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真正成为写作的主人

更新时间:2024-02-1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0478 浏览:44030

摘 要 :语文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整个作文教学过程成为学生自觉地、主动地求知、探索和创造的过程,让学生真正成为写作的主人.首先让学生成为积累写作素材的主人,其次让学生成为构思、写作的主人,最后让学生成为批改作文和评讲作文的主人.

关 键 词 :积累写作素材;独立构思;轮流批改作文

中学生的作文是以培养语言表达能力为目的的,有计划、有步骤、有要求的写作训练.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中,学生能有意识地积累写作素材的不多,作文的提示、批改、评讲主要是由老师来完成的.在这样的作文教学双边关系上,学生只是被动的客体,不是主人,主动写作的次数少,训练的效果差,很难真正提高写作水平,以至会造成“现在的大学生是高分考进来了,但不少学生仍然不会写文章”的可悲现象.要改变这种状况,作为语文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整个作文教学过程成为学生自觉地、主动地求知、探索和创造的过程.换句话说,就是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写作的主人.

一、让学生成为积累写作素材的主人

学生作文时首先面临着一个“写什么”的问题.学生的写作水平差,除了语言不够流畅,写作技巧掌握不好之外,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欠缺素材,使得作文成了“无米之炊”,写议论文则论据不足,分析不透,说服力不强;写记叙文,则所选的事例不典型,不感人,欠缺思想深度.要克服以上缺点,前提就是积累.

1.要使学生养成积累素材的好习惯,首先要指导学生进行广泛的阅读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朝诗人杜甫早就认识到读书对写作的巨大作用.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等文学大师,他们并没有进过专攻文科的高等学校,却在文学上有着空前的成就,这都是因为“他们在家庭和私塾中打下了很好的文字根基”,那时的语文教学,“教的时间不多,学生自己读自己写的时光不少”.可见阅读对写作能产生多大的作用.而目前中学生的课外阅读状况令人担忧,作为语文教师,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就很有必要了.每周抽出一到两节语文课或自习课,让学生到学校图书馆进行阅读、借书,然后再延伸到课外.语文教师要让阅读成为学生的习惯,指导学生在阅读的同时进行思考,做笔记,写随笔,以养成好的读写习惯,使学生真正成为积累写作素材的主人.

2.要使学生养成积累素材的好习惯,其次要引导学生投入到绚丽多彩的现实生活中,用敏锐的、独到的眼光进行观察

新教学大纲确认了语文教育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种大语文观,明确提出“要密切联系社会生活,注意开发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学资源”.作文素材的来源更多的是社会生活,因此必须引导学生关注飞速发展的科学,关注层出不穷的时尚文化和艺术,关注各种形式及渠道所传播的健康的、新鲜的、有强烈时代特征的现代化语文现象,让学生主动发现、捕捉、思考,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观察中让自己的心灵产生强烈的碰撞,从而产生深刻的思想感悟与感情体验,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生命、关注社会的情感,这样,学生在素材积累的过程中也升华了人格,提高了思想素质,就能写出“深刻透彻”的文章.


阅读与观察离不开思考,更离不开写作.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在阅读、观察、思考的过程中只要有所感有所悟,都写下来,字数、文体、时间都不限制,而这种作文的写作是非常自由的,可称为随笔,写的都是自己的真情实感,学生往往能写出许多佳作.为了保持这种阅读、观察、思考和写作的习惯,教师可不定期地组织一系列的语文活动,以不断提高学生的兴趣,从而产生持续性的推动作用.如课前五分钟演讲、读书交流会(名著欣赏会)、检测期见闻交流会、随笔精选(班刊)等等,创造机会让学生展示素材积累的成果.

二、让学生成为构思、写作的主人

学生作文解决了“写什么”的问题,接踵而至的就是“怎么写”的问题.如何安排情节?怎样剪裁布局?运用何种表达手法?这个过程是对现有材料进行思维加工,将思想转变为书面语言的复杂心理过程.学生的通病就是缺乏新意,平平淡淡,表现为题材选择、内容安排、情节构思、表现手法上的雷同与陈旧,给人以千人一面,万人一腔之感.

最近几年的中考作文要求已经放宽了许多:从内容到表达皆无限制——可以写成任意文体,只要切题可以写任意内容.然而,在中考评卷时,只有“见解独到,观点新颖,议论深刻,推理或想象‘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作文才是最受阅卷老师赏识的,因而语文教师在学生构思前的提示要慎之又慎.写作前过细的指导,越俎代庖,画定框框,反而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广阔与深刻,活跃与发散,造成了思维刻板、僵滞、心理老化,使作文教学失却应有的活力,走入一片沙漠,学生不但写不出有新意的文章,而且很容易养成依赖性.所以,作文前的指导这一环节,语文教师大可“轻描淡写”,只作适可而止的提示,把主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构思作文的真正主人,让他们结合平时的作文素材的积累,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方式,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从而写出有个性有特色的文章.

总而言之,语文教师只有引导学生勤于积累,勤于思考,思有独到之处,写有创新之点,真正切实地提高了写作水平,学生才能在考试时大显身手.

三、让学生成为批改作文和评讲作文的主人

时下很多语文教师采用的“互批互改”方式,虽然有许多优点,但每个学生批改的篇数不多,了解不够全面,很难进行横向的比较,且批改次数多了,不免有厌烦的心理,很难有长久的理想的效果.因此,本人尝试小组轮流批改作文并作评讲的方式,具体做法如下:

全班分四大组,每次作文由老师轮流精批细改一大组,其余的作文由这一大组的同学在课外进行批改,这一大组再分成三个作文评改小组,每个小组设立一个小组长,每位同学批改三篇作文,根据作文的要求,由形式到内容作详细的批改,并写下眉批及总评,打上分数,然后小组内作讨论,总结出优缺点,推荐一两篇优秀作文,准备在评讲课上朗读、分析.教师在这过程中作适当的要求和指导,并深入到评改小组中,与学生一起讨论.这种批改方式,批改作文的学生耗时不多,每位学生每隔三次作文才批改一次,次数不多,数量不多,不会产生厌烦情绪,而且还十分渴望阅读别的同学的文章,参与的积极性很高.

评讲课上,先由每个小组长总结批改的情况,再让学生朗读优秀作文,然后让全班同学评论,最后再由推荐这篇文章的小组长作总结.整个过程基本由学生来完成,教师只作适当的点评,到最后才再作总结,以加深学生的印象.这样的评讲课,学生真正成了主人,积极性很高,既能把作文评讲得深透,使全班学生获得本次作文训练的经验教训,提高写作能力,又能让一部分学生锻炼胆量和口才,提高说的能力,效果很好.

在作文教学全过程中,批改与评讲这个环节搞好了,学生就能成为作文教学全过程的真正主人,就能把教师从费时费力、收效低下的批改活动中解放出来,找到一条提高作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教师只有引导学生成为写作的真正主人,从素材的积累到完成作文后的修改、评讲,学生都能积极自主地完成的话,才能切实地帮助学生把作文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并于扎实的作文基本功、丰富的文化底蕴之上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不仅仅是为了中考作文分数的提高,更是着眼于未来社会人的基本素质.唯有这样,语文教师才能说真正尽到了教书育人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