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共空间行为活动

更新时间:2024-03-0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7941 浏览:32691

【摘 要】 此次户外空间调研选择了苏州桐泾公园,以问卷和走访的方式调查了公园空间不同时间段与不同分区的使用情况,并了解了游人对桐泾公园的总体感受与评价.在指出公园存在的一些问题后,引入环境心理学中关于游人对户外空间心理诉求的理论,并依据理论引导得出一些解决建议.

【关 键 词 】 苏州桐泾公园 人群使用需求

1.调研内容

(1)调查对象:苏州桐泾公园.(2)调查方法:问卷调查法、观察记录法、时间表法.(3)调查内容:游人在城市公园特定环境下的行为.(4)调查目的:人们喜欢怎样的公园环境,进而从人们的喜好,提出改进公园的设计和措施.

2.公园区位概况及基本功能

2.1 公园区位及概况

桐泾公园位于桐泾路与苏福路交界处东北角,占地约18万平方米,占地约18 公顷,风景秀美,交通便捷,是苏州市中心城区最大的市级公园,也是苏州市首个灾害应急避难场所.

2.2 公园基本功能

由于不同年龄层次的人们的兴趣和爱好都不同,有的要求宁静的环境,有的要求热闹的气氛.因此要求将公园的活动内容进行较明确分区布置.为了满足不同年龄、不同爱好的游人多种文化娱乐和休息的需要,要根据公园所处的地理环境来确定公园的主要的功能分区和相应的形式.桐泾公园以一条环行双向车道为主干道环绕四周,沿主干道分布有入口区、儿童乐园、中心景区、盲人植物园区、生态休闲区和流水景区六大功能区.


3.调查内容及记录统计

桐泾公园游玩的人群中,总体的年龄比例比较均衡.老人,儿童,年轻人和中年人在其中均占有了一定的比例.其中老年人和儿童数量相对来多更多.于5.22日和5.25日分别进行了调研,然后利用观察法统计了各个时段公园中的人群活动,并且对人们提出的一些建议在统计表中进行了汇总.

3.1 第一次调查统计

3.2 第二次调查统计

3.3 游人对公园提出的一些建议

(1)公园环境好,游人多,场地比较开阔,但是有的地方比较空旷.(2)儿童游乐区设施齐全,但是游乐设施比较旧.(3)主题雕塑理念不明确,动能分区详细明确.(4)场地景观小小品设置不够,遮阴绿化不够.

4.数据分析与问题总结

通过对桐泾公园的调查研究,笔者总结出了桐泾公园在设计中的一些优点与考虑不周到的一些地方.发现公园着重考虑到了人性化的设计,但是后期的管理与主题的营造还存在一些缺憾之处.公园的优点总结如下:

第一:由于公园的设计定位是一个防灾避难性的公园,因此公园预留了一块较大的避难性草坪,紧急情况下可以容纳5万人,应急棚宿区有5处,还有200平方米的应急物资储备库.这使得公园的定位比较准确,不光光考虑公园的平面美观,更是考虑到了它需要满足的功能,体现了人性化的设计原则.

第二:公园中专门为盲人设置了盲人植物园,植物园里还配置了语音讲解与盲道.并且公园的各个功能区中有台阶的地方都设置了残疾人坡道.这就使得公园面向的人群更加广阔,公园设计更为人性化.公园主活动区内的残疾人坡道,类似设计在公园中多处有体现.同时桐泾公园是苏州首个汽车可以直接进园的中心景区公园,园内机动车车道宽约6米,同时还有三千平方米的停车场,最大限度的满足了游人的停车需要.

第三:了解人的感知方式,感知范围对于公共空间的设计是很的条件.对于桐泾公园来说,它在一些人们停留比较久的空间如:儿童游乐区,健身区设置了一些高差变化与具有韵律感的小品,并且这些区域四周都用植物围合起来,强烈的围合感与韵律感使人们产生想要停留下来的.而相反的在一些人们走动比较快的区域比如主景区,主活动区,不光空间的尺度比较大,活动区内部也没有多少重复的小品.这是因为在低速运动的区域,设计时应用的应当是常人的尺度,而在高速运动的区域人们的尺度感偏大,因此应当减少零碎小品的产生,满足高速运动造成的时间和空间的变化.

第四:公园考虑到了人们追求安全感的心理需求,比如在儿童区专门开辟了一块围栏作为儿童活动设施的放置处.并且在专门为家长开辟了一块看护区域,看护区域周围用密植的乔灌木与外界隔离开来,阻挡了外界的大部分噪音.为内部的儿童营造了一块可以安心玩耍交流的区域.

