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做好新农村建设中妇女的教育培训工作

更新时间:2024-04-1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4564 浏览:158647

[摘 要]新农村建设关键在人,当今我国农村妇女成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但科学文化素质总体与我国新农村建设不相协调,因此,做好农村妇女的教育培训工作非常重要.

[关 键 词]新农村建设教育培训转移就业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是党在新时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新农村建设关键在人.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业劳动力的转移,我国农村妇女成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因此,如何做好新农村建设中妇女的教育培训工作,帮助她们转移就业,使广大农村妇女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实践者、推动者和受益者,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当前农村妇女教育培训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近年来,全国各地由政府部门牵头,各级妇联、共青团、科协等部门积极配合,上下联动,通过精心组织,制定规划,整合力量,创新机制,推动农村妇女劳动力素质培训和转移,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在实践中仍存在和新暴露出不少问题,亟待解决.

1、一些地方政府对农村妇女的教育培训认识不到位,影响工作展开.

虽然全国各地对农村妇女培训都制定了政策、规划和措施,但在实际工作中,对农村妇女培训的重要性认识程度不一,有部分地方政府宣传不到位,行动不到位,对培训经费、培训师资、培训管理、培训宣传等具体问题迟迟不解决,挫伤了一些部门和组织开展农村妇女教育培训工作的积极性.

2、各职能部门资源共享整合不够,农村妇女教育培训的管理怎么写作体系不健全.

从目前的农村教育与培训情况看,技能教育与培训相对较多,其他培训较少.从培训组织看,现有的农村教育培训资源总量不足,档次不高,难以组织开展技术要求较高的专业技术培训.从培训形式看,短期培训多,简单工种培训多,根据市场和企业需求的订单式培训相对少,技术含量高的培训相对少.从培训操作看,缺乏成熟的办法,大部分工作尚处于摸索阶段,造成具体培训实施与考核发证、日常管理办法的制定存在时间误差与脱节,影响了培训的水平和质量.从就业怎么写作看,全国劳动力市场和就业怎么写作网络还不完善,离城乡一体化统筹培训就业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影响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整体效果.


3、各地农村妇女对培训就业态度不一,转移就业率低.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富裕地区的农民家庭生活条件普遍较好,一些富裕地区的农村妇女不愿通过培训就业;而一些年龄偏大及欠发达地区的妇女思想观念和能力跟不上新形势,认为培训既浪费时间,又浪费资金,培训后得不到就业保证,拿了证书也没用,不愿意参加培训,从而影响了就业转移.同时,一部分农村妇女对培训就业存在一定的盲目性,随大流,别人学什么也跟着学什么,缺乏自己的目标,造成少数专业热门而很多专业冷门,影响了就业.另外,部分农村妇女对政府提供的就业岗位挑三捡四,高不成低不就,这也是造成农村妇女转移就业率低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二、切实做好新农村建设中的妇女教育培训工作

第一,强化大局意识,把农村妇女劳动力素质培训工作摆上重要位置.

从政府责任来看,城市工业化城市化建设的加速推进,大批农业人口被迫从土地中脱离,面临“二次就业”,解决好包括妇女在内的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问题,是各级党委政府统筹城乡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义不容辞的责任.从市场需求来看,我国的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派生出大量的就业岗位,蕴藏着很大的就业空间.从妇女愿望来看,一方面,妇女承担着教育下一代的主要任务,自身需要及时充电,补充新知识,跟上时代步伐;另一方面,希望通过培训,掌握一技之长,提高自身素质和技术水平,找到合适的就业岗位.因此,各级政府要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男女平等的高度,高度重视,将农村妇女教育培训及转移就业工作纳入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作体系,统一规划,统一写单,统一考核,推动农村妇女培训工作步入规范化、正规化轨道,在培训项目立项、资金安排、资源利用等方面给予倾斜,确保资金到位,精力到位,监督到位.

第二,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妇女素质,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型女农民.

一要转变农村妇女的价值观,开展就业技能培训与创业教育.要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板报、网络等新闻媒体作用,广泛宣传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中的作用,教育引导妇女树立发展为上的理念,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以“八荣八耻”实践活动为目标,切实转变贪图安逸、陈旧落后的就业观念,倡导劳动光荣、创业光荣、再就业光荣的新风尚,激发广大妇女的创业热情,发掘树立宣传创业先进典型,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劳动的优良的创业氛围.

