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粹主义的文学世界

更新时间:2024-03-1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066 浏览:19129

纳粹主义的一个重要特性在于:它没有自己的思想体系.这导致我们几乎无法完成一部由纳粹思想家排列而成的纳粹思想史.这一情形对文学也不例外――如果以“纳粹文学家”为标签,估计也无法写出一部“纯粹的”纳粹文学史.

尽管如此,它并不妨碍我们对纳粹主义的文学状况进行扫描,正如对纳粹思想的叙事一样:没有自己的思想体系,却有着深刻的思想根源,它有所宗,有所本,有所依据.更何况,作为一种情绪表达和宣传手段,文学形式要比思想构建来得直接、通俗,也更容易打动人,因而也容易流布.英国学者JM里奇,经过多年研究,为读者奉献了一部《纳粹德国文学史》(孟军译,文汇出版社,2006年版),较为全面地描述了纳粹德国的文学状况.这里根据该著提供的部分材料,重新编制一幅纳粹主义的文学图谱.

纳粹主义文学的思想根源

长期以来,令德国人萦绕于怀的一个问题是:祖国在哪里?

纳粹德国又称第三帝国.第一帝国指神圣罗马帝国,公元十世纪由奥托一世建立.神圣罗马帝国号称“帝国”,却徒有虚名,长期的战乱使德国支离破碎,有数百个大大小小邦国和上千个骑士领地.第一帝国从不具备统一德国的力量,但它却是维系德国人感情的纽带.1806年拿破仑入侵,宣布取缔神圣罗马帝国.拿破仑的举动激发了德国人的国家意识和民族意识,著名哲学家费希特为此于1807年12月13日到次年3月20日在柏林科学院圆形大厅连续发表14次演讲,有力推动了德意志国家主义和民族主义思潮.

1871年,德国在俾斯麦领导下由普鲁士霍亨索伦王朝获得统一,它被称为第二帝国.德国的统一,使德国人的国家主义和民族主义意识急剧膨胀,“国家”成为德国人的全民狂欢,在扩张野心的强烈刺激下,1914年发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果于1918年战败,第二帝国解体.

尽管德国成为战败国,但国家主义和民族主义已成燎原之火,德国人从统一中寻找到了雅利安民族的存在依据,诗人恩斯特莫里兹阿恩德特说:“有人说德语的地方就属于德国.”这种民族意识和空间意识很快被纳粹党吸收,并诠释为雅利安人的种族优越性和对生存空间的扩张,它构成纳粹主义文学的本质特征:血与土.

纳粹主义文学形态和思想形态高度一致,是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极端表现,由民族主义、国家主义和普鲁士社会主义三大思潮构成.民族主义所宣示的种族意识认定日耳曼民族是优等民族,其余都是劣等民族,犹太人更属于要被灭绝的种族.国家主义则宣扬国家至上,每个个体都要竭诚臣服于国家,为了日耳曼民族的生存,德国必须拥有广阔的生存空间,以致不惜付出血的代价,“血与土”成为德意志民族特性之一.普鲁士社会主义亦是独特的德国思想形态,它既反对大资产阶级也反对共产主义,后者比前者显得更为恐怖.

这三种思潮在纳粹主义文学中相互交织、反复出现,构成了纳粹主义文学的主要表现内容.

纳粹主义文化观由健康的、种族的、英雄和直觉构成,同时还强调作品“血肉丰满”,抽象的现代派艺术体现了知识分子的怀疑、讽刺和堕落,属于病态和扭曲的.纳粹主义竭力推崇一种比共产主义更加“高级”的文学理想:以一个同心同德的民族共同体来代替阶级关系,这种和谐的社会理想,只有在同宗同族的日耳曼人之间才会成为现实,只有在田园风光中才能得以体现.

具有纳粹主义思想的作家群体在思想上与纳粹党保持了高度一致性,但并非所有人都拥有纳粹党的组织身份,也不是所有人都心甘情愿地臣服纳粹政权,不能将这些作家一律视为纳粹党徒,他们与纳粹主义的契合,是德意志意识形态在不同方向上的展示.

