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口语交际中的礼仪

更新时间:2024-02-1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155 浏览:18432

摘 要:口语交际中的礼仪对人际交往和沟通起着决定的作用,口语交际中的礼仪着重包括“说话有分寸”“恰当地称呼他人、入乡问俗”“尊重对方”“自我介绍,沟通桥梁”“正确称呼,避免模糊”“恰当赞美,引发好感”几方面,着重从语言表达的自身实现口语交际的的得体.

关 键 词:口语交际;礼仪;礼貌

语言在人际交往中占据着最基本、最重要的位置.语言作为一种表达方式,能随着情感、时间、场合、对象的不同,而表达出各种各样的信息和丰富多彩的思想.口语交际中的说话礼仪对人际交往和沟通起着决定的作用.

一、说话有分寸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话不投机半句多”.口语交际中,有时一句话能使人愉悦,有时一句话也能使人懊恼.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分寸”.

把握好说话的分寸,要掌握“说”的时机,不能口无遮拦,信口开河.说话到位就是要恰到好处,掌握说话的分寸.要求我们口语表达时应当注意:尽量不要谈及自己或者他人的健康状况;不要涉及有争议性的话题,如宗教、政治、党派等而引起双方抬杠或对立僵持的状况;不要老是谈及金钱、地位,否则会令人觉得庸俗;不要和对方提起他所遭受的伤害,若是其主动提起,则需表现出同情并听他诉说,但不要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而追问不休.与刚刚遭受到不幸的人谈话,你最好是让他尽力抒发.但如果不幸的主角是你自己,则在谈公事时,应尽量不要插入自己不幸事件的话题.不要提起一些老生常谈或过时的主题.低级笑话在房间内说可能很有趣,但在大庭广众下说,则会让人感觉你没有品位.

掌握说话的分寸需要注意一些基本技巧:要注意深浅,把握好深与浅的分寸;要注意轻重,响鼓不用重槌敲;要注意曲直,醉翁之意不在酒;要注意明晦,劝君莫做独醒人;要注意褒贬;要学会沉默,此时无声胜有声.

掌握说话的分寸必须要注意说话的场合.不看场合,随心所欲,信口开河,想到什么说什么,这是“不会说话”的一种拙劣表现.人总是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的地点、一定的条件下生活的.在不同的场合,面对着不同人、不同事,从不同的目的出发,就应该说不同的话,用不同的方式说话,这样才能收到理想的言谈效果.

掌握说话分寸的技巧还应当注意随机应变.机敏是机智、敏捷,体现的是人们对问题的感受能力以及由此产生的变通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善于发现问题,思考相应的对策,而且还要随着谈话的变化不断调整应变策略.沉着冷静是掌握说话分寸的前提.

二、恰当地称呼他人

人际交流的第一项就是称呼他人.每个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对他人取得的业绩的认可,是人们最期望的,所以,每个人都比较看重自己业已取得的地位、获得的称号、荣膺的荣誉.注意称呼别人的官职、职称、名誉头衔等,就是对他人莫大的尊重.如:XXX既是主任,又承担着某一课程的教学,就应该称其为X主任.获得教授职称的老师,我们就要称呼他为“X教授”“X专家”,直呼其名仅适用于关系密切的人之间.你若与有头衔的人关系非同一般,直呼其名来得更亲切,但若是在公众和社交场合,你还是称呼他的头衔会更得体.在一个人同时具有行政和业务两方面的称谓时,则应该“就高不就低”.

三、入乡问俗,尊重对方

“入乡问俗,入国问禁”,“问”的目的是了解、熟悉,而了解、熟悉是为了沟通.一般情况,也许你会习惯性地问:“是潮汕人还是客家人?”但是,当你人在广东梅州时,就应该问:“您是客家人还是潮汕人?”这也是你对当地人的尊重.现代交往中,大家都明白一个常识“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狗肉”是朝鲜族的美食,而满族人把狗敬为神明;汉族人把“猪”和”蠢笨”划等号,回族却把猪作为“神灵”.民族有民族的差异,行业有行业的不同,站在不同的角度来表达,结果可能大不一样.这就告诉我们,语言既有民族性,也有职业性,尊重差异,才会使我们的语言交际更准确.