桐泾公园在设计中的不足之处:

(1)公园主题雕塑的立意不明确.进入桐泾公园的游人首先都会被它入口处一丛橙的雕塑所吸引.该雕塑由一些下粗上尖的针状物构成,如同雨后春笋一般.由于雕塑上部比较尖锐,可能会对游人造成一定的压迫感.与雕塑内部自然式的整体布置不符.并且公园也没有考虑到介绍一下雕塑的含义,使人产生困惑.(2)公园内的文化景观缺失.我们调研发现公园内的雕塑一共有三处,其中两处是设置在盲人植物园内.设计者并没有对雕塑的文化内涵与来源进行阐述,因此使雕塑显得可有可无,不能与公园的特色进行结合.(3)在主活动广场有一块水景,里面的水体已经干涸,只能看见一些汀步生硬地竖立在坚硬的池底.这使得原本美好的水体景观成为了一处败笔,很多游客宁愿从旁边的水泥地走过也不愿从汀步走.(4)公园内有些空间设置地不合常理,远离人群聚集的地方,周围密林种植,空间利用率不高.(5)健身区健身器材比较单一,主要都是一些适合老年人与儿童的温和型设施,没有考虑到年轻人的需求.

5.问题解决理论依据及原则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可以总结出环境心理学在公园设计中应当满足的几大原则:包括(1)满足使用者安全感原则.(2)满足使用者安全舒适原则.(3)满足使用者社会交往的原则.(4)满足使用者审美的设计原则.

具体来说:

(1)满足使用者安全感原则:安全性原则又包括满足使用者行走的安全,提供可以庇护的空间,减少消极空间产生与为儿童游乐空间提供安全保证.(2)满足使用者安全舒适原则:满足使用者安全舒适原则主要体现在营造良好的光线,声音与气味等物理环境.灵活地搭配植物与营造水声,鸟鸣可以很好地满足游客的舒适度.(3)满足使用者社会交往的原则:社会交往又分很多形式:如在游乐区一起游玩,在公共活动中心一起交谈,在蜿蜒的林道中散步等.(4)满足使用者审美的设计原则:在园林设计中,美主要通过地形设置,园林小品布置,水景植物配景设置来实现.为了满足人在不同的时间段都能有不同的感受,设计者应考虑到季相植物的应用与搭配.

6.公园环境改造

桐泾公园是一座特点鲜明的城市公园,它吸引了各个年龄层次的人群.其中最令人们映像深刻的是生态休闲区与流水景区,小桥流水,古木崎岖,充满了日式园林的静谧感.中心活动区可以看见很多孩童在玩轮滑,古色古香的小品内一直都有老人悠闲地下棋聊天.可见桐泾公园是一座充满人性化设计的公园.为了使它更加满足游人的心理需求,提出了一些改造的建议:

(1)公园内很多坐凳都是设置在环形车道的两边,背靠分支点较低的雪松,嘈杂并且使在此休息的游人成为众人的视线焦点,不能满足安全感原则.我们建议专门为坐凳开辟休闲区,靠着分支点较高的乔木设置.提供优美安全的庇护空间.(2)加强公园的管理.公园的管理比较松散,比如上文提到的水景已经干涸,不利于景区的营造,满足游客的审美需求.游园管理者应当定期地检查游园内的设施与景区水景,为游人创造优美的公共活动场所.(3)完善公园硬件配套设施建设.垃圾桶、厕所、指示系统、标识系统等要到位;可以在路边修建一些类似公交候车亭的凉亭和室内休息场所,供人歇息;公园长凳数量有限,可以增加一些椅子.(4)增加健身器材数量,设置有针对性的健身器材,满足老人、儿童、青少年等不同人群的需求.(5)公园应增加对其生态环境、应急避难设施等介绍的告示牌,让对其有兴趣的游客能由阅读而得以充实知识.并考虑不同使用者对吸收程度不同而作内容调整,例如辅以图片、照片等说明,可增加理解的程度.(6)公园雕像、景观小品等的设置应与环境相结合、突出主题与寓意,并且可以考虑体现公园与地方特色.

7.桐泾公园未来的发展

“设计必须为人”是当今设计者所必须遵循的原则,然而人的心理、人的行为因素、人与环境空间的关系都是复杂多变的,怎样将人性化设计真正运用到实际是值得我们调查研究总结的.本次调研我们以人为探讨核心出发,通过分析苏州桐泾公园的使用者的心理需求、行为特征,以及公园本身的功能与使用人群的关系来深入探讨环境心理与景观设计的关系.希望桐泾公园在现有的基础上,在公园的进一步设计、管理、游憩活动的开发应从人性设计的角度出发,满足不同人群的使用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