纳粹主义文学的前夜

霍亨索伦王朝时期,赫尔曼隆斯的小说《自卫的狼》充分展现了高度民族性象征和战斗意识.这部小说被称为“民族运动的经典”:一群日耳曼人用鲜血保卫自己的家园.主旨在于表达:“第一,安居乐业;第二,为保护安居乐业而进攻.”小说借主人公沃尔夫之口说道:“任何人要想碰我或我的同胞的头发,我都要让他血流成河.”血与土的文学基本要素在小说中得到充分表达,最终,“血流成河”成为小说的结局.隆斯在一战爆发伊始就入伍参战,1914年9月战死,他在临死前还呼唤“英雄从群众中脱颖而出、拯救日耳曼民族,以带领整个民族走向胜利”,用行动实践了他的文学理想.

《自卫的狼》在第三帝国影响巨大,1933年卖出37万多本,到1939年二战之年,则卖出了56万多本.“血必须流,血必须流”是纳粹主义文学经常展现的重要内容,也是纳粹党反复呼喊的口号.

同时构成纳粹主义文学先驱的有赫尔曼伯特,他的《维尔特费伯――永生的日耳曼人;寻找家园者的故事》,糅合了超人思想、民族主义意识形态和纯粹基督教的观点.保罗恩斯特以喜剧作品《潘塔隆父子》成为纳粹喜剧奠基作.阿图丁特以《破坏血统的罪人》,阐述了道德观.

魏玛共和国时期,部分作家的纳粹主义倾向更加强烈.1923年,阿图默勒范登布鲁克出版了《第三帝国》,将民族主义导向了保守主义.而以反犹太人著称的作家阿道夫巴特尔,更是对纳粹主义文学具有启示性的作家,著有小说《迪斯马什人》,他是一个激进的反犹主义者,“在文学史许多方面为国家社会主义提供了基本态度”.他将犹太人视为自由主义者、社会主义者和资本主义剥削者合为一体的人,全面否定德国盛行的表现主义艺术和荒诞派戏剧,认为只有回归乡土艺术,才能阻止德国堕落倾向的蔓延.巴特尔的文学态度与希特勒产生了强烈共鸣,1926年希特勒曾经拜访过他.1942年巴特尔八十岁生日之际,希特勒封他为纳粹党的荣誉党员并授予他金质勋章.

对“大空间”的狂热追求在非德语区也有所表现.汉斯格雷姆是南非的德国移民,这位多产作家的创作倾向完全符合纳粹主义的政治特征:生存空间、民族主义、血与土.他在记述非洲生活的《卡鲁法官》一书中明确宣称白种人比黑种人更优秀.格雷姆最成功和最有影响的作品是创作于1926年的《没有生存空间的民族》,这是部厚达1200页的文学巨著,作品核心在于表达“德国如要生存,就必须拥有更多生存空间”的理念.他对一战失败耿耿于怀,认为战后德国被毫无正义可言的《凡尔赛条约》剥夺了殖民地,日耳曼人成为一个没有生存空间的民族.小说第一章题目就叫“故土与压迫”,清晰地表明了“大空间”观点.书中写到:“日耳曼人需要周围的生存空间,需要头顶的太阳和内心的自由,以求生活得更美好、更舒畅.”迫不及待的扩张心情跃然纸上.作者语言矫饰,文辞夸张,且通俗易懂,如此厚实作品也拥有大量读者,在1938年以前累计售出50万册,深得纳粹批评家欢心:“我们最遥远的子孙会在这些作品中体会到民族的真实性质,民族生存的永恒理论,民族血统的呼声,以及在不可测度的民族面前的战栗.”小说中反映的思想与“纳粹的意识形态一拍即合”.

后来格雷姆回到德国,还担任了纳粹政府职务,但可能连纳粹分子都谈不上,他不仅没有加入纳粹党,还一直避免行纳粹礼,并且始终怀疑纳粹党的文化政策,拒不服从纳粹党路线.他与戈培尔的个人关系十分紧张,拒绝接受纳粹政府颁发的各项文化奖,甚至放肆地对希特勒表示:将永远为领袖的事业效忠,但自己永远不属于他.直到战后,他依然坚信国家社会主义是正确的,是有益于德国和欧洲的,只不过希特勒的狂妄才导致这一运动偏离正确轨道,直至成为一场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