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农垦林业的

更新时间:2024-02-2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7501 浏览:80067

一、前言

黑龙江垦区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畜产品生产基地和食品加工基地.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黑龙江省农垦区农业产业模式落后,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黑龙江省森林资源丰富,是我国重点林区之一,发展农业和林业相结合的生产模式已经成为大势所趋.但是黑龙江省农垦林业发展相对落后,在经营管理体制、农垦林业可持续发展、生态体系构建的问题和林业科技创新上都存在着或大或小的问题.本文针对农垦林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做了相应的对策研究,使得黑龙江农垦林业能够生态、自然、可持续地发展下去.

二、研究区域概况及方法

(一)研究区域概况

黑龙江垦区分布于东经123°40′-134°40,北纬40°10′-50°20′之间,横跨小兴安岭山麓,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地区.北到黑龙江,东到乌苏里江,东南到兴凯湖与俄罗斯为界,西同内蒙古自治区相连,南与吉林省相邻.黑龙江垦区横跨全省11个地(市)56个县,土地总面积5.62万km2,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11.9%,其中耕地面积达226.9万hm2.

经过60余年的艰苦奋斗和开发建设,垦区已建成了我国规模最大、农业机械化程序最高的国有农场群,成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基地,牛奶及乳制品的加工基地.垦区领导机构―黑龙江省农垦总局设在哈尔滨市,下属宝泉岭、红兴隆、建三江、牡丹江、北安、九三、齐齐哈尔、绥化、哈尔滨9个分局.

(二)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文献综述、典型农场实地调查与综合归纳相结合的方法.在充分洞悉国内外农垦林业发展的最近动向,结合黑龙江省农垦林业发展现状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使农垦林业发展朝着自然、经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

三、研究结果及分析

(一)黑龙江农垦林业发展现状

2009年垦区森林资源的面积为1310万亩,森林覆盖率为16.2%,完成造林绿化面积2万hm2,其中国家重点造林工程1.03万hm2,栽植绿化树284.7万株,绿化公路100km.垦区兴办家庭林场11563个,实施森林经营管护6.8万hm2,经济林0.7万hm2,育苗0.16万hm2,食用菌达5143万袋,干品年产量2000t以上,中草药、山产品种植、养殖等均快速增长.林业执法得到加强,森防、病防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森林、湿地及野生动物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森林病虫害发生率控制在4.7‰以内.

(二)黑龙江农垦林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黑龙江农垦林业生态功能体系的问题

黑龙江省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2009年全国粮食总产量52850万t,黑龙省4225万t,占全国总产量的8%,2009年黑龙江省销往省外的商品粮达225亿kg,占全国省际调配商品粮总量的1/2.黑龙江林区的生态功能直接影响着国家的生态和粮食安全,林区人民担负着保护、管理和建设黑龙江农垦林业的责任,保护生态环境是黑龙江省的第一要务.

2.黑龙江农垦林业科技创新的问题

黑龙江省拥有东北林业大学、3个林业职业技术学校和12个林业科研所,拥有林业专业技术人员10余万人,其中高级职称700多人.但是林业科技机构设置及科技力量比较分散,再加上资金投资分散,导致科技人员待遇低下,科技水平相对落后.

3.黑龙江农垦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黑龙江省开展了几十年的高寒地区育种、制种、引种和森林培育研究工作,但由于以国有林业为主体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黑龙江省实际良种使用率不足20%,造成林木质量越来越差,林木资源量逐年减少.


4.黑龙江农垦林业经营管理体制的问题

黑龙江省林业各行其政,由于职责混淆,政府、企业、司法行政都不能正常发挥职能,林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致使企业经营不能自主,政府职能淡化,司法难以独立.林业管理体制的政企合一和林权制度的高度国有化对黑龙江省现代林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四、黑龙江省农垦林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一)农垦林业要推进生态林业建设,打造绿色农垦

生态林业是在现代林业的基础上,继承传统林业的精华,充分利用林业系统内物质和能量的转换来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实现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林业.从黑龙江农垦来看,一是要充分利用空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农林立体结构生态经济系统,包括各种树木种类之间空间领域及光照等的合理分配,巧妙搭配经济林的配置形式.二是要发展林下经营模式,提高物质能源利用率,使之向着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三是要多种立地模式的综合利用,包括自然森林、人工林、沼泽、农田等多种立地模式的协调发展,把黑龙江农垦建设成最适宜人类生存的绿色农垦.

