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马克思主义农村思想政治教育

更新时间:2024-04-0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8905 浏览:33522

作者简介:刘华初,哲学博士,海南师范大学教授.

摘 要:在我国当前农村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思想指导,要在农村进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扬弃我国传统道德教育,结合传统文化中的优良德育资源,还要注意组织领导的加强、方式方法的多样化,注意新生代农民工的新特点,创造性地探索我国当前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在农村、农民中实现的有效途径.

关 键 词:马克思主义;农村;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大众化

在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下推进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广大农村和农民群众中普及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大众化的过程中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指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由抽象到具体、由深奥到通俗、由被少数人理解掌握到被广大群众理解掌握的过程,它既是普及化、通俗化和民族化的过程,同时也是与大众相结合,并在内容和形式上进行创新和发展的过程,两者具有相当的融合性,对于我国当前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来说,是一体之两面,因为,我国农民仍然是社会的最重要的一个主体组成,文化素质相对来说比较低下,而且也是最需要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群体.因此,更好地发挥马克思主义对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的现实指导作用,就必须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大众化的过程中实施思想政治教育.

一、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在当代中国推进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首先必须明确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的基础性地位,我们不仅在指导思想上明确这一点,还要在理论创新上坚持这个根本不动摇,在实践中贯彻、发展和丰富马克思主义,一句话,就是继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我们知道,马克思主义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理论体系,而是一个开放的具有现实活力的思想;我国当前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仍然离不开这个思想宝库.社会转型、各种腐败和不良社会现象让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地遭受到一些挑战,社会上也出现了一些所谓“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社会主义失败论”、“共产主义渺茫论”等杂乱的声音,在这个改革开放的关键时候,我们尤其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指导地位,这是符合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也是中华民族复兴的根本利益所在.


对于我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和实践来说,当前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实践过程中的基本路径.因为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农业农村相对落后的经济和文化状况,决定了在我国广大农村和占人口一半的农村人口中实践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就必须采取大众化的形式.而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开始就是与中国具体的革命实践结合在一起的,特别是以同志为首的老一辈革命家的革命实践基地都是在农村,他们的理论创新和思想发源地也都是在农村,是在以农民为革命主体的实践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譬如,作为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著作,的《矛盾论》和《实践论》就是在延安时期批判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思想、本本主义思想和脱离中国革命实际空谈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上写成的,而且特别是针对广大人民群众而写的.曾经指出,“我们历史上的马克思主义有很多种,有香的马克思主义,有臭的马克思主义,有活的马克思主义,有死的马克思主义,把这些马克思主义堆在一起就多得很.我们所要的是香的马克思主义,不是臭的马克思主义,要活的马克思主义,不是死的马克思主义”①.所谓活的、香的马克思主义就是指能够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并成为他们头脑中真正的思想武器的马克思主义,也就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而不是生硬照搬他国的、书本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如果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需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革命实际相结合,那么,在中国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就是要在和广大的工人、农民相结合,因为他们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要思想载体.所以说,在农村和农民中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也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者是一体两面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也是马克思主义本身发展的内在要求.因为,马克思主义是在和无产阶级革命群众的社会运动中产生出来的,自始至终是和广大人民群众结合在一起的,是指导劳苦大众实现自身解放、实现全人类解放的思想指导.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掌握始终是马克思主义变成能动性的革命力量的基础,因为,任何科学的革命力量要发挥作用,要转变成为现实的指导思想,就必须被大众所接受和掌握,如此才能转化成为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马克思曾经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的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②.也充分地认识到这个真理,在中国革命的实践过程中不能生搬硬套“书斋里的学问”,“纯粹的哲学思辩”不是活的马克思主义,要正确指导中国革命就必须从实际出发,灵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把它变成中国革命的思想武器.改革开放总设计师同志也十分重视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教育,他说,“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长篇的东西是少数搞专业的人读的,群众怎么读?要求读大本子,那是形式主义”③.中国革命和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实践证明,把马克思主义与人民大众结合起来,就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是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唯一现实道路,也是我们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有效途径.

