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语文教学的简约之美

更新时间:2024-04-1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044 浏览:12997

当追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潮流,我们应思考如何使教学变得简约而不简单,以简洁、精炼的外在形式传达丰富的思想内涵.为此,教师要有强烈的“求简”意识,是努力用最简约的方法和手段,引领学生走近语文,让学生学得轻松、扎实.

一、优化目标,留住语文味儿

很多老师,面对一篇课文,往往无所适从,不知道要教什么东西,看看这段,好;看看那段,也好!于是从头到尾,蜻蜓点水地将课文过一遍,教学目标多而杂.其主要原因是没有把握文本的特点,确定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我在教学《祖父的园子》一文时,抓住三个目标进行教学,首先学好生字词,重视识字的兴趣和良好习惯的培养,倡导学生用不同方式识字,逐步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其次是指导学生自我阅读实践,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兴趣;第三理解并练写,围绕“祖父的园子该种些什么”展开教学,让学生与文本进行充分对话受到思想启迪的基础上进行习作,真正体现了学以致用.

在实施新课程标准的过程中,要完成语文任务,语文课必须把工具性与人文性紧密地结合起来,仍然需要有“语文味儿”.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净化课堂目标.我们说,简单教语文,首先要明确目标.教师要抓语文学习的大目标,在各个学段都不忘紧扣“识字”、“写字”、“阅读”、“习文”这四大块.语文课尽可能的把不是语文或不具有“语文味儿”甚至是语文但不是重点的东西清除出语文课堂,“删繁就简三秋树”,达到课堂目标最优化.当然,目标集中,并不意味着学习过程就一定单调.在教学预设时,教师要充分考虑每一个环节的多功能性,尽力做到“以一当十”,努力让每一个教学环节都显得精致玲珑.


二、精选问题,腾出空间给学生

课堂上的时间是有限的,一旦教师提问的时间多了,学生独立思考读书的时间必定减少.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非常强调个体的实践.教师要引导学生亲近文本,做文本的知音,就必须留出整块时间给学生.时间怎么留?当从减少提问开始.教师涉及课文内容的问题,在一堂课内,一般不要超过5-6个.教师要尽可能提紧扣教学主目标,让孩子们通过与文本的充分对话、自主感悟之后才能回答的问题.例如在上《鸟的天堂》这篇篇幅较长的课文时,我们可以先引导学生倾听清脆的鸣声,继而阅读课文,将鸟的形象转化为文字,再观赏百鸟图.然后讨论三个问题:“鸟的天堂”指的是什么?作者两次看到“鸟的天堂”的景象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说它“的确是鸟的天堂啊”?把声音、文字、图画三者结合在一起,学生通过反复的朗读讨论,对课文内容便有了深切的感悟和体验.你看,一阵鸟声、一幅画,三个问题,多么简洁,多么清晰,孩子们从从容容地读懂了课文,提升了阅读理解能力.

三、精简环节,突出教学重点

曾几何时,我们的课堂开始追求精致、滴水不漏的环节设计,环环相扣的教学环节,步步紧逼的教学引导,所有的教学都在教师的掌控之中,学生成了“如来手中的孙悟空”,而这种精致,使得教学成了流水线式的操作,只有按部就班,没有动态生成.例如教学《埃及金字塔》这篇课文的第一部分初读课文时,我是这样设计的:

1.检查预习,出示词语,开火车读,哪些字在书写的时候需要注意?齐读词语.

2.把词语送回课文,自由读课文第1、2两小节,用合适的方法理解词语,说说你了解了埃及金字塔的哪些信息?出示:埃及金字塔( ).

3.出示1、2节

生交流,师板书:位置、时间、外形、作用、气势.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第2、3两个教学环节的设计有重复.原本的设计意图:教学环节2,出示一句句式,是为了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概括第一、二节的课文内容.环节3是站在写作角度对第一、二节课文内容的整理.但是在这个训练中,学生从文中提炼的信息与第3环节老师板书的内容是一致的,也就造成了重复教学.

于是,我就将两个环节合并起来――当学生提炼信息概括课文内容时,我可以结合板书梳理同时作者写作思路,并在朗读中深入理解句子含义.这样的话,即精简了环节,又提高了教学效率.

例如有一位教师在《我盼春天的荠菜》一文的教学中,只安排了四个板块:第一板块:建构话题,整体感知;第二板块:走进冬天,感受严酷;第三板块:走进春天,体验幸福;第四板块,走近作者,感悟生命.整整80分钟没有多余的教学环节,从整体到部分再回归整体,由浅入深,层层推进.板块和板块之间的跨度非常大,每个板块都留足了充裕的时间.在实施的过程中,教师根据不同的学生以及学生的不同学习状况,随机调整,适时点化,让每一个版块都有可能成为动态生成的亮点.

四、精简手段,朴素而不失优雅

当下的语文课,尤其是公开课,成了现代教育媒体的大展台.声、光、电齐上,图、文、像兼备.似乎不用现代化的设备,该教师就落后,这节语文课就陈旧.于是乎,我们的语文课就成了大杂烩,语文老师也被人讥为“肥了别人的田”.

其实,学习语文,应当充分遵循本民族语言的特点和学习规律.形象性,是中国汉语的一大特点,让孩子们以形象的方式去掌握母语,应该是我们的母语学习的基本规律.适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确能帮助学生学习语文.但是把握不好尺度,现代教育技术反而会阻碍学生学习语文,过度使用,甚至会封杀学生的想象,让他们的思维不再灵动,想象的翅膀被无情地折断.让学生动起来,却看不见教师过多自我的痕迹,课堂行云流水都是学生的云与水,而不是教师自身的流水.这种朴素的美,是真正的美.

语文课堂是简约的,因为简约,学生才有了茁壮成长,伸展枝丫的空间,课堂也是丰盈的, 因为丰盈,学生才有了一课一得,日积月累的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