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教学法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的实施

更新时间:2024-04-1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4964 浏览:60466

摘 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是2006级本科生开设的新课程.作为一门新的课程体系,要重视对教学方法的研究.本文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为出发点,总结了在本院2008级学生的《纲要》第六章教学中探索使用探究教学法的一些经验和教训,相信对以后《纲要》的教学具有一定的启发和推动作用.

关 键 词 :探究教学法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005年,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改革新方案出台,《纲要》课程的开设是摆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面前的一个新课题.如何把《纲要》的学习由外在要求转化为学生内在需要?如何把《纲要》知识的掌握深化为学生的内在素养?又如何把《纲要》学习中获得的能力和品质内化为学生的完善人格?为此,笔者在本院2008级学生的《纲要》教学中探索使用探究教学法.

一、探究教学方法基本内涵及意义

所谓探究教学方法,就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以一定的活动而获得认识的一种特殊过程,由简单到复杂,可依次分为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几种基本的思维过程.将探究教学法引入《纲要》课教学中,就是通过一系列围绕近现代史史实、历史人物和历史问题进行的探究活动来帮助学生进行历史感知,增强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从而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告知历史的过程而为积极主动的探究历史的活动,把《纲要》的学习由外在要求转化为内在需要.

二、探究教学方法在《纲要》教学中的具体实施(以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为例)

(一)课前准备:教师引导学生大致认识他们将要探究的对象,用问题情境的方式引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明确学习目标.具体有两个步骤:

第一,在新课学习前,教师把有关内容涉及初步信息材料提供给每个学生,如参考资料等,以便学生对相关史实进行了解.在第六章中,不仅提供教材,还提供给学生几份资料:资料一:近代以来,面对着相似的被西方殖义侵略的共同命运,当时的中日两国统治者集团,采取了怎样不同的应对方式以及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给中华民族造成的深重灾难数据资料等资料.学生通过阅读这份资料就发现:日本为什么要侵略中国?有中国内部的因素吗?中日两国谁强谁弱?日本的侵略给中国带来了什么?资料二:中国最早的救亡运动、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国共统一战线的形成过程、的《论持久战》著作等史实资料.学生阅读这些资料,产生疑问:为什么中国能够打败日本?中国抗日战争的领导权属于谁?资料三:战争遗留问题、战后日本极右势力否认侵略历史的荒谬言论以及《审判》影视资料的提供.在阅读和收看这些资料时,学生会问:中日之间还有哪些历史战争遗留问题,怎么解决?为什么日本在犯下了如此滔天罪行之后,却还能如此气焰嚣张?抗日战争给中国人留下了怎样的深刻教训?

第二步,师生共同确定第六章重点难点疑点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迫切需要下,学生进入积极探索思维状态,唤醒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第六章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师生共同确定了三个核心问题:日本帝国主义侵华发生的原因及带给中华民族的灾难,抗日战争的领导权问题,如何认识当今日本右翼势力.

(二)课堂过程

第一步:在学生阅读资料的情况下,针对三个核心问题,鼓励学生大胆提出检测设,引导学生用不同的创设情景的方式来论证检测设.但一定要注意的是,这些随之产生可能性的答案或检测设,都是基于学生自己的知识积累所做出的,可能合理也可能是不合理的,教师在这时只需要鼓励学生大胆检测设.

针对重点问题“日本帝国主义侵华发生的原因及带给中华民族的灾难”,本院2008级学生给出了以下一些检测设:第一种,中国受到列强的侵略压迫与清王朝腐朽没落的封建统治所造成的,日本只是加剧了中国的落后;第二种,中国处于分裂之中,国共两党十年对峙给了日本机会,否则,历史将改写;第三种,日本确立并长期奉行称霸亚洲、征服全世界的侵略国策和总方针,中华民族的灾难无法避免;第四种,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只是偶然摩擦所发生的,灾难本来可以避免.随后,教师提示学生,在问题“日本帝国主义侵华发生的原因及带给中华民族的灾难”这个问题上,学生可以通过收集整理史料和设计制作图片的方式来验证自己的检测设,各个检测设相同的同学成为一组,下节课讨论验证检测设.

