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育管理人员学习能力提高方法选择

更新时间:2024-04-0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761 浏览:17457

【摘 要 】目前,我国高校教育管理人员队伍专业化程度不高,主要原因是高校教育管理人员学习能力培养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缺乏对教育管理人员职后培养、提高的政策扶持,尚未形成科学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理念,高校教育职员制度试点工作也未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高校研究生教育管理队伍的专业化建设进程缓慢,有待于进一步开展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关 键 词 】教育管理;人员能力培养;方法选择

高校是教学与科研的集中场所,更是国家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这里正常的教学工作秩序、科研工作、学生的良好学习环境,都离不开一支具有科学管理能力的教学管理人员团队,教育管理人员在教学中仿佛一座交通岗,它既是系领导的参谋和助手,完成上传下达任务,又是教师和学生的信息、怎么写作、勤务管理员,因此做好这些工作需要教育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化素质和较强的工作能力,耐心细致、热情周到的工作态度.

一、高校教育管理队伍专业化内涵

(一)专业化内涵

所谓专业化,通常用来指一个不完全专业性职业不断地满足一个完全专业性职业的标准的过程,即根据一定的特点与标准,来要求和规范一个普通职业群体,以求这个职业群体不断提高从业能力,并争取专业地位,使其所从事的行业成为一种专门职业的过程.高校研究生教育管理队伍专业化就是要使高校研究生教育管理成为一种专门的职业.

专业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的概念.一个职业成为一种“专业”,国际通行标准是要求从业人员:(1)经过一定时期的专业培训;(2)具有专门的知识和技能;(3)具有怎么写作重于报酬的意识;(4)具有相当的专业自主权;(5)有自己的专业团体和明确的思想信条;(6)拥有不断进修的机会.

(二)专业化与职业化

与专业化紧密相连的一个名词是职业化.我国基础教育研究中曾对“校长职业化”还是“校长专业化”产生争论并持续至今.以清华大学校长职业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王继华和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副院长褚启宏教授的观点为代表,前者主张提校长职业化,校长职业化就是要把校长从官本位的传统束缚中解放出来,由任命制的事业管理者转变为聘任制的产业经营者,由执行计划的职务校长转变为关注市场的职业校长,后者认为应当提校长专业化,他认为“从职业群体的角度看,校长专业化就是指校长职业由准专业阶段向专业阶段不断发展志就是看他是否达到了专家水准,看他是否是教育专家和管理专家的过程.从校长个体的角度看,校长专业化是指校长个体专业持续发展、以趋完善的过程,不同的校长其专业化程度是不同的,专业化程度的高低与否的重要标志.


二、高校教育管理人员队伍学习能力建设现状

(一)高校领导重视程度一般

按照《关于深化高等教育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规定,“高等学校的管理人员实行教育职员制度,教育职员制度必须先要在高等学校中进行试点,在取得经验、完善办法后逐步推开”.高等职员制度主要是指在高校人员中实施“按需上岗、公开招聘、平等竞争、严格考核、合同管理”为主要特征的一套科学、规范、自成体系的管理制度,目的就是要建立精干、高效的专业化管理队伍,而在目前来看,能从学校管理根本角度而言,高效教育管理人员岗位能力普遍较低.

(二)知识结构比例失调

高校教育管理人员除了应该具备高等教育学、管理学等专业知识背景外,还要拥有横向的知识面,包括政治、经济、法律、心理、等社会科学和现代自然科学知识.而笔者的调查结果表明,教育管理人员主修管理类专业的和教育类专业的分别占6%和11%,主修其他类专业的占调查人数的83%.当然,是否有教育、管理学科的知识并不能作为衡量高校教育管理队伍专业化的唯一标准,但是,实践表明,具有教育管理科研知识和理论水平的高校教育管理人员,在实践工作中更容易掌握学生教育规律,更容易提高管理的水平.

(三)自我专业意识薄弱

自我专业发展意识是保证教育管理人员不断自觉地促进自我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是指教育管理人员对自己现在专业发展状态水平所处阶段的意识以及对自己未来专业发展的规划意识,如果教育管理人员有自我专业发展的意识又知道专业发展的阶段理论,就会主动学习并掌握现代的研究生教育管理理念、方法、规律.根据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77%的教育管理人员坚持传统的观念,认为教育管理人员应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只有8.4%教育管理人员认为应具有思考、分析问题,进行总结的能力,3.2%和2.6%的教育管理人员认为应具备管理技能和一定的政策理论水平.

三、高校教育管理人员学习能力提高方法探讨

一是科学设岗,推行职级与职务的脱离.主要借助企业管理经验,按照企业所处的环境和层级进行适当划分,全面揭示战略管理和管理决策之间的有效联系,全面界定同等比例从事战略、管理、业务决策.从企业所处的环境和层次分工来看,企业的主要领导应该抓好战略决策.由此可见,我国高校按照不同岗位任职条件的不同以及承担职责大小的差异程度,对研究生教育管理职位进行归并分层,形成决策层、管理层、事务层等不同的职层.不同层次的岗位根据岗位职责和能力配以不同素质和学历、年龄和能力要求的人.岗位职级是岗位职责与本人能力、素质的标志,它是由具备职级资格的人员应聘上岗而随之取得的,一般为逐级晋升.

二是实行任职资格证书制度.在高校内部普遍施行管理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作为高校教育管理人员的职业准入制度,是高校从事教育管理人员的基本要求和基本准则,是促进高校教育管理队伍专业化的基本手段.资格证书全面反映教育管理人员的学历水平以及从业基本素质,从根本环节要求教育管理人员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

三是建立考核制度.我国高校对教师的教学质量、教学工作量、科研等考核和评估都有了较为完善的制度,但对于教育管理人员的工作考核没有作明确的规定,如教育管理人员的管理效果和管理质量等缺乏一个规范化的监控和评估体系.考核和监督是促进高校教育管理队伍专业化发展的重要制度.因此,逐步地、适时地制定一些教育管理人员的考评制度和监管体系,将有利于教育管理队伍及时调整自己的专业理念及专业行为,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准,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和学习能力提高.

【参考文献】

[1]陈晓燕.试论系级研究生管理队伍的素质培养与提高[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2]丁福虎.高校职员制度下的科技管理队伍建设[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2(1).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