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完成硕士毕业文

更新时间:2024-03-0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780 浏览:17596

硕士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研究目的

近代以来,工业文明迅速发展,工业化范围日益扩大,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取得了巨大成功.然而,人类在扩大征服自然的规模时也受到了相应的报复.随着近,现代人口的迅速增长,人类破坏了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系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如经济的,社会的,政治的,环境的问题等.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其人口占到了全球人口的四分之一,在近半个世纪的发展过程中,由于攫取式,掠夺式的发展,使得中国的生态环境遭到了极大的破坏,更为严重的是,一旦全球四分之一人口的需求按照现有的发展思路和模式走下去的话,生态问题将成为21世纪的人类在享受物质文明的同时不得不面对的生存悖论.在既有的制度框架和哲学思维内,中国,乃至人类很难有效消除这些危机和困境.全球这种生态问题的严重性迫使我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期望从理论层面寻找解决生态问题的良策.

关注生态文明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旨趣之一.马克思,恩格斯用了毕生的精力在关注和思考人类的前途和命运,对人,自然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荣的生态观.该生态观为当今人类摆脱全球危机,改善人类生存环境,指明了正确的方向,更为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因此,本研究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提出背景,基本内涵和特征进行系统研究,以期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建设性的启示和意见.

文献综述及本研究创新之处

研究现状

随着当今生态问题的凸显和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兴起,有关马克思生态思想的研究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总体而言,国内和国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研究遵循了两条不同的路径,当代西方学者大多是将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学思想与西方当代社会的生态问题相结合进行研究,演绎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思想,而国内学者的研究则更侧重于从马克思,恩格斯的文本叙述中挖掘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

一,国外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研究状况

为了寻求解决生态危机的途径,不同国家的思想家,理论家从不同的角度对生态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与探讨,并逐步形成了一股要求保护生态环境,建立一个符合生态规律的社会的绿色思潮.在形形色色的绿色理论中,"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独辟蹊径地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当代生态学,系统论思想结合起来,从社会制度,社会生产方式以及文化层面深刻地揭示了当代生态危机问题的社会根源,对当代资本主义展开了新的批判,并且描绘了未来生态社会主义的图景,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成为最具"红色"标志的"绿色"思想."生态学马克思主义"首先由美国的威廉莱斯在《自然的控制》(1972)和《满足的极限》(1976)等书中初步提出,后由加拿大学者本阿格尔在《论幸福和被毁坏的生活》(1975),《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1978)和法国学者高兹在《作为政治学的生态学》(1980)等着作中加以阐述和发展的.而当今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则是在美国更为活跃,也更有代表性.美国学者福斯特20世纪80年始从事生态问题的研究,1994年出版了他生态学问题研究的专着《脆弱的行星》,而在2000年其《马克思的生态学》一书的出版,则标志着他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立.其后,西方学术界出现了一些系统研究"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专着,例如,美国学者詹姆斯奥康纳所着的《自然的理由—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另外日本的一些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的环境哲学,生态思想也进行了有益的关注与研究,并与中国学术界有着直接的交流与对话.应该说生态学的马克思主义并非一个统一的学派,不同学者的理论观点有很大区别,同时又有共同关注的主题,整个还处在不断发展之中.

二,国内马克思生态思想的研究状况

相对于国外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兴起和研究的不断深入,整个国内学术界对于马克思生态思想的研究主要还侧重于对马克思,恩格斯原着文本的分析和解读.概括而言,国内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评介和再研究,二是通过马克思主义自然理论的研究来挖掘其中的生态意蕴.对于国外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在开始阶段主要集中于对威廉莱斯,本阿格尔及高兹等这些早期代表人物思想的研究,在随后的阶段逐渐转向对当代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研究,特别是随着奥康纳及福斯特的几部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代表作在国内翻译出版后,对于这二人思想的研究越来越多起来,而福斯特的有关思想又受到更加的重视.在这同时,也有一些学者从各自的角度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进行了更加深入的反思和探讨,比如对其作为一种哲学形态的探讨,与后现代性的比较及其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重构等一些更加深刻的专题性研究.对于马克思主义自然理论的研究,则是国内学者着墨较多,研究时间也相对较早的,主要侧重于对马克思,恩格斯的原着进行分析,解读其中的生态意蕴,并从生态学的视角进行阐释.近年来,国内学者的视角开始转向探寻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当代价值,即其对当代中国政治实践和社会问题的指导作用,比如对科学发展观,经济可持续发展等社会经济问题的指导意义.这些研究为本研究提供了宏观的研究背景和思想火花.


