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准则长期国际趋同

更新时间:2024-02-0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404 浏览:20029

摘 要:关于国际会计趋同的动因和现状,绝大多数学者认为资本市场全球化、国际贸易和跨国公司的发展、利用外资的需要是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内因,我国已经建立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但在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中还面临着资本市场发展不充分、会计职业判断不准确、新会计准则执行不到位等问题,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不会是简单地一蹴而就、一举而成,而将是一个艰巨而复杂的过程.

关键字:国际趋同;会计准则;规范性比较

一、中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规范性论述

(一)关于会计准则国际协调和趋同的涵义

常勋(1990)认为,会计协调是指通过一些国际性组织或专门机构(包括政府和民间两方面),制定或认可、采纳一些统一的会计准则或其他标准化文件,促进一定地区或世界范围内各国会计实务和财务信息的统一性和可比性活动[1].葛家澎、林志军(2001)认为,协调化要求各国会计准则通过不断的协调,求共存异,增进共同的内涵,逐步缩小不同会计制度之间的差异,提高不同国家会计实务和财务报告的可理解性和可比性【2】.朱星文(2009)认为,会计的国际趋同与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在很多情况下几乎是同义语,是指不同国家的会计准则,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在资本市场的国际化和贸易的国际化日益发达的基础上,逐渐相互吸收,相互渗透,从而趋于接近,甚至趋于一致的现象,其表现是在国内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越来越多地涵纳国际会计的普遍实践与惯例,积极参与国际会计准则的统一活动等【3】.

(二)关于国际会计趋同的动因和现状

绝大多数学者认为资本市场全球化、国际贸易和跨国公司的发展、利用外资的需要是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内因,林钟高(2001)主要从经济学的产权、契约、公共选择等角度研究会计准则的制度变迁,朱星文(2009)认为新的经济事务的不断出现也对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提出了要求【4】.李文霞(2009)认为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包括制定层面上的趋同和执行层面上的趋同,我国已经建立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但在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中还面临着资本市场发展不充分、会计职业判断不准确、新会计准则执行不到位等问题,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不会是简单地一蹴而就、一举而成,而将是一个艰巨而复杂的过程【5】.2005年9月,在西安召开的中日韩三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会议上,财政部副部长王军明确表示了对中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积极态度,并提出了中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四条基本原则.至此,中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思路正式得以确立【6】.2006年2月15日,我国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发布掀起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新一轮研究【7】.我国会计学者们对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进程、障碍、趋同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我国新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的运用、新会计准则引发的思考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有力地推动了我国会计准则的建立【8】.

二、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及其他国家会计准则的规范性比较研究

迄今为止,已经有不少组织和个人从不同的角度对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进行过规范性比较研究.这些比较研究大多是逐项进行的,以加强对我国准则建设和实务操作的指导【9】.我国学者盖地(2001)在对我国企业会计标准与国际会计准则相同或相近的会计事项进行了列表对比后认为,当时中国企业会计标准已经基本上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大同”,但是也存在一些“小异”,这是国情导致,所以会计准则国际化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10】.葛家澎、杜兴强(2005)对比分析我国当时发布的16项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类似的研究还有陆建桥的《关于我国中期财务报告会计准则的若干问题》(2002~2003《会计研究》),步丹路、李华的《固定资产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比较》(2002~2004《广西会计》)等等【11】.

三、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实证比较研究

国外学者对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状况也很感兴趣,以研究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协调和趋同的情况.具有代表性的有:Chen,Gul和Su(1999)以沪市B股公司1995~1997年公开披露的会计信息为研究对象,研究中国会计标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他们发现沪市B股公司境内外财务报告的净利润差异稳定在20%~30%的水平,按中国会计准则报告的净利润高于按国际准则报告的净利润.按照国际会计准则调整后,15%的公司由盈利转为亏损,他们指出坏账准备、折旧、存货计价、长期投资以及外币折算是导致差异的主要原因【12】.Chen,Sun和Wang(2002)再次研究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状况.他们运用1997~1999年间同时发行A、B股公司的数据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998年《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实行后境内外财务报告净利润差异并没有显著缩小,境内外财务报告净利润差异与公司盈余管理动机密切相关,而且由“五大”审计的境内外财务报告净利润差异显著小于境内非“五大”会计师事务所.因此,他们认为中国财务报告缺乏有效的基础设置是境内外财务报告净利润差异的主要原因【13】.保持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是做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会计准则等效基础,即人们说的“趋同只是第一步,等效才是目标”【14】.目前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完善阶段,各种市场要素尚不成熟,市场主体行为也缺乏理性.因此,我国目前会计信息的主要需求主体——政府、投资者、债权人、会计师事务所还不是真正基于市场的需求主体【15】.

四: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应谋多方共赢

王军说,改革开放30年特别是过去5年来,基于上述趋同基本主张,中国在会计审计准则标准建设方面取得长足发展.在此基础上,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建设、人才培养、会计怎么写作市场开放等方面也发展迅速,这一切都为中国会计行业进一步融入经济社会发展潮流,并开始逐步迈向国际舞台奠定了扎实的基础.[16]

五:结论由上分析可知,实现我国会计准则规范的国际趋同势在必行,是大方向.新准则对改善投资环境、加速中国经济融入全球化经济进程、应对金融市场开放的挑战、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持续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在会计准则的全球趋同中树立了中国的地位和形象.为实现中国会计准则与其他国家或者地区会计准则等效奠定了基础.会计准则长期国际趋同的道路,是艰辛,复杂,长期的,但是各个国家必定都会从中获得许多的益处.

.

[7]夏冬林,李小强.国际间会计准则和会计信息的差异、协调与制度环境[J].会计研究,2005,(5):132-136.

[8]冯淑萍.中国对于国际会计协调的墓本态度与所面临的问题[J].会计研究,2004,(l):201-209.

[9]盖地,刘慧风.会计原则协同: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切入点[J].会计研究,2004,(3):119-123.

[10]盖地.大同小异:中国企业会计标准与国际会计准则[J].会计研究,2001,(7):209-213.

[11]汪祥耀,李连华.各国会计准则趋同的路径选择及其借鉴[J].财经论丛,2006,(1):211-216.

[12]夏冬林,李晓强.国际间会计准则和会计信息的差异、协调与制度环境[J].会计研究,2005,(1):267-275.

[13]朱星文.会计国际趋同研究的中国视角[J].当代财经,2009,(2):231-239.

[14]Rantalainen,Mattias,Holmes,ChrisC.AccountingforControlMislabelinginCase–ControlBiomarkerStudies.JournalofProteomeResearch,2011,(2):112-116.

[15]朱星文.会计国际趋同研究的中国视角[J].当代财经,2009,(1):112-119.

[16]李威.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应谋多方共赢[J].中国财经报,2008,(2):1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