1.加强垦区生态经济型林业建设

黑龙江省农垦林业应该始终将植树造林,进行生态林业体系建设放在首位,建立支撑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屏障”,走生态经济型林业发展之路.要抓好以三北防护林工程和“三绿工程”为重点的公益林建设,抓好以纸浆林和大径用材林为主的商品林基地建设;二要抓好以沙化、瘠薄和坡耕地为内容的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三要科学规划苗木生产,大力发展苗木产业,为造林绿化奠定基础.形成以重点苗圃为龙头,以民营圃为补充的育苗体系.加强重点苗圃建设,鼓励兴办民营苗圃.四要积极争取天保工程专项资金.对垦区处于江河沿岸和农林结合处的重点公益林要积极向国家和省争取,早日纳入天保工程和享受国家重点公益林补偿,以解决垦区护林、管林资金紧张的问题.

2.全面实施退耕还林工程

黑龙江垦区从2002年起将沙化、瘠薄耕地退耕纳入了国家退耕还林工程.2002-2006年完成国家退耕还林工程181.5万亩.解决了早期开垦的超坡耕地土层逐年变薄、肥力下降、水土流失、沙化加重的问题.垦区仍要保证退耕还林工程能够“退得下、稳得住、能致富、不反弹”的目标,强化质量管理,确保成林成材.

(二)依靠科技,建设林业可持续

科学养地用地.如推广土壤保护管理技术、土地利用和合理耕作技术,防止水污染管理技术,水土保持以及无公害栽培技术.科学施肥,降低化肥用量.积极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提倡有机肥和化肥配合施用,提高肥料的利用率.科学防治病虫,控制农药污染.

加快林业科技创新,加大林业科研投入.要建立研发经费长效投入机制,企业每年要从经营利润中按比例提取一定的资金,作为科研经费投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要加快新的抗性强的树木品种培育进度,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并积极与省内外、国内外科研单位在合作育种、新品种引进等方面加强联合,提高我省农垦林业核心竞争力;加快科研机构和人才队伍建设.

(三)深化垦区林业改革,创新林业经济发展模式

1.积极发展林下经济

根据垦区内不同区域林下经济种类、适生性等,可以着重发展以下几种林下经济模式.如林果资源立体培育模式,即在柞木林阳坡的稀疏林地、林缘、采伐带上以五味子、山葡萄、黑穗醋栗、草莓、山刺玫等为主;在半阴坡稀疏林地、林缘、林间空地等杂木林内以软枣猕猴桃为主,在硬阔叶的稀疏林地、林缘、林间空地以五味子、山葡萄、草莓等为主;在阳坡的稀疏林地、林缘的柞矮林内以山刺玫、草莓等为主,形成林果资源立体培育开发模式.

2.积极发展经济林

垦区经济林经过近几年的快速推进,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显著增长.垦区发展经济林必须依据资源优势,对现有宜林地,残破次生林、林间空地和沙化、瘠薄耕地进行有计划地营造农垦杏、友谊梨,123小苹果、沙棘、刺五加等经济林,逐步形成一定规模的经济林基地.

3.加快林副产品加工业的发展

林副产品加工是垦区发展林业产业的支柱和基础,发展林下养殖业、种植业和采集业必须以加工业的龙头为牵动,以基地联系千家万户.加工业是林业产业由基地走向市场的纽带,各个区域必须确定加工主导产品,带动基地规模化发展.垦区目前食用菌、山野菜的简单加工、包装已经形成,并推向市场,下一步应在食用菌品种多样的精深加工、山野菜综合产品开发、中草药初级加工、食用果保鲜加工及养殖业产品精深加工等5方面发展林副产品加工业,努力开拓垦区林产品市场,快速形成规模,打入省外、国外林产品市场,成为垦区特色经济的重要产业.

(四)加强林业管理队伍的建设

垦区林业建设能否得到又好又快发展,除了各级重视,加大投入外,还有很重要一点,就是要有一支懂业务、会管理、能够严格执法、具有较强战斗力的林业管理队伍,不断提高林业专业管理队伍素质和执法水平.首先要进行国家相关林业法律、法规和执法程序的培训.各级林业行政执法人员要熟练掌握相关法律和执法程序,加强政策、业务学习,坚持公平、公正、公开执法,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提高执法水平;其次是加强技术培训.新产业需要新技术,掌握和推广先进的林业技术,提高林业科技含量,实现林业快速、健康发展;最后要培养垦区林业改革创新意识,为垦区林业的发展注入不竭的思想动力.注重打造林业精品工程,以树立农垦形象.

(五)探索农垦林业多元化发展模式

乡村林业是以农村为对象,以农民为参与主体,通过采用农林复合经营等主要技术手段并参与森林经营管理各方面活动,旨在使乡村群众直接受益,并改善农民生活水平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社会的综合、协调与可持续发展.黑龙江省垦区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农林业相结合的天然优势,积极发展乡村林业,加快乡村林业的发展步伐.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林业科学院)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