力向相反方向拉动两弹簧,观察弹簧秤示数变化.

实验2将两个玻璃棒分别垫在两块蹄形磁铁下面,相互靠近,首先同名磁极相对,再是异名磁极相对,各自从静止释放,仔细观察两磁铁运动情况.

实验3将一小木块放于一底部垫着试管的长木板上面,左端固结一弹簧秤,此弹簧秤左端固定,在小木块右端以另外一弹簧秤向右慢慢拉动小木块,观察两弹簧秤读数.

分析长木板与小木块之间的摩擦力如何变化?

思考总结上述三个实验,可获得怎样的的结论?

(2)探究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定量关系:

实验4探究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关系:两位学生把两弹簧秤挂钩挂在一起,而后对拉.当拉至一定状态,保持稳定,观察两弹簧秤示数变化,看其是否一样.变化几次读数,重复实验.

思考这一实验现象表明了什么?

实验5探究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方向关系:A橡皮筋的一端挂于铁架台上,而另一端则通过细绳套和B橡皮筋某一端相挂,用手抓住B橡皮筋另一端,并用力把两橡皮筋拉直,仔细观察两橡皮筋的方向.变化拉力方向,重复上述实验.

思考该实验现象表明了什么?总结实验4与实验5,可获得怎样的结论?

(3)应用

请列举日常生活中与牛顿第三定律相关的常见实例.这样,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可让学生感受到牛顿第三定律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应用,可激发他们对科学的探知欲,体会到物理知识给我们日常生活带来的极大影响,使其乐于在日常生活中探究物理学原理,学会以物理角度来思考问题,从而提高综合运用能力.

4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拓展:网上协助合作与课题小结

在学生自主探究时,可能会遇到疑难问题,此时,教师可首先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展开协助合作,到网络讨论区去相互交流自己的实验方案、或检测设猜想、或自己的结论等,对比各组结论与探究过程,以相互启发,分享经验,吸取教训,完善思维.当然,对于一些问题,学生还可与教师或其他同学进行面对面的讨论交际,而教师只是适当提示、启发,指导学生解疑释惑.

其次,课题小结.这既有学生自主小结,表述实验现象、研究思路或者探究结论,同时评价与反思自己的探究学习过程;也有学生评价他人的结论或探究过程,并说出自己的建议.而后,教师点评与补充学生小结,并引导他们观看网页小结.如在实验1中,两名学生可合作实验,相互交流后,得出实验结论:两弹簧之间相互作用的弹力性质相同,并存在同时性;在实验2中,学生通过自主实验可获得结论:两磁铁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有着相同性质,存在同时性;在实验3中,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分析,可得出实验结论:两弹簧秤上的示数缓慢增大,这表明长木板与小木块与所受的静摩擦力渐渐增大.然后在教师指导下,通过总结上述三个实验,学生可获得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之间的定性关系,譬如有同时性、性质相同等.在实验4中,两名学生合作实验,展开对拉,对比两弹簧秤读数,同时反复实验.然后经过讨论,可得出结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通过实验5,学生可获得结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处于同一直线上,并且方向相反.然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共同总结,最终归纳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两物体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另外,教师还可引导学生进行网上自我测试,可由计算机网络及时向学生反馈测试结果.如学习完《牛顿第三定律》后,教师可引导学生网上测试,进行课堂巩固.

例如图1所示,有一人站于木块上,借助滑轮拉动木块与人一起匀速前进.

①请思考人的受力,同时找出各力的施力物体以及各力的反作用力.

②在人所受的力中,哪些是一对平衡力.

③联系上述两问,对比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一对平衡力之间的异同点,并在下表中填入结论.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一对平衡力方向 大小 是否共线 力的性质是否相同 能否抵消 作用点而后教师还可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出本课的重要知识点,在网络讨论区提出自己的疑问,然后教师利用多种途径进行释疑解惑,如面对面交流、网上答疑等,以帮助学生深化与巩固知识.同时,还可引导学生进入有关链接网站,以拓宽学生知识面.

总之,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基于网络环境下的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收集与处理能力、科学探究能力及自我评价与反思能力,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但值得注意的是,在网络环境下,教师并不是单一地开展网络探究教学,还应综合运用多种有效教学方法,以促进教学方法的互补.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