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途径

更新时间:2024-02-2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303 浏览:13680

[提要] 随着高校大规模的扩招,在校大学生人数急剧增加,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本文分析大学生就业率低的主要原因,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主要经验,并提出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做法.

关 键 词:大学生;就业能力;途径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6月4日

一、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分析

近几年,随着高校扩招,在校生数量迅猛增长,但是就业岗位并未实现同比增长,迅猛的毕业生群体给就业市场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在这样的格局中,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日益凸现,并日益成为被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高校大学生就业率低、就业难是当前的一个社会问题,而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就业结构问题,即一方面成千上万的企业在寻找优秀的人才,很难找到真正胜任工作的人才,招聘的成本相当高;另一方面却有大量大学毕业生就业不理想或无法就业,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高校教育质量、企业用人机制、国家就业环境和就业机制建设等方面的原因外,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大学生就业能力太低,表现为:1、不能将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2、不能有效地向用人单位展示自己的才华;3、自身专业基础知识不足,专业素质不强;4、专业心理素质差,心理承受力较弱,在就业中承受困难和挫折的耐挫性较差;5、不了解自己能干什么,想干什么,对自己的职业兴趣、职业潜能不了解、对自己的职业价值观定位不准确,不知道自己拥有什么竞争优势可以让合适的单位选择自己.在我国,学校对大学生就业所需要的观念、知识、方法和专业技能等方面缺乏培养.大学生社会经验相对不足,对职业的认识和理解也有偏颇,这就使得大学生从就业准备到职业选择都有许多困惑和不解.因此,研究如何帮助大学生提高就业能力,就显得至关重要.

二、大学生就业能力组合

就业能力这一概念内涵丰富,通过对顺利就业和获得职业成功的大学毕业生的调查研究,归纳出就业能力包含以下三个层次的内容:学习能力、实践能力、职业能力.

第一个层次是学习能力.首先,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明白“今天的学习是为了明天的发展”的道理,增强学习动力,自觉把学习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其次,根据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发展自己的一技之长.

第二个层次是实践动手能力.从高校方面来讲,高校首先要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提高实验课、实习课、设计课、研讨课等实践课程的地位,把课堂教学、生产实习、社会实践、社会调研以及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强化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的培养,实现从科学知识型向科学知识实用技能型的转化.

第三层次是职业能力.它是指个体胜任某种特定职业的程度.要提高职业能力首先要树立职业意识,大学生在校期间就应该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兴趣爱好对自己未来的职业选择有一个初步的定位,并主动去了解该行业的知识、从事职业所应具备的素质,并以此来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努力寻找机会去相关企业进行实践,不断加深对该职业的理解.此外,高校应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需要,改革现有的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并注重素质训练和能力培养,为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做法

在大学生就业活动中,就业的主体是广大的高校应届毕业生,解决就业问题的关键是大学生自己.基于以上分析,结合我国大学生就业能力较差的几个方面,从大学生自身努力的角度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做法如下:

(一)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大学作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第一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要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大学生一旦确定自己的理想职业,就会依据职业目标规划自己的学习和实践,并为获得理想的职业积极准备相关事宜.

2、正确进行自我分析和职业分析.自我分析即通过科学认知的方法和手段,对自己的兴趣、气质、性格和能力等进行全面分析,认识自己的优势与特长、劣势与不足.职业分析是指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充分考虑职业的区域性、行业性和岗位性等特性.

3、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要根据职业和社会发展的具体要求,将已有知识科学地重组合,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最大限度地发挥知识的整体效能.

4、培养职业需要的能力.除了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外,还需具备从事本行业岗位的基本能力和专业能力.大学生只有将合理的知识结构和适用社会需要的各种能力统一起来,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二)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学校和社会是有差距的,其运行规则和社会的运行规则有很大不同.这种环境的隔离,往往使得“塔”里的大学生对社会的看法趋于简单化、片面化和理想化.一些企业对应届毕业生表示出冷淡,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刚毕业的大学生缺乏工作经历与生活经验,角色转换慢,适应过程长.他们在挑选和录用大学毕业生时,同等条件下,往往优先考虑那些参加过社会实践,具有一定组织管理能力的毕业生.这就需要大学生在就业前就注重培养自身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能力.

(三)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大学生不仅承担着建设祖国的重任,更是社会的中流砥柱,他们的素质体现着一个社会综合素质的高低.而当代大学生在求学期间,只注重专业知识、忽视心理素质的情况,使一些人在面对困惑或逆境时,总是表现出一脸的茫然,影响到自己的择业.尤其在求职过程中,有些学生一旦遭遇失败,便一蹶不振,这也是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之一.因此,大学生在求学过程中应注意提高心理素质,尤其是在日常生活中锻炼自己坚忍不拔的性格;在求职中,充分了解就业信息,沉着、冷静应对所遇到的困难,用积极的心态扫除成功路上的障碍,直到达到胜利的彼岸.

(四)正确的择业心态

1、要积极、主动寻求就业,而不能被动地“等、靠、要”.很多毕业生把希望寄托在社会关系资源上,出现了求职“全家总动员”的现象;一些毕业生则企求依靠学校解决就业问题.事实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已经实现用工制度的双向选择,大学生主动“推销”自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实现就业的途径,因为能否胜任工作还是要靠自己的能力说话.

2、要破除传统的就业观念,实现多元化就业.大学生在择业时往往承受着来自社会和家庭中传统观念和传统心理的压力,仍然把留在大城市、端上“铁饭碗”作为首要选择,也有不少大学生倾向于选择外企、合资企业等薪酬较高的职业,但很少有人选择西部和基层,这就使就业成了“独木桥”.其实,很多岗位还是非常需要的,只要大学生能转变观念面对现实,就不难找到能够发挥自己特长的工作.

3、避免盲目追求,正确认识自我.我国的高等教育正处于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的过渡期,一些当代大学生缺乏应有的危机意识,“眼高手低”,盲目追求就业中的高层次、高薪酬,在择业类型和择业区域上出现“扎堆”现象,造成了供求脱节,这也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之一.

主要参考文献:

[1]任江林.关于提高大学生能力的几点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5.6.

[2]杨邦勇.当代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研究[J].就业工作研究,2007.14.

[3]黄玮.浅议高校就业现状及对策分析[J].科技经济市场,20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