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就业能力的途径

更新时间:2024-03-1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889 浏览:18218

[摘 要]当前,在大学生就业形势非常严峻的情况下,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是造成就业难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就显得非常紧迫.提高综合素质,提升就业竞争力可有效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

[关 键 词]大学生综合素质就业能力途径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愈来愈高.目前,企业的用人标准已经从简单的专业对口提升到了人才综合素质的层面,这反映了社会对高等教育的新呼声和新需要.如何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鉴于当下严重的就业压力,就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方面进行分析和阐述,从而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措施希望对现实有所帮助.

一、大学生综合素质存在的弊端和就业能力现状


(一)大学生综合素质存在的弊端

1.较弱的集体意识和人际关系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在校大学生多是80后,甚至90后中也有相当一部分中迈入了大学校园,这部分学生中独生子女占大多数.由于在生活习惯、家庭教育和文化背景上存在一定差异使学生具有了较强的自我保护意识,而集体主义观念、团结合作的意识则较弱.学生在参与集体活动时表现出了较差的团结协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这些能力的缺失则反映出他们社会适应能力不强,这势必会影响他们今后在工作岗位上的独立工作能力.

2.有教严重的功利导向.高校是社会构成的重要一部分,作为具有“社会人”属性的大学生,思想和行为也受到市场经济较大的影响.一些错误的思想和腐朽的生活方式透过各种渠道渗透到大学生日常生活当中,使学生在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等方面显现出目光短浅和很强的功利功利性.学习上只关心考试成绩,而不重视知识的实际运用;部分学生政治观念模糊,没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趋于实用主义,重功利讲实惠.

3.身体、心理上的问题.目前部分大学生通常会用孤立极端的观点去看问题,对遇到的问题不能正确对待,缺乏正确的思维方式.考虑问题一般只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很少能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和解决.在日常学习中动力不足,缺乏恒心;在日常生活上缺乏奉献精神,没有奉献意识;缺乏自理、自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

目前,对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状况的普遍看法是:男生整体高于女生,并且这种趋势随年级的升高而越发得明显;城乡学生就业能力总体上无显著差异,但在能力维度上差异显著.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用人单位,还是社会人士对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评估分数都低于学生自我的评估值,尤其是在社会适应能力和自主能力这两方面.“我们不是找最优秀的,而是找最合适的,我们要的是人品好、有上进心、踏实的中上等年轻人”,这几乎成为知名企业招聘大学生的共同看法.

一是职业核心能力较差.职业核心能力是人们职业生涯中除岗位专业能力之外的基本能力,它适用于各种职业,能适应岗位不断变换,是伴随人终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1998年,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国家技能振兴战略》中把职业核心能力分为8项,包括自我学习能力、信息处理能力、数字应用能力、与人交流能力、与人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创新革新能力、外语应用能力等.其中前三者属于方法能力,后几者属于社会能力.社会能力是经历和构建社会关系、感受和理解他人的奉献与冲突,并负责任地与他人相处的能力.社会能力既是基本生存能力,又是基本发展能力,它是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特别是一个开放的社会生活中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我们需要有一批为国家富强把职业当事业的干劲足、悟性强的年轻人,而不是单纯求职的人.”是用人企业挑选大学生的一个重要标准.在这一方面,近几年一些大学毕业生缺乏对岗位的热爱与理解;对自己评价过高,不能领悟别人的精彩之处;合作意识欠缺,思想素质和心理素质有待提高.

二是专业技能不足.大学生经过严格的专业训练,应能够全面系统地掌握本学科、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够运用它指导实践的能力就是专业技能,包括实践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能力等.专业技能是大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用人单位挑选大学生的关键标准.

现实中,一些大学毕业生并没有掌握相应的专业技能,在就业过程中遭遇困难就不可避免了.

三是综合素质有待提高.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准确定位能力、抓住机遇的能力、表达能力、自我决策能力、自我推销能力、自我保护能力等,是决定大学生能否实现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结合、达到人职匹配的重要因素.但是,不少大学生缺乏这样的能力,如在应聘时,一些大学生没有掌握相应的应聘技巧与策略,缺乏谈话策略和技巧、对薪水期望的表达方式以及社会关系和社会资本的恰当运用等.

二、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措施

1.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培养,注重品德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讲,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道德素养是人才培养工作的首要任务.人的思想道德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其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发挥的程度和怎么写作指向.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教育方式并不局限于理论课,在学生教育管理中教育内容和形式涉及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比较直接相关的有学生成绩管理行为管理的各项制度及管理水平,政治思想教育、德育课、礼仪教育、各种文体活动、义务劳动、社会实践活动以及专业教育中到企业进行的各种实训、实习等,这些方式对思想道德素养的提高都大有裨益.

2.重点培养核心竞争力.社会尤其是企业在用人时需要有人才的核心竞争力,企业一般对应聘者的专业背景并不严格要求.有些企业招聘人才的第一关是笔试主要测试学生的综合素质,笔试题中没有任何关于计算机知识的内容,而是看重应聘者是否具有一定的潜能,是不是一块可造之材.在实际工作中,只要你有兴趣和潜力,单位就会给你机会.人力资源部门都有明确的人才素质模式,它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知识,二是经验,三是能力.知识包括专业理论知识和商务知识等;经验包括本专业领域的实际经验、领导经验等;能力则包括以下四方面:一是推动能力,二是专注能力,三是影响能力,四是实干能力.

3.加强创新意识的教育培养.《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加强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教师必须明确教会学生如何创新是最重要的职责,统领“传道、授业、解惑”的全过程.第二,要改变过去整齐划一的弊端,采取灵活多样的办学模式,因材施教,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树立学生的创新意识.第三,要从创造型人才素质结构出发,优化课程结构体系,加厚加宽基础课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第四,要改革传统的考试命题和考试方法,引导学生增强思想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第五,加强科研与教学之间的结合.用科研成果指导和推进课程改革,使之在科学实践中增长知识,提高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创新型人才还必须加强人文社会科学教育.人文社会科学素质作为人才的基本素质,也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4.加强沟通交往能力,协作意识的培养.大学生仅凭出色的专业技能和深厚的知识储备还不足以在求职场上争得先机,还需要良好的与人沟通能力.通过交流和表现将自己的优势转化为胜势,进而缔造成功的个人事业,而缺乏与人有效沟通的技巧可能会限制事业机会和发展.沟通能力是一种能证明自己和让对方发现你才能的能力,它包含了一个人从衣着打扮、言谈举止到处事和应变等各方面行为的能力.一个具有沟通能力的人,可以将自己所拥有的专业知识及专业能力进行充分的发挥,并能迅速地给对方留下“可信”的印象.人的沟通交往能力和团队意识也是可以后天培养的,让学生经常自发组织一些集体性的文体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包括一些社会实践和勤工助学活动都是培养这方面能力非常有效的方法,同时也是学生历练和积累社会经验的有效途径.

5.加强实践技能培养.注重专业学习和专业实习.专业强,基础厚,理论深,技能精,是每个用人单位渴望的人才标准.作为大学生进行能力锻炼、施展个人才华的重要舞台,社团活动和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在引导学生走向社会,培养学生的兴趣、技能和才能,充当学生与社会交往渠道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因此,在不影响专业学习和专业实习的基础上,大胆地走向社会、参与包括在内的校外活动是大学生提升自身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