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餐的中国之旅

更新时间:2024-03-1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7196 浏览:79819

说起西餐在中国的推广,不得不提慈禧.慈禧对包括西餐在内的各种西洋事物都有好奇心,据说法式面包是她最偏爱的点心.当时在八国联军入侵中国时,为了搞好外交,她经常在宫里举行西餐宴会,以此招待外国的公使夫人.在这种宫廷风气的影响下,西餐也就慢慢在北京的官宦富商家流行开了.

当然,西餐最早进入中国要早的多.伴随着西亚各地灿烂的文化,西餐通过“丝绸之路”传过来,具体可追溯到17世纪中叶以前.

17世纪中叶,一些西方国家的外交官及传教士在进入中国传播西方文化的同时,也将西餐技艺带到了中国.据记载,德国传教士汤若望曾在1622年用西餐在北京招待中国官员和西方人.

当然,西餐真正传入中国是在1840年战争以后,当时中国出现了一些西方厨师.他们在中国开西餐厅的同时,还会雇佣一些中国的厨师,就这样,西餐技术逐渐被中国厨师所掌握.


光绪年间,中国最早的西餐厅在上海福州路开业,名字叫“一家春”,随即北京也有了第一家西餐厅“醉琼林”.不过,那时候还不叫西餐厅,而叫“番菜馆”.

1900年,北京已经拥有了好几家有名的西餐厅了,其中有法国人创办的北京饭店、西班牙人创办的三星饭店、德国人创办的宝昌饭店、希腊人创办的正昌饭店等.

20世纪20年代初,上海的西餐厅有了一定的发展,礼查饭店(现浦江饭店)、汇中饭店(现和平饭店南楼)、大华饭店等相继开业.此外,广州的哥伦布餐厅、天津的维克多利、哈尔滨的马迭尔等也开业了.

辛亥革命后,处于军阀混战的中国,西餐厅也就成了一些军政头目、洋人写办及豪门富贵的交际享乐场所,普通民众也只能“望店兴叹”.

1949年解放后,随着我国政府与世界交往的增多,相继又有一些西餐厅在北京开设,不过大多以俄式为主,比如莫斯科餐厅、友谊宾馆、北京饭店等等.

“十年动乱”期间,在内忧外患的中国,西餐厅的发展趋于了停滞状态.

20世纪80年代,随着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以及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旅游业的崛起,不少合资饭店和宾馆开业了,比如世界著名的凯宾斯基、希尔顿、检测日饭店等.这些宾馆和饭店的西餐厅不仅有法式西餐,还有英式、美式、意式、俄式等.与此同时,我国相继派厨师去国外学习,西餐重新在中国发展并兴起.

1983年,法国时装大师皮尔卡丹在北京开了第一家中外合资西餐厅“马克西姆”.餐厅从装饰、口味到怎么写作,均是纯正的巴黎风格,不过,昂贵的,仍然让普通民众望而却步.直到上世纪末,一些平价的西餐品牌才陆续进入中国,比如法国的福楼、美国的星期五、意大利的亚地里亚等,同时,一些本土平价西餐连锁店也开始大量涌现,真正揭开了西餐在中国发展的序幕.

那么,是什么因素令西餐在中国逐渐崛起呢?具体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说:

星级酒店的建设 由于我国规定三星级以上的酒店必须有西餐厅,所以酒店开到哪,西餐也就到了哪.

洋快餐的推广 肯德基、麦当劳虽然算不上严格意义上的西餐,但它的口味、环境和就餐方式却是西式的,这让国人开始慢慢接受了西餐的味道.

酒吧的兴起 很多时尚酒吧都会提供一些简单的西餐、便餐,甚至还有些特色酒吧会以各国风味酒菜作为招牌,这样很好地推广了西餐文化.

当然,除了这些而外,西餐健康的用餐环境和就餐方式也是吸引国人的主要原因之一.

不过,这种普及,也是非常据有中国特色的.例如,很多西餐厅真正提供正餐的不到五分之一,绝大多数都是提供西餐便餐,比如酒吧、咖啡厅、茶餐厅等.

这些西餐厅在口味和制法上都有所调整,更接近中国人的饮食习惯,从原料到技法都借鉴了中餐,所以也有人说,现在中国的西餐厅处在“中西合璧”的时代.

虽然本土化西餐在目前的中国很受大家欢迎,但它毕竟只是一个过渡,或者说它只是起到了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慢慢地,会有越来越多的西餐消费者出现,他们的出现,也将引来更多正宗、高档的西餐厅在中国开店.所以在未来的西餐发展方向中,正宗高档西餐厅和中西合璧的西餐将各占半壁江山.

编辑 刘金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