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者的管理学问

更新时间:2024-04-0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330 浏览:6213

前几年“赢在中国”很火,坊间休闲,马云、熊晓鸽、朱新礼等名字不绝于耳.生逢新时代,中国经济高速运行二十年,物价在流言中攀升,CPI、PPI这类经济指数正通俗化、国民化,中国经济高速运行与世界萧条正面PK,企业家们纷纷掀开盖头,抛头露面.“三聚氰胺”、“调查拘捕事件”让民族企业家中的忠厚长者牛根生和励志青年黄光裕这两个神话人物倒在了2008年的历史时光中.与此相对的是另一些有着远见卓识的企业家,“拐点论”的实现让万科成功洗牌房地产业.“中国经济的寒冬已经来临,并且要做长期的准备”让马云成功预见了困难,并提前做好了预案,阿里巴巴的大方异彩,应证了马云的卓见.

企业家纷纷从幕后走到台前,似乎宣告着中国进入了卓越领导者时代.中国进入WTO后的第十二个年头,全球经济一体化日益明显,无论是国内竞争还是国际竞争日趋白热化.企业如何稳住阵脚,坚守阵地,进而扩张地盘抢占国际市场,这将是今后几年中国企业必须面对的问题.把握商机,洞悉国际市场风雨变幻,运筹帷幄,可以说是对企业家个人能力的直接考验.因此,迅速全面地提升企业领导的综合领导素质和能力势在必行.

一、卓越领导人要重视培养优秀管理人才

怎样才能算是一个卓越的领导者呢?虽然各类教科书给出了数个答案,然而无论经历、行业或是专业的不同,卓越的领导者总有这四项突出的特质:真诚待人、高瞻远瞩、胜任其职、鼓舞人心.对于卓越领导者来说胜任其职和鼓舞人心算是最为基本的素质要求,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领导者必须担当起不同的使命,无论是起步阶段的精于业务、身体力行,或是发展阶段的管理规划,还是成熟阶段的高屋建瓴、指点江山,他们要将专业技能、人际沟通和事物分析运用得恰到好处,多一分太长,少一分太短,并用美好的愿景和瞬间迸发的感染、鼓舞追随者和管理团队.真诚待人则是卓越领导者区别于管理者的一个最为重要的特征,是最难做到也是最能凝聚人气的.一个普通管理者在考核指标面前可以不惜代价、不择手段,但是对一个卓越的领导人来说,真诚是一个无法逾越的法则.马云跟自己的团队说“我唯一能许诺的是四年人间的痛苦、委屈、不理解、难以沟通和失败的努力,那才是你们真正的财富.”阿里巴巴最初的十八个创业者至今一个都不少,别的公司即便开出三倍的薪水,员工也不动心.马云的解释是“在阿里巴巴工作三年如同上了三年研究生,他们装满的是脑袋而不是口袋.”马云用真诚带领阿里巴巴突破了中国互联网的模仿之路,开创了中国原创的互联网时代.真诚所带来的吸引力是如此的“致命”和吸引.高瞻远瞩是卓越领导者的重要品质,也是其和一般管理者的根本区别.高瞻远瞩是一种视野和眼光,是对未来发展的把握能力,更是在企业面临困境、危机时的决策力,以及面对成功时的进取力和忧患意识.在这方面中国企业也不乏精英,如柳传志、王石、任正非等著名企业家早已走在时代的前列.

拥有卓越领导人的企业无疑是幸运的,而失去这些卓越领导人的企业将会面临更大的困难,尤其是在企业尚未准备好应变的时候.乔布斯离开的这一年中,苹果公司从来都没有停止过被质疑,即便在中国大量购写了iphone5的消费者都感叹,苹果已经不是以前的那个苹果了!当企业的忠诚消费者已经依赖于卓越领导者的魅力时,卓越领导者是不能有半点差池的,人生而有度,企业必须时刻准备着应对这种挑战.术业有专攻,卓越的领导者起着高屋建瓴、掌舵开船的作用,卓越领导人的身后是一堵强大的人墙,需要一群优秀的管理者齐心协力,共同来划动企业这艘大船.所以,虽然我们听到了对苹果的质疑,但是后乔布斯时代,苹果公司依然推出了新的平板电脑和换代手机,苹果公司仍然在前进,在前进中寻找新的乔布斯.

因而,并不意味着卓越的领导者就能代替优秀的管理者,反而,越是拥有卓越领导者的企业越是要建立起强大的人才培养机制,大量吸纳和培养优秀的管理人才,这样才能在卓越领导者缺失的时候通过人才梯队实现企业的平稳过渡.企业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就应该贯穿着人才管理的成长历程.在企业初创期,领导力是成功的关键;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专业化方向的确立,规范管理、流程管理必须提上日程,优秀的管理者是这阶段企业稳扎实干的生力军;而当处于内外风云变幻的竞争白炽化阶段时,尤其需要卓越领导者的前瞻性分析和判断,需要其强大的个人魅力来推动企业的发展和壮大.

二、管理者要培养七种素质,避免走入管理误区

对当前的几千万中国企业来说,寻找广大实用型优秀管理者和站在金字塔尖的卓越管理者同等重要,毕竟改革开放以来三十年的发展给予企业家的成长空间远远不够,为追求凤毛麟角的几个卓越领导人所需要付出的成本实在惊人,且前途是不可预期的.当前的中国企业或多或少都有这种状况:企业当家人自视过高,把企业当成一言堂,即使建立起一套流程和规章管理制度,但也是用条条框框的形式把一言堂制度化了,规范和流程反倒成了束缚创新的障碍,企业往往人际关系盘根错节,内耗不断.在中国,绝大多数的企业带头人必须清醒认识,我们离卓越远有距离,领导者必须得有管理的学问.