针对难点问题“抗日战争的领导权问题”,学生给出了以下一些检测设:第一种,中国领导的;第二种,是国民党领导的;第三种,国共两党共同领导的.随后,教师提示学生可以通过重现历史情景,采取分组辩论的方式来验证自己的检测设.学生分组辩论,一组为代表、一组为国民党代表、一组为国共统一战线代表.

针对疑点问题“如何认识当今日本右翼势力歪曲事实,质疑大审判?”时,学生给出了以下一些解释,归纳起来有:第一种,对手不再是日本帝国主义,而是为日本帝国主义翻案的右翼;第二种,坚决与日本右翼势力作斗争,维护历史的真实,宣传正确的史观;第三种,加强中国两国和两个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第四种,落后就要挨打,日本右翼势力之所以嚣张,就是因为我们落后.在这个问题上,教师引导学生观看影视片,重演历史情景,验证各个检测设.


第二步,教师设计和安排活动方案,用以上各种已安排好的实践形式证明检测设.在第六章中,我们分别采用整理历史资料、法庭辩论、历史重演等方式来安排活动.有的凭借文字图片的联想,有的根据史实的加工提高,让学生在收集整理资料以及制作图片的过程中,将史实与历史环境与地理环境自然的联系起来,唤醒学生头脑中的直接经验,投入到探究史实的教学活动中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目的明确,在自动自觉的状态下实行其探究活动,达到改变传统教学学生被动告知历史而为积极主动探究历史的目的,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第三步,总结提炼观点,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概括.学生在经过疑问、检测设、实践体验三个环节后,学生对这三个问题有了新的认识.学生一些不成熟、不正确的想法得到了纠正和完善,完成了从抽象思维到实践体验的转变,这时他们对这些问题有了更直接的感受,有了更正确的观点.但这时,他们的观点只是一种感性认识.经过实践体验后,他们有了新的需求,那就是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概括.这时,教师要求学生及时写下他们对这三个问题的新的更加全面的理解,记下他们在实践体验环节中获得的知识积累.因此,让他们撰写一份有一定数量和质量要求的千字小论文是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概括的重要媒介.在撰写过程中,学生会梳理出自己的检测设以及思维过程,体现他们反思的结果.随后,挑出几篇优秀小论文进行集体交流和评议,以提高学生的协作和社交能力,让学生在别人的观点中受到启发、扬长避短,更加完善自己的看法. (三)课后教学效果评估与体会

经过一年的探究法教学实践,笔者尝试到了探究教学法在《纲要》教学中带来的成功喜悦,但也碰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

首先,笔者采用了召开座谈会的形式在学生中开展调查,探讨此法利弊.90%以上的学生认为,探究式教学法更能够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有更多的积极动脑踊跃发言的机会,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有助于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其次,笔者通过对第六章历史知识抢答赛以及学习第六章有感的小论文的分析发现,实行探究教学法的学生知识结构朝更完善的方向发展,无论其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还是其回答问题的准确性都比实施传统教学法的班级更好.

最后,探究教学法不是放之四海皆准的模式,它有自己的要求和缺陷.如探究教学法要求所实施的内容必须有较多的可供学生查询的资料,否则,无法操作.又如,探究教学法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注意鼓励学生的创新思想,又要把握整个课堂的政治方向.有些学生还反映这种教学模式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拓展了他们的知识面,但不利于学科知识体系的教学,基础较差的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

然而,作为“纲要”教学方法改革,我们教师不能因噎废食,因为教学方法实施的困难和缺陷而否定其功效,以致在教学改革中裹足不前.实践探究教学方法是一次有效的尝试,相信对于以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具有一定的启发和推动作用.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