当前农村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在于“获得公众的认同”,让广大农民朋友自觉地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正当性,从而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如葛兰西所说,文化领导权的核心是公众认同,一个获得了领导权的阶级是一个经过政治和思想意识斗争同其他阶级和社会力量建立起联盟的阶级,并在这个联盟中受到其他阶级的欣然同意.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获得人民大众的认同,如此才能凝聚民心,对党和政府给予充分的信任,对国家的归属感也更强烈,这反过来也会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及其大众化的顺利进行.二、当前我国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由于我国农村独特的现实状况,在农村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要继续发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髓——实事求是的精神,积极创造有效的条件和方法,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的优良品质,在有利于改革开放和农村建设、农民社会生活的根本利益基础上,坚持不懈地贯彻以马克思主义指导的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要创造性地探索我国当前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在农村、农民中实现的具体路径,这是建设和谐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在要求.由于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差异性很大,当前农民流动性也很大,各种思想观念混杂,从经济、文化到社会组织方方面面的发展情况各不相同,这要求我们在具体的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注意如下几点:

首先,在思想观念上,针对当前农村各种思想观念混杂的特点,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一元化.改革开放之前,农民的思想观念相差并不大,但是改革开放之后,随着贫富分化、人口迁移流动等等,导致农民阶层的分化,进而导致他们社会价值观念也发生了明显的差异化,不同的经济状况、文化背景、社会地位,农民的价值观也不同.这对于实现相对具有统一性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来说是个严峻挑战.我们既要承认农村思想观念多样化的客观现实,也要像同志告诉我们的那样,“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④

其次,在组织形式上,要充分发挥以农村基层干部为核心的组织力量的作用.基层党组织应该最了解村情民情,曾经指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对于各地不同的农村情况,农村基层干部是最有发言权的,所以,只有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要他们充分认识到我国新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时代任务中的重要性,他们才会发挥自主性和能动性.从本质上来说,思想政治教育也与农村干部的日常工作是一致的,都是建立在为农村、农民利益的基础上,农村干部也要为城镇化发展着想,组织集体活动凝聚分散的农民社会结构,即使对于这些思想政治教育对思想统一性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而且顺利贯彻党和国家的政策法规也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所以不能因为日常农务或经济活动而荒废之.有效的途径是,把农村干部的培养和加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建设结合起来,还要充分利用大学毕业生这个高文化的社会群体,因为他们具备基本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农村是一个大有前途的地方,是他们能够发挥知识才干的地方,这一点我们可能做得还不够,还有很大的开拓空间.

再次,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上要多样化,要因地制宜,因人制宜.考虑到农民的文化程度和接受教育的现有情况,有针对性地设计思想教育方法,改进教育和宣传的技巧,要以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在通俗化的形式中体现马克思主义深刻的道理.譬如,采取通俗易懂的宣传方式,结合农民的现实生活实际,尊重少数民族的传统风俗习惯,根据边远山区的复杂地理条件等等灵活设置思想教育的形式.这其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农村干部的教育,要以尊重农业生产、农民的思想和行动规律,以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优先的农村,这也是我党光荣的群众路线的优良传统.当然,对于一些封建残余陋俗,要通过正确的有效的方法进行引导,总之,行之有效的方法能够让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达到教育和团结广大农民的目的,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思想支持.

新生代农民工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是我国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积极推进城镇化的重要内容.国务院研究室2006年发布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表明,我国年轻一代的农民工已经是农民工的主体部分,其中年龄在16-30岁的占到了61%.2010年曾经轰动一时的“富士康连环事件”的主角均为80、90后新生代农民工,以23岁左右居多,均为普通生产一线员工.这次事件充分暴露了当前我国新生一代农民工面临的思想问题的严峻现状.要平稳地推进我国新农村建设和城市化进程,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必须高度重视包括新生代农民工在内的农村、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有效解决他们的思想问题,首先必须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进而分析问题的症结所在.首先是了解他们作为一个社会群体的基本特点,总体来说,他们比以前的农民工更熟悉城市生活,对农村和农村生活方式认同度低,对丰富多彩的城市生活更向往;没有“物质匮乏”的人生经历,追求自由个性和多样化的娱乐生活;享受着先进的科技成果和丰富的城市文化,比如手机、网络、流行音乐等新潮的娱乐形式;文化程度相对来说比较高,大多数人都接受了中等教育,而且思想活跃.了解了这些实际情况然后才能“对症下药”,通过加强新生代农民工的思想引导,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也要强化基层组织的怎么写作机制,譬如开展婚姻健康、心理咨询、法制教育等等一些基本的公民教育,通过基层单位的怎么写作和管理,正确引导他们树立良好的城市道德观和社会法制观,增强他们对城市工作和现代生活的适应能力.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创造性地建构“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环境和氛围,让他们重新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增强对社会的归属感,把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建设成为真正和谐、幸福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注解:

①《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331-332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9页.

③《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82页.

④:《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3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