存在问题

对相关研究的分析和回顾可以看出,目前学术界关于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研究虽然取得了不少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

首先,国外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将生态学与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进行研究,虽然取得了很高的研究成果,但是其研究并未能真正领会马克思生态观的真正内涵,也没有充分地挖掘马克思思想中的理论资源,更多的还是直接面对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现实问题,以比较武断的方式对待了马克思的思想,也没能将马克思的思想及马克思以后马克思主义者的论断区分开,由此也给了马克思的理论很多妄加的发展.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其研究成果可以借鉴,但是用其来指导我们当前的实践,则不符合中国国情.

其次,国内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研究更多地是停留在对马克思,恩格斯原着文献的研究上,从字面上发现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思想,但是从马克思的思想背景与基本理论出发,对马克思生态观的理论基础,主旨内容及根本意义更为完整与系统的考察还很不够.正是因为没有充足的,丰满的理论支撑,国内学者在探讨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当代价值时略显苍白,缺乏深度和理论基础.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基于以上的分析,本研究突破以往研究视角上的局限,选择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为研究对象,着重从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本身和根本之处全面,系统地梳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主要内容和特征,挖掘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辩证统一的深刻思想,追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哲学基础.

另外,本研究将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与当代中国的政治实践紧密结合.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中的哲学思维融入到当代中国和谐社会的建构中,挖掘其现实价值和理论意义.

研究思路

研究方法

在研究方法上,本研究主要采取了文献研究的基本方法,结合使用文本分析和内容分析法.在研究路径上,本研究首先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原始文献内容的分析,挖掘出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基本内涵,在此基础上,总结其生态观的基本特征,最后,运用文本分析法,得出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根本意义和优势,就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提出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

主要参考文献

一,个人文集

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4卷

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卷

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8卷

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0卷

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3卷

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3卷

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卷

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1卷

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42卷

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2卷

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3卷

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2卷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马克思:《自然辩证法》,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

:"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研讨会的讲话",《人民日报》,2005-02-23

:"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人民日报》,2004-09-19

:"在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07-10-2

二,研究着作

高惠珠:《科技革命与社会变迁》,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周义澄:《自然理论与现时代——对马克思哲学的一个新思考》,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郇庆治:《自然环境价值的发现——现代环境中的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研究》,广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德)施密特着,欧力同译:《马克思的自然概念》,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

(美)詹姆斯奥康纳着,唐正东等译:《自然的理由——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美)约翰贝拉米福斯特着,刘仁胜等译:《马克思的生态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三,研究论文

刘仁胜:《生态马克思主义发展概况》,《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6年第3期

刘仁胜:《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学论述》,《教学与研究》,2006年第6期

曾文婷:《"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探析》,《中州学刊》,2006年第1期

刘辉:《试论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社会主义研究》,1998年第2期

杨威:《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对构建中国和谐生态观的指导》,《社科纵横》,2006年第8期

刘秦民:《论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观》,《求实》,2016年第3期

汤传信:《论马克思主义社会生态观》,《理论建设》,2001年第6期

张进蒙:《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探析》,《理论月刊》,2016年第8期

吴慧娟:《浅析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社科纵横》,2006年第12期

余超文:《生态文明与中国的执政理念》,《前沿》,2007年第7期

研究提纲

导论

一,当今生态问题的凸显与生态研究热潮

二,国外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兴起与研究现状

三,国内有关马克思生态思想的研究状况

四,本文的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

第一节 全球性的生态难题

第二节 和谐社会的生态现状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自然生态观的内容及特征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自然生态观的基本内涵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自然生态观的特征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社会生态观的内容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社会生态观的基本内涵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社会生态观的特征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实质

第一节 "人与自然的和解"——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第二节 "人类本身的和解"——人与社会均衡式的和谐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和谐社会的建构

第一节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背景

第二节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何萍:《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作为哲学形态何以可能》,《哲学研究》,2006 年第 1 期.

陈学明:《评生态学的马克思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对立》,《天津社会科学》,2002 年第 5 期.

王雨辰,郭剑仁:《北美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重构》,《学术月刊》,2006 年第 4 期.

周义澄:《自然理论与现时代— 对马克思哲学的一个新思考》,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年版.

比较有代表性的着作如:解保军:《马克思自然观的生态哲学意蕴》,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 年版,刘辉:《试论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社会主义研究》,1998年第2期,7.汤传信:《论马克思主义社会生态观》,《理论建设》,2001年第6期,张进蒙:《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探析》,《理论月刊》,2016年第8期,吴慧娟:《浅析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社科纵横》,2006年第12期.

宋开元,杨文选,杨艳:《马克思主义自然生态观及其当代价值》,《经济研究导刊》,2007年第4期.

徐民华:《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学说与科学发展观》,《科学社会主义》,2007年第6期.

杨雷:《论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改革30年中国经济学与经济发展研讨会"暨陕西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07年会论文集.

第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