所谓管理,不是简单的管人管事,经济学上的管理是通过市场经济选择,科学、合理、优化经济要素资源配置,达到低投入、高产出的经营行为.仅从字面就可以看出,管理和领导是两码事,两者不能划等号,管理也不仅仅是一套规章制度,不是把领导意志转嫁的代名词.管理过程有四个环节: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管理涉及的范围比领导广泛得多.领导活动的重点在于做出决策,确立目标、规划,而管理是为了保证领导确定的目标,着重于维护和加强组织的正常秩序.也就是说,管理是对人的管理,对人的行为进行控制,是通过他人的工作达到企业的目标.如果掌握了管理的学问,领导者就能使资源配置的更为合理化,企业的成长力更强.

究竟管理的学问在哪里呢?其实,管理是需要七种武器的:专业能力、道德品质、文化素养、事业心和责任心、做人的态度、领导能力和沟通能力.专业能力是敲门砖,懂行才更明白所处行业的难点和突破点;道德是底线,只有拥有正确的价值取向才能掌控主流市场的需求;素养是企业产品高端品质的基础内涵,产品为面子,文化才是里子;责任心和做人关乎人心凝聚;沟通能力是企业运行的加速器,通则速,不通则缓;领导力无须赘言.管理是七种武器的综合运用,做好管理,很难! 现实中,有两种管理误区:一种是管理者事必躬亲,将自己束缚于琐事中,没有精力做更有价值的事情,而能够胜任工作的人却成为闲置资源,造成双重的资源浪费;一种是工作分配不均衡,有人没事干,有人负荷不起.大家都愿意用能做事和愿意做事的人,而实际是不能做事和不愿意做事的人少劳而多获,形成利益失衡.这两种误区使优秀的管理者成长的先天土壤营养不足,难以发展壮大.

三、以足球为例谈管理

难事应做简,使管理简单的办法就是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时间和地点上.如同足球比赛,教练负责阅读比赛制订球队作战策略,11个球员,守门员、后卫、中场、前锋,各司其职,左右换位、攻防转换才能行云流水.怎样才能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上?不妨也从足球这一风靡全球的运动中寻求答案.

1、建立企业人才的“青训基地”.足球豪门巴塞罗那有著名的拉马西亚青训营,培养了梅西、伊涅斯塔、皮克等世界级球星,成就了巴塞的辉煌.企业不妨早做人才储备,前些年不少合资名企每年都面向211大学选拨优秀应届毕业生,近年来不少企业倾向与高校联合开设课题,定向培养人才.这种尝试已经具备“青训”意识,但是定向的课题较为宽泛,专业性涉猎深度尚待提升.未来的发展可以像足球学校一样,做好角色定位,这样就可以在练就独门功夫的同时,拥有对企业绝对忠诚的管理者.

2、定岗明确,实施人才激励,打造岗位明星.足球场上无论是433、4231,还是传统的442阵形,每个位置的跑动范围,攻防区域和岗位职责十分鲜明,即便是运动中的互相换位,都要经过无数次演练才能在比赛中运用自如.做管理也是一样的,每个岗位管理的职责、范围、空间都必须是可度量的,并在一次次的实践中进行磨砺,发现其中的佼佼者,通过人才激励机制使其脱颖而出.

3、团队协作,整体利益高于一切.大牌球队大牌云集,同样是巴萨如果说小罗纳尔多的离开勉强可以说是因为其状态不好,那么埃托奥和伊布的离开明显是因为两人大牌到无视球队组织纪律.企业管理一样,有功之臣不可忘是企业的人文关怀,但是都不能让任何人的利益凌驾于企业利益之上,否则企业的管理就不具备控制力.企业的每个岗位职责是明确的,但又是相互协作的.人们常常对寓言“头尾之争”一笑了之,却往往做着同样的事情,企业管理必须要从制度和文化上进行规避.

4、了解对手,阅读比赛,灵活应对.这包含了三个环节:对手、环境、变化.企业只有满足了消费者诉求才能发展,消费者是有限的资源,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竞争的强弱.企业必须随时观察对手,了解对手,才能与之博弈.管理,就是在阅读竞争中,收放资源,寻求胜利,两者殊途同归.

概言之,管理的本质就是调动一群人分工协作,共同达成目标.原理十分简单,但只能在实践中寻找最佳的组合和答案.企业要发展,必须要学会管理,学会本土化.

四、结语

相比西方国家管理学运行了几个世纪,我们的企业管理学只能算是蹒跚学步阶段,我们匆忙间引入了各种管理学的理论,也忙于实践.但是,传统文化中根深蒂固的官本位思想很大程度上桎梏了管理的开放式成长,企业的管理演变成了企业权钱相争,所以一场场罗生门此起彼伏,传统的帝王将相观念,让管理沦为企业当家人发号施令的工具,传统的道家“无为”理念,带来了随心、随意、随性的“三随管理”等等.当然,这是成长过程中交纳的“学费”,我们有必要为这笔学费写单.


值得欣慰的是,尽管这几十年的成长中,我们在食品、环境等领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是我们已经有一批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卓越领导者涌现出来了!当前,国内企业都在有意识地强化现代管理学的学习和转化,用更开放的心态来接纳人才,优秀的管理者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未来的卓越管理者也逐渐崭露头角,即便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正面PK,我们有信心乐观的面对.

领导者的管理学问,路漫漫其修远矣,吾辈将上下而求索.

(责任编辑:刘冰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