二要坚持“三教育”结合,实施家政项目推广的教育模式.对进入生产领域的农村妇女进行教育,必须倡导学校、社会、家庭三种教育紧密结合,发挥各自的作用.学校教育,主要通过农广校、农函大、农业职业技术学校等来进行学历教育和非学历培训.社会教育,可利用乡镇成人教育中心、夜校、妇女学校、妇女培训中心等资源.家庭教育,最适合家庭负担重又没有时间和胆量走出去的农村妇女.尝试以家政项目的推广,开发农村妇女最关心的保健、营养、子女教育、家庭理财、庭院经济等项目,有利于农村妇女的随时随地参与.

三要以科技培训为先导,实施教育致富工程.可以采取抓典型示范,以基地和项目来带动农村妇女.一是建科技示范基地,形成“基地+农户”的推广模式;二是引入适合当地主导产业和产品的科技项目,形成“项目+农户”的推广模式;三是建立产前、产中、产后的科教怎么写作体系,形成“校企+农户”的办学模式;四是培养一批科技示范户、女科技带头人,形成“骨干+农户”的推广模式.

第三,整合各类资源,推动农村妇女教育培训工作再上新台阶.

1、改善条件,提高培训资源利用效率.各地各部门要紧密配合,齐抓共管,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适合本地农村妇女学校的普及规划和教育培训计划,明确重点,精心实施.各级农业、科技、教育部门要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优势,大力扶持农村妇女学校的创建与发展,让农村妇女学校也享有政府部门的有关政策和资金扶持.

2、创新机制,增强培训的针对性.一是针对劳动力个体转移心理,开展形势教育和从业心理教育,在培训过程中,要特别重视加强形势教育和从业心理教育,通过培育典型、加强宣传等形式,引导她们树立正确积极的就业观,及时调整并适应飞速发展形势.二是针对妇女需求和市场需求,开展以劳动力市场需求为导向,以项目运作为主要方式的培训,大力推广订单式培训,探索灵活多样的非正规培训,努力提高培训质量和培训后的就业率.

3、突出重点,增强培训的有效性.要把培训工作的着力点放在提高妇女素质和加快转移就业上,在培训内容上,重点突出实用技术培训,减少培训周期,学以致用.在培训对象上,以失地妇女和农村新增女劳动力为重点,尤其是农村女青年,要针对她们文化程度高,思想观念新的优势,多组织开展一些直接与就业对接的培训项目,做到“新增一个,转移一个”.

4、加强合作,创造良好的培训环境.各级妇联要主动加强与农业、科技、教育等部门的沟通与合作,积极争取政策、项目、资金、信息、技术等方面的支持.各相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分工协作,努力创造有利于提高农村妇女文化科技素质的条件和外部环境,为发展农村妇女教育,提高农村妇女素质,促进农村妇女依靠科技增收致富,为我国的新农村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搭建各类就业平台,为农村妇女的教育培训提供有效保证

就业是培训工作的最终落脚点,也是检验培训效果的重要依据.为加快农村富余女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各级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应把就业推介放在与培训等同重要的位置.

1、促进农村妇女劳力外输内转.要及时了解农村妇女劳动力变化情况,建好农村妇女劳动力资源库,加强对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的规范化管理,提高内输外转的组织化程度;要针对妇女的特点,开展电子、缝纫、家政怎么写作、餐饮、保健等培训,增强农村妇女务工竞争力;要对本地外输内转妇女进行跟踪怎么写作,切实做好她们的权益保护工作,维护农民女工的合法权益.

2、积极推进农村妇女家庭创业.要帮助农村妇女选准合适的创业致富项目,重点推荐投资少、场地和技术要求低、见效快的项目;要大力开展种、养、加等各类妇女实用技术培训;要大力扶持和树立一批“妇”字号农头企业、生产基地和营销大户典型,培养一批适应农业农村现代化需要的妇女技术、管理、营销人才,发挥她们的引导、示范和辐射作用,带动更多的妇女走市场化、专业化、优质化的效益农业之路.

3、要大力发展妇女经济合作组织.各级地方政府要充分发挥组织、协调、怎么写作的职能,相互配合,创新活动内容,共同促进农村妇女增收致富;要鼓励、组织妇女通过股份合作、专业联合、销售互助等方式,推广“妇联+协会”、“女能人+协会”、“能手+农户”等妇女经济协会形式,通过妇联抓协会,协会带农户,将妇联的群众工作优势与专业经济组织优势结合起来,加大对各类妇女经济组织负责人的培训,提高农村妇女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经营管理水平,使她们在新农村建设中真正撑起“半边天”.

责任编辑晏蔚青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