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287例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合理性

更新时间:2024-01-2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5828 浏览:112268

【摘 要 】 目的 了解本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情况, 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调取2013年1月1日~2013年8月31日本院住院期间所有行Ⅰ类切口手术的患者病历, 排除术前已存在感染并已开始应用抗菌药物的患者, 对纳入病例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评价、分析.结果 287例患者中, 122例预防性使用了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使用率42.5%.单一用药122例(占100%);术前0.5~2 h给药93例(占76.23%);术后1~2 d停药者101例(占82.79%).结论 本院还未达到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比例不得超过30%这一指标, 存在预防用药指征把握不严、抗菌药物选择不合理现象, 需加强抗菌药物管理.

【关 键 词 】 抗菌药物;合理用药;Ⅰ类切口

感染是最常见的手术后并发症, 正确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有利于减少手术部位感染.Ⅰ类手术切口为清洁手术, 一般不需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 仅在手术范围大、时间长(>2 h)或失血量大(>1500 ml)异物植入、高危人群等感染机会大或手术涉及重要脏器、一旦发生感染将造成严重后果者才考虑使用.为了了解丹阳市第二人民医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情况, 调取2013年1月1日~2013年8月31日本院住院期间所有行Ⅰ类切口手术的患者病历287份, 对其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 为医院进一步规范管理提供数据基础.

1.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调取本院2013年1月1日~2013年8月31日本院住院期间所有行Ⅰ类切口手术的患者病历287份.排除术前已存在感染并已开始应用抗菌药物的患者.

1. 2 方法 按自制统计表格(包括病历号、年龄、性别、主要诊断、使用药物、单次给药剂量、给药途径、用药起止时间)进行统计、分析.

1. 3 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评价依据 参照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1]和《卫生部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办医政发 [2009] 38号)(简称38号文件)的规定对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进行评价.

2.结果

2. 1 一般情况 调取的287例患者中, 年龄最小16岁, 最大74岁, 住院时间最短为1d, 最长为31d.

2. 2 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2. 2. 1 抗菌药物使用率与使用种类 287例手术患者中, 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为42.5%.使用的抗菌药物主要为头孢菌素类, 其中使用最多的为头孢呋辛, 其次为头孢西丁和头孢硫脒.具体数据见表1.

2. 2. 2 抗菌药物使用时间 287例患者中, 抗菌药物给药时间选择在术前0.5~2 h的共93例, 占76.23%;术后给药16例, 占13.11%;在切皮前<0.5 h给药13例, 占10.66%.手术持续时间0.5~7 h, 其中1例持续时间>3h, 未追加使用抗菌药物.在术后48 h内停药的共101例, 占82.79%, 48 h后停药的21例, 占17.21%, 具体数据见表2.

3.讨论

3. 1 预防性用药指征 Ⅰ类切口手术按照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规定, 原则上不需预防用药, 仅在手术时间长、手术范围大、有异物植入、有感染高危因素时才考虑使用, 本次调查中287例患者中有122例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42.5%, 存在预防性用药指征把握不严的问题.

3. 2 抗菌药物的选择及用量 Ⅰ类切口手术主要感染病原菌是葡萄球菌(金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一般首选第1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唑林、头孢拉定作为预防性用药.第三代头孢菌素主要针对革兰阴性菌, 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可引起菌群失调, 引起二重感染.由表1可见, 本院122例用药中有78例选用了第一、二代头孢菌素, 但仅有5例能严格按照“38号文件”的要求应用头孢唑林.其中37例选用头孢西丁, 虽然头孢西丁的抗菌谱类似于第二代头孢菌素, 但青霉素类对各种厌氧菌有较强的作用, 过度应用易引起菌群失调, 故清洁手术预防时不宜选用.2例选用了氨曲南是因为β-内酰胺类试验阳性.


122例用药患者中, 41例给予大于“38号文件”推荐的药物单次应用剂量, 或在术后加大给药剂量, 均为不规范用药的习惯.

3. 3 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给药时机与疗程 给药时间在围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中非常关键, 应于切开皮肤前0.5~2 h或麻醉诱导时开始给药, 以保证在发生细菌污染之前血清及组织中的药物已达到有效浓度[2], 若过早给药, 体内药物浓度已下降甚至消除, 达不到预防的目的.而术后使用, 则可能超过细菌发生污染的时间而无法发挥作用.122例用药病例中, 93例为术前0.5~2 h给药, 给药时间掌握较好.

第一、二代头孢菌素血浆半衰期短, 为确保抗菌药物在整个手术过程中发挥作用.对于手术时间>3h或失血量>1500 ml的手术, 应补充一个剂量, 必要时还可用第3次.287例患者中有1例手术时间为7h, 术中应追加1剂, 但没有追加.

一般应短程预防用药, 择期手术结束后不必再用.若患者有明显感染高危因素, 或应用人工植入物时, 可再用一次或数次至24 h, 特殊情况可延长至48 h.在本次调查中, 由表2可见, 101例(82.79%)患者术后1~2 d停药, 术后用药时间掌握较好, 但有2例患者用药时间超过7 d,最长的甚至达13 d.有临床研究表明, 术后延长抗菌药物应用时间不但不能减少感染发生的机会, 反而有可能增加医院感染的发生几率[3, 4].

3. 4 预防性联合用药 有明确的指征才能联合使用抗菌药物, 清洁手术没有抗菌药物联合使用的指征[5].在本次调查中, 本院122例用药中均为一联用药, 符合预防性用药使用原则.

综上所述, 本院还未达到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比例不得超过30%这一指标, 存在预防用药指征把握不严、抗菌药物选择不合理现象, 应加强合理用药, 降低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比例, 提高24 h内停用抗菌药物比例.要解决这些问题要全面贯彻落实《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38号文件”, 加强全体医务人员在抗菌药物知识、政策、法律、法规的落实, 让医师真正认识到不合理用药的原因和危害, 并充分发挥临床药师的作用, 做到多部门协调, 才能真正保证患者合理用药, 促进抗菌药物在临床使用的安全、有效和经济.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