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如何搞“活”课堂

更新时间:2024-01-1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3070 浏览:154762

摘 要 :数学新课程标准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明确要求,指出要打破以传统说教、倒题讲解、题海战术为主的数学教学模式,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观察、思考、实践、探究的情感体验活动中去,变学生的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因此,数学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知识结构,给予学生更多的参与课堂、自发学习的机会,真正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导、学习的主人.

关 键 词 :数学;课堂教学;合作交流;学以致用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1-0161-01

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互相交流、双边互动的过程,也是学生之间互相合作、实践探究的过程,尤其是在新课标下的数学课堂教学更是如此.作为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和激发他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挖掘他们的学习潜能,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自我探究和实践操作能力.

1.强化创新,激发兴趣

创新突出一个"新"字,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其核心是"新"."跟在别人后面走,永远得不到第一".没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不可能成为创造家、发明家.教育的重要目的就是要发掘学生身上蕴藏着的无限的创造潜能.要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教师自己首先就要有创新意识,要创造让学生发挥创新意识的空间,要激发学生寻找、发现创造的热情.

当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遇到问题时,鼓励他们除了在教材中找,还可到生活中去找答案;当学生回答问题时,引导学生尽量跟别人不同,能说出自己的见解,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看问题,但要求能够自圆其说,这样课堂上的气氛就会很活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会很高,学习效率就会提高;对于所学的知识与内容,引导学生在课堂上互相说,将学到的知识讲给别人听,这样的课堂学生很愿意上,能感到学习的乐趣.

2.善于调动,自主探究

数学新课程标准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明确要求,指出要打破以传统说教、倒题讲解、题海战术为主的数学教学模式,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观察、思考、实践、探究的情感体验活动中去,变学生的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因此,数学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知识结构,给予学生更多的参与课堂、自发学习的机会,真正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导、学习的主人.

2.1 情境导入,让学生爱学.教师在引入新课时,要注意合理设置教学情境,引课时尽量贴近生活,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相结合,这样一方面可以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感,引导他们了解教学内容、主动融入课堂,另一方面又能开阔学生的数学思维,让他们自主探究、自主学习.

2.2 贴近实际,让学生乐学.在新课标下,好多知识点都很贴近生活,用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这时就要让学生通过对自然、社会等方面的调查,掌握和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同时使学生学会科学的调查探究方法,增强学生对社会的观注.如学生在学习数据的统计与分析时,可以让他们调查本市城市绿化率、小区住户学历情况、本市人均住房面积、初中学生课外阅读量等等;当学生学习了相似和三角函数,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去测量旗杆的高度、楼房的高度、大树的高度等等,这些都具有很强的社会性,从而也会对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3 自主探究,让学生会学.一般来说,中学生具有着极强的求知欲和探索欲,他们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新的知识和体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把握学生的这一特点,始终以学生为中心,合理设置教学环节、技能操作和探究活动,让他们从互相之间的思考讨论、动手实践、总结检验中,学会学习数学、研究数学.比如在《多边形的密铺》一课中,教师不告诉学生操作的方式、途径,仅给出实验目标,"利用你手中的各种多边形能否密铺?通过动手操作你能得出什么结论?"通过这种问题设置,启发引导学生自主去思考探索,让他们在亲身参与、探讨、实践、研究后,从不同的方面得出最终的问题解决办法,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学习水平.


3.动手实践,学以致用

与新的数学课程标准相比,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主要是以教师为中心,主要以课堂讲解、知识灌输为主,而忽略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没有让学生更多地参与课堂、动手实践.实际上,实践是学习知识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地让学生动手试验、实践操作,可以让他们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以此帮助学生快速理解、活学活用.比如在探索三角形内角和问题时,利用剪和拼的办法,获得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展开讨论,引导他们自己动手进行试验,从最直接、最简单的实际操作中,理解数学知识,发现数学规律,提高学习效率.

4.合作交流,共同进步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加强合作学习、共同实践探究逐步成为非常重要的教学任务,也是促进学生发展、提高学生素质的一种重要手段.尤其对数学课堂教学来说,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能有效打破传统制约,极大提高教学效率,逐步成为教师组织教学的主要方式.

4.1 坚持以生为本,让学生主动参与.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大多以教材、以知识为中心,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学生学起来比较被动,课堂气氛比较沉闷、压抑.新课程标准要求课堂要以学生、以活动为中心,更加强调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通过自身实践获得学习的直观感受和情感体验.因此,在新课标下,一定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一定要以学生为主,注重学习的过程,注重方法的总结.

4.2 课堂上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课堂上的"活"一定要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考时间,不能只呈现问题情境,不给学生留有思考时间,当出现问题时,要让学生认真思考,说出自己的思考方案,然后合作交流,最终解决问题,这样的课堂学生才能学到真正的东西,课堂气氛才能"活",课堂效率才能高.

4.3 合理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在数学课堂中,每一个教学情境、教学环节的设置都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思维,合理设计一些启发性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通过独立思考、互相探讨、总结研究,学到新的知识.但对问题的设置,必须要合理有效、难宜适中,必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比如在《视图与投影》一课中,可以首先给出描写庐山的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提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同时教师准备好各种教学模型,并提问:"若同学们从各个角度观察,看到的图形是否一样?"这时学生积极性很高,学习兴趣也会很浓,整个课堂学生一直会以一种兴奋的状态去体验学习的快乐,教师的教学会很轻松,学生接受起来也会很容易.

总之,将数学课堂搞"活",教师需要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饱满的、殷切的希冀、热情的关注、亲切的语言、丰富的体语、出神入化的演示、深入浅出的讲授、恰到好处的点拨、游刃有余的教材驾驭、收放得体的课堂调控、紧张有序的分层递进,这样的课堂才会是"活"的课堂,有生命活力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