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专院校五年一贯制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

更新时间:2024-02-0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757 浏览:11523

五年一贯制小学教育专业是为了全面提高我国小学教师素质,根据国情在我国原三年制中等师范教育基础上,升格产生的一种初中起点五年制高等学校小学教师职前教育模式.基于对我校五年一贯制小学教育专业课程方案在实施过程的思考,希望可以为师专院校五年一贯制小学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工作提供有用的建议.五年一贯制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由于五年一贯制的生源素质先天不足,在校时间长,相对于学校三年制中招和高招的学生来说,人才培养模式方面有很多的特殊性.所以学校对五年一贯制小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始终在不断进行着改革,其中改革的核心是课程,因为教育目的只有通过课程才能得以具体化,教育内容只有通过课程才能得以规范化,学校的教育性质和方向才能得以准确化.一、五年一贯制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特点和评价1.“2+3”分段模式我们是“2+3”分段课程的五年一贯制,其中五年一贯制的一二年级的课程设置主要为通识课程,是五年一贯制教育专业不同学科方向学生共同的文化基础课程,其目的主要在于全面提高学生基础文化素养,在整个课程体系中通识课程约占全部教育教学活动60%左右.三四五年级除了少数通识课程外,主要设置了专业课程.我校招收初中起点的五年一贯制专业数量不多,所以在后三年的课程设置上基本上延续了高中起点的三年制大专,便于课程管理.但是正是这种模式,却没有体现一贯性,千万不能将其分割肢解分段,即使分段也要在课程设置安排上,始终不逾地坚持一贯性的原则.2.课程设置注重理论实践相结合从方案上看,以五年一贯制小学英语教育专业为例,其核心课程是英语语音、英语口语、英语阅读、基础英语写作、综合英语等,开设学期从第一学期直到学生实习前,课程的持续从理论上保证了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不仅如此,课程方案还要求学生从三年级开始,每学期到小学见习1~2周,最后一学期到小学实习基地顶岗实习,做到理论学习与实践交替进行,实践内容与目标分步落实,备课、试教、班主任工作等职业能力逐步得到强化.同时课程方案将专业技能课程的比例加大,学生“听、说、读、写、译”的专业技能得到了强化和提高,但事情往往出现在实际操作中.从目前的方案可以看到,五年一贯制的课程是多而杂,学生每学期的课程多达十门甚至更多,实在是不堪重负.3.课程体系突出一专多能的培养为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学校合理设置课程模块,构建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让每一个学生通过专业必修课程综合培养掌握基本的职业能力和技能;根据个人特点,通过专业选修课程突出知识和技能专长,从而使未来小学教师具备在学校从教多个学科的能力,最终做到在岗位中有专业特长,在职业领域里能适应岗位群的任职要求.而有些时候专业课程并不是师范的专业性.刚才介绍的小学英语专业的课程方案中,确实重视了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培养,仔细分析发现,这种能力是所有从事英语职业所需要的基本,但是小学英语教师“教”的能力却没有体现出来,而本应作为核心的《小学英语教学法》被放置到了选修课程中;小学语文专业开设过多的文学类课程,却没有突出教师“说”的能力培养,不能不说是本末倒置.二、五年一贯制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建议1.改“2+3”为“3+2”分段的课程设置以往的“2+3”是为了便于课程管理,但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形成的知识体系容易产生断层,同时也失去了五年一贯制在技能上有力的时间基础,所以建议改成“3+2”模式,也就是前三年所有小学教育专业方向的学生,都修读一样的课程,师范性课程从入学时就开始接触,逐渐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而后两年主要是修读本专业的课程,课程内容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水平,并且注意职业技能的加强.学生的校外实践从二年级开始进行,要加强教学管理上的力度,使学生学有所用.2.课程体系改二模块为三模块在具体的课程体系设置上,我们力图解决公共基础课程、教育理论课程、教育实践课程三者之间的比例关系,以实现课程的整体优化,使其发挥最大的功能.经过调整后,五年一贯制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如上表.公共基础课程的比例在原有的基础上做了非常大的调整(课时比例由原来的60%调整到35%),专注于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公共基础选修课程在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面向学生成长的未来,所以可以根据学校的具体师资来开设;教育理论课程作为教师教育实践的基础,进行调整后保证教育理论课时开足开够,以满足教育实践的需求.3.具体的课程调整(1)关于公共基础课程很多学生反映,公共基础课程的特点就是无用、无趣、无效,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除了生源问题,最重要的是这类课程课时过多、内容重复、与职业实际脱节,所以调整如下:思想政治类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涉及道德修养、经济常识和时事政治,教学形式可以使课堂教学、讲座等;《语文》《数学》《英语》和《计算机》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开全即可,并要求整合课程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如《语文》一年级侧重语文基础知识和侧重文学欣赏、二年级侧重读、写、说;《物理》等课程可以作为公共限选课程,学生必须修完相应的学分.(2)关于专业课程教育理论课程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课程及课时,将班级管理纳入必修课程;实践技能课程是专业课程中的重心,原有的课程设置中将“说”技能融合在公共基础课程中的《语文》教学中,没有突出专业性,建议在一年级开设师范性基础课程《普通话基础》,在具备一定语言基础上二年级开设《教师口语》进行专业训练;《学科教学法》在小学教育学和心理学开设完成后即可开设,强调课程内容的整合与优化,强调学生实践能力的运用;建议从三年级开始将艺术课程称为《少儿等》,如一二年级为《舞蹈》,三年级为《少儿舞蹈》,四年级还可以选修《舞蹈》类课程,这样从形式上确保艺术类课程的专业性,综合提高学生适应小学教育实际的需要.实践技能课程从学生入学开始就开设,特别是听、说、读、写、跳、画、唱、教等方面,注重技能的阶梯式提高.目前,小学校长对基本功扎实、教学能力过硬的五年一贯制专业的学生特别青睐.我们希望在不断地课程改革后,在我们不断寻求适应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后,这个备受冷落的专业也会迎来自己的春天.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