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渡县2006~2016年五岁下儿童死亡原因

更新时间:2024-03-2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6534 浏览:22046

摘 要 :目的 分析我县<5岁儿童死亡原因,为有效降低<5岁儿童死亡率及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2012年我县<5岁儿童死亡资料.结果 我县<5岁儿童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但在全州乃至全省死亡率仍然居高.在死亡儿童中,新生儿死亡占首位.结论 抓好保健网络建设,做好围产保健,提高产儿科质量,加强产科和儿科的协调合作,提高新生儿的诊疗水平,重点是提高新生儿窒息复苏技能,能有效降低婴儿死亡率和<5岁儿童死亡率.

关 键 词 :<5岁儿童;死因;分析

儿童死亡是评价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和国民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通过对<5岁儿童死亡资料的分析,可以了解<5岁儿童死亡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找出存在问题,为制定有效干预措施,减少<5岁儿童死亡提供科学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妇幼保健机构的保健网及相应的监测系统.其死亡均由所在地区上报人员填写统一的死亡报告卡,儿童死因分类依据国际疾病分类ICD-10进行.上报的资料每年由当地妇幼保健院组织专家组进行评审.


1.2质量控制 建立质量检查制度,村级实行月报,乡级实行季报及抽查,保健院实行季度统计及6个月一抽查,确保无漏报及报告质量.

2结果

2.1 <5岁儿童死亡情况及构成比 2006~2012年全县<5岁儿童死亡403例,其中:新生儿死亡229例,婴儿死亡334例,死亡率分别为18.82‰、10.69‰、15.29‰.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婴儿死亡占<5岁儿童死亡的82.88%?其中:新生儿死亡占<5岁儿童死亡的56.82%?,1~4岁儿童死亡占<5岁儿童死亡的17.12%,见表1.

2.2死因顺位及构成比 7年来<5岁儿童前3位死因均为:肺炎、新生儿窒息、早产,死因顺位前后稍有变化.前3位死因构成比分别为:21.84%、18.86%、15.14%.

2.3 <5岁儿童死亡地点及死前就诊情况 全县<5岁死亡儿童中,死于医院的261例,占64.76%,死于家中级途中的142例,占35.24%:死前就诊于医院的占80.14%,就诊于村医的22例,占5.46%,未就医的58例,占14.39%.

3讨论

3.1降低新生儿死亡率是降低婴儿死亡率和<5岁儿童死亡率的关键 7年来<5岁儿童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2012年与2006年相比,<5岁儿童死亡率下降了9.53%,新生儿死亡率下降了6.4%,婴儿死亡率下降了8.74%,但是新生儿死亡率是制约我县<5岁儿童死亡率居高难下的主要原因,降低新生儿死亡率是有效降低<5岁儿童死亡率的关键.因此,各医疗机构要做好围产保健,尤其是对孕产妇保健怎么写作中筛查出的高危孕产妇要做到重点管理,及时住院分娩,减少新生儿的死亡;加强孕产期保健怎么写作和儿童保健怎么写作的有机结合,搞好系列怎么写作,提高产儿科质量,加强产科和儿科的协调合作,提高新生儿的诊疗水平,以减少肺炎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突出高危新生儿、体弱儿的重点管理,是保证母婴安全,降低我县<5岁儿童死亡率的主要措施.

3.2死因分析 肺炎、新生儿窒息、早产是<5岁儿童死亡前3位死因,可见降低这3种疾病的发生是降低<5岁儿童死亡率的重要措施.而窒息和肺炎的发生与医疗技能有一定的关系.如医务人员对新生儿窒息认识不足,复苏不到位,或是窒息复苏后条件有限,往往致新生儿窒息时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救治;新手接生技术不好,清理呼吸道不到位,导致吸入性肺炎发生.建议医务人员做到以下几点:①做好产前检查,及时发现及治疗并发症.②认真进行产程监护及时发现异常情况以便及时处治.③新生儿娩出后及时清理呼吸道,以免新生儿窒息和吸入性肺炎的发生.

3.3儿童死亡地点及死前就医 从死亡地点来看死在医院的比死在家中的多.从死前就医看,未就医的仅仅为14.39%.以上数据反映出:①人民的保健意识有所增强,但对疾病的认识不到位,延误了最佳抢救时机;②基层医疗单位设备差,医疗技术水平跟不上,导致救治成功率低;③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特殊疾病的增加,给诊疗带来很多困难.针对以上情况,在今后工作中,应重点加强医院内部建设,加强业务培训,注重培训效果,更新医疗设备,加强医德教育,提高工作责任心,补充完善高危孕产妇及高危儿童的转诊制度,动员社会参与,部门协调,推广适宜技术,传播救命知识.

总之,只有家庭、医疗保健机构、社会各部门共同努力,不断完善保健网络,提高保健知识的宣传力度,提高医疗部门的怎么写作能力,提高全民的保健意识,才能有效降低<5岁儿童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