四、自我介绍,沟通桥梁

自我介绍,即将本人介绍给他人.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介绍是最常见的与他人认识、沟通、增进了解、建立联系的方式.在人际交往中如能正确地利用介绍,不仅可以扩大自己的交际范围,广交朋友,而且有助于自我展示、自我宣传,在交往中消除误会,减少麻烦.从礼仪上讲,作自我介绍时应注意下述问题:

(1)自我介绍的时机.在下面场合有必要进行适当的自我介绍.如:应试求学时;在交往中与不相识者相处时;有不相识者表现出对自己感兴趣时;有不相识者要求自己作自我介绍时.有求于人、而对方对自己不甚了解、或一无所知时;旅行途中,与他人不期而遇、并且有必要与之建立临时接触时;自我推荐、自我宣传时;如欲结识某些人或某个人、而又无人引见时,即可向对方自报家门,将自己介绍给对方.

(2)自我介绍的注意事项.首先,注意时机.要抓住时机,在适当的场合进行自我介绍.对方有空闲,而且情绪较好,又有兴趣时,这样就不会打扰对方.其次,讲究态度.态度一定要自然、友善、亲切、随和.应镇定自信、落落大方、彬彬有礼.既不能唯唯诺诺,又不能虚张声势,轻浮夸张.要表示自己渴望认识对方的真诚情感.任何人都以被他人重视为荣幸,如果你态度热忱,对方也会热忱.语气要自然,语速要正常,语音要清晰.再次,简洁明了.简洁可以给人干练的印象,罗嗦只会让人反感.如:“您好,我是李珊,很高兴认识您.”有时,也可对自己姓名的写法作些解释,如:“我叫陈健,耳东陈,健康的健.”在社交活动中,如希望新结识的对象记住自己,作进一步沟通与交往,自我介绍时除姓名、单位、职务外,还可提及与对方某些熟人的关系或与对方相同的兴趣爱好.如:“我叫XXX,是XX旅行社的业务主管,我和您一样也是个球迷.”又如:“我叫XXX,是XX酒店的销售主管,我们是校友.”

五、正确称呼,避免模糊

称呼他人为一门极为重要的事情,若称呼的不妥当则很容易让他人产生立即的反感,甚至嫉恨在心久久无法释怀.对于自己已经认识的人多以Mr.Ms.或Mrs.等加在姓氏之前称呼,如Mr.Chang,Ms.Tsing,Mrs.Huang等,千万不可以用名代姓.例如说美国国父乔治华盛顿,人们一定称之为华盛顿总统、华盛顿先生,因为这是他的姓,如果称他为乔治先生,保证震惊全场,因为只有以前的黑奴才会如此称呼主人的,此点国人都常常弄不清楚,所以也让别人惊异连连.

正确的称呼,其一,是要合乎常规,其二,是要照顾被称呼者的个人习惯,其三,是要入乡随俗.在日常生活中,称呼应当亲切、自然、准确、合理,不可肆意为之,大而化之.在工作岗位上,人们彼此之间的称呼是有其特殊性的.它的总的要求,是要庄重、正式、规范.在工作中,以交往对象的职务相称,以示身份有别、敬意有加,这是一种最常见的称呼方法.在政务交往中,常见的称呼除“先生”“小姐”“女士”外,还有两种方法,一是称其职务,二是对地位较高者称“阁下”.

六、恰当赞美,引发好感

由衷地赞美,是人生中最令对方温暖却最不令自己破费的礼物.当然,它的价值也是难以估计的.当你用心观察到对方的优点,并且发自真心地表达赞美,友善的关系便在一言一语中逐渐建立、累积.赞美别人,有助于发扬被赞美者的美德和推动彼此友谊健康地发展,还可以消除人际间的龃龉和怨恨.赞美是一件好事,但绝不是一件易事.赞美别人时如不审时度势,不掌握一定的赞美技巧,即使你是真诚的,也会变好事为坏事.所以,开口前一定要掌握以下技巧:

第一,因人而异.人的素质有高低之分,年龄有长幼之别,因人而异,突出个性,有特点的赞美比一般化的赞美能收到更好的效果.老年人总希望别人不忘记他“想当年”的业绩与雄风,同其交谈时,可多称赞他引为自豪的过去;对年轻人不妨语气稍为夸张地赞扬他的创造才能和开拓精神,并举出几点实例证明他的确能够前程似锦;对于经商的人,可称赞他头脑灵活,生财有道;对于有地位的干部,可称赞他为国为民,廉洁清正;对于知识分子,可称赞他知识渊博、宁静淡泊,等等,当然这一切要依据事实,切不可虚夸.

第二,情真意切.虽然人都喜欢听赞美的话,但并非任何赞美都能使对方高兴.赞美,必须发自真诚的内在,并且有事实的根据,才能感动人.否则,很容易流于肤浅,变成阿谀谄媚,不仅会让对方感到莫名其妙,更会觉得你油嘴滑舌、诡诈虚伪,效果适得其反.


责任编辑赖俊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