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的内部会计控制管理

更新时间:2024-04-1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0822 浏览:45241

摘 要 :近年来,高职院校的地位有了突破性的提升,投资力度增大,学院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不断加大,建立完善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加强预算管理内部控制,对外筹资的内部控制,势在必行.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 内部会计控制 预算管理 对外筹资管理

近年来,高职院校的地位有了突破性的提升,一些关于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相继出台.各高职院校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随着高职院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高校办学资金来源已出现了多元化的格局,教育投资已由国家全额拨款改为由高职院校多渠道筹集资金,这也加大了筹资风险,高职院校要想在竞争中胜出,就必须提高教育质量,改善办学条件,加强硬件建设,这必然要求大量的资金及高效的资源配置,高职院校应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一、 建立完善的内控制度

高职院校内部控制制度是高职院校为了保证各项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和有效运用,防止、发现和纠正错误、舞弊与欺诈行为,保证会计信息和其他相关信息的真实、完整,控制各种风险,提高高职院校管理水平和效益,为实现高职院校管理目标而制度并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的总称.

建立高职院校内控制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预算控制

预算控制是高职院校内部控制的一个关键,全面预算管理是高职院校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职院校实施财务管理的重要手段.

2、不相容职务分离制度

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制度要求学校按照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原则,合理设置会计相关工作岗位,明确其职责权限,形成相互制衡的机制.

3、授权批准控制制度

授权批准控制要求单位明确规定涉及会计及相关工作的授权批准的范围、权限、程序、责任等内容,单位内部的各级管理层必须在授权范围内行使职权和承担责任,经办人员也必须在授权范围内业务.

4.财产保全控制

财产保全控制是对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及其他资产,规定其采购、验收、入库、领用、计量、维修、盘点等职责、权限、程序和手续.

5.风险控制

高职院校应建立有效的风险控制系统,通过风险预警、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分析、风险报告等措施,对风险进行全面防范和规避.

6.内部报告制度

为满足单位管理人员日常控制的需要,应建立内部管理报告制度,全面反映经济活动情况,及时提供业务活动中的重要信息,增强内部管理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如货币资金收入报告

7.内部审计控制

内部审计是监督、检查和评价内控制度的质量和效果的手段,同时也是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的重要措施.高职院校的内部控制制度实施监督可以由高职院校的内部审计部门来执行.审计部门应定期对高职院校内部的经济活动,客观公正地进行审核和稽查.

8、会计系统控制制度

会计系统控制要求单位依据《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制定适合本单位的会计制度,明确会计凭证、会计帐簿和会计报告的处理程序,建立和完善伙计档案保管和会计工作交接办法,实行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充分发挥会计的监督职能.其包括会计凭证控制、会计帐簿控制、财务报告控制.

二、 预算管理的内部控制

高职院校的资金来源,多是财政拨款和学费收入.财政拨款就要进行预算编制,预算控制是高职院校内部控制的一个关键.

高职院校财政预算是高职院校根据自身事业发展计划和任务编制的年度收支计划,是学校年度内的事业计划和工作任务的货币表现.是高职院校日常组织收入可控制支出的依据,也是国家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编制预算的原则是“量入为出,收支平衡.”随着高职院校的不断发展,预算管理已成为高职院校财务管理的核心.但是,由于历史原因,高职院校预算管理中还存在许多问题.

1. 预算管理意识薄弱

高职院校预算编制是一年一编,但多是应付差事,未真正得到重视,缺乏长远性、科学性、连续性,目前有的学校编制预算尚未真正建立健全财务预算管理制度,有的虽建立了制度,却有章不循,随意更改,使预算成为摆设.

2. 预算编制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一般来说,多数高职院校每年的预算编制,只是在往年的基础上,稍做调整,缺乏量化分析和科学论证,不能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可行性的预算编制.一些高职院校在预算下达后,没有实施监控,跟踪管理和指标考核,对下属各学院(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和问题,心中无数.一些院校的负责人,盲目使用资金,用钱随心所欲,此外,高职院校预算的编制,主要是对费用预算的编制,而对收入、固定资产购置的预算较少,预算资金的收支缺乏统一的筹划和控制.

3. 预算执行过程中,缺乏沟通、监督和检查

预算执行过程中,事前监督不严,事中控制不力,事后审计监督因受多种因素影响效果不佳.高职院校预算的编制一般是在决算完成后才开始编制,通常到当年的3、4月才能下达,形成了一段时间的“预算蒸空”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年度预算的正常执行.

针对预算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应从以下方面强化和改进预算管理内部控制:

(1) 加强组织领导,重视预算管理

学校各级领导和各部门、各院系要在思想上充分认识到加强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在编制年度预算时,应组织学习有关部门预算的文件精神和要求,并对做好学校预算工作进行动员部署,提出明确的工作任务和编制的具体要求,建立健全二级管理体制.对预算的管理和控制,要按照规章建章立制,责任到人,明确学校与下属学院(部门、各系)在预算编制和执行中的职责和权限

(2) 运用科学方法编制预算

在预算编制前应明确预算的收支范围、编制程序、编制原则和方法,根据自身的发展目标、发展战略、采用“自上而下”、“自下而上”或者“上下结合式”的编制程序,采用零基预算的编制方法.零基预算是以零为基础编制计划和预算的方法.即在编制成本费用预算时不考虑以为会计期间所发生的费用项目或费用数额,所有的预算支出以零为出发点,一切从实际需要与可能出发,逐项审议预算期间各项费用的内容及开支标准是否合理,在综合平衡的基础上编制预算费用.

(3) 严格控制预算执行

在预算的执行控制方面,要进行事前、事中、事后全部控制,严格各项规章制度.首先要严格审批权限,学校各单位的经费审批,必须在年度财务预算或财务收支计划数额以内使用,特殊情况下的超计划经费应按规定先申请调整预算,经批准后按规定执行.其次,要充分调动二级单位理财的积极性,实行“经费本”控制管理.“经费本”办法即根据年初批准的各部门的预算实行电算化管理,对各部门用款实施监控,随时向各院系领导提供经费使用情况,使他们做到心中有数.

三、 对外筹资的内部会计控制

目前,绝大多数高职院校的收入来源主要还是靠财政收入和学杂费收入,所有这些收入仅能勉强维持学院的运转,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就必须改善办学条件,加强硬件建设.因此向银行贷款成了主要的筹资方式.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06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显示,截止2005年,我国公办高校向银行贷款总额达1500亿―2000亿元,几乎所有的高校都有贷款,加强对借入款项的管理势在必行.

1. 建立项目管理责任制,健全监督管理体系

高职院校要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按管理层次逐级建立贷款资金项目管理责任制,责任到人,各负其责.高职院校的校长是贷款项目的总负责人,对全部贷款资金使用的安全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负责,对确保按期偿还贷款本息负责.各项目负责人必须严格按照项目建设计划使用资金,不得超标准、超计划使用资金,坚持厉行节约的原则,确保项目建设质量.各级财务人员应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负责,要制订严格的贷款资金管理制度与办法,确保贷款资金专款专用.

2. 建立有效的风险控制系统

高职院校应针对风险控制点,建立有效的风险控制系统,通过风险预警、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分析、风险报告等措施,对风险进行全面防范和规避.规避投资风险重要是抓好投资的可行性分析、根据项目和金额的大小确定审批权限,对投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负面因素应制定应对预案,建立完善的投资分析控制制度.对于筹资风险,高职院校应对筹资方向、筹资渠道、筹资规模、偿还来源、资金用途及效益、存在的风险等实施全面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