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心理学原理,增强政治理课教学效果

更新时间:2024-02-1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6529 浏览:21755

【摘 要 】如何增强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一直是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过程中的难点和关键环节.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有效运用心理学原理,激发起学员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员的积极性,就一定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 键 词 】心理学原理 增强 政治理论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20-0014-02

运用心理学原理增强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是指在政治理论课中,根据人的心理特点和规律,运用心理学的原理,有效地激发和调动教育对象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技巧和策略.

一、运用感知原理,加强政治理论课的直观性

感知是人脑对于客观事物直接的具体的认识过程,属于感性认识阶段,是认识活动的门户.感知是认识活动的源泉,不通过感知,人们就不知道实物的任何形式,也不能知道任何运动的形式.接受知识的感官越多,知识就掌握得越牢固、越全面.在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如果使学员的多种感官并用,特别是充分发挥其视觉和听觉的作用,学员接受教育的效果就会明显增强.

根据感知原理,增强政治理论课的直观性,一般可采用以下几种方式:一是实物直观.政治理论课可以采取参观访问的方式,充分利用社会大课堂,组织学员走出去,亲眼看看,问一问,听一听,增强学员的感性知识,加深对课堂教学的理解,增强教学效果.二是模像直观.在课堂教学中将抽象的理论利用图表、图像、电影、电视、录像、幻灯、flash动画等多媒体手段直观地表现出来,可以加深学员对课堂内容的理解.三是语言直观.语言直观是在形象化的语言作用下,通过对事物的形状、事件的情景、人物的特征等绘声绘色地加以描述,使学员对象在头脑中建立起鲜明的形象,有一种如临其境、如见其面、如闻其声的立体感.在政治理论课中,要善于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帮助学员领会和掌握知识、把握重点和难点问题.同时,在运用各种直观手段时需要教员语言的配合,只有两者的结合恰到好处,才能使政治理论课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运用注意原理,增强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

提高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就需要教员自觉运用注意的规律去组织课堂教学,做到使政治理论课听之有趣、学之有得、思之有理,以增强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

1.要适合学员的需要,加强针对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某一事物符合人的需要、愿望和兴趣的时候,人们的心理活动就会指向和集中于这一事物上.这一原理告诉我们,政治理论课的内容一定要适合学员的需要,要结合学员关心的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问题进行讲授.只有这样,才能引起学员的兴趣并保持对政治理论课的高度注意.因此,教员一定要了解学员的思想实际,了解学员的心理动向,了解学员关心的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增强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

2.要深入浅出,坚持渐进

教育心理学认为,教育对象的注意力是否集中与教育内容的深浅和教育要求的难易程度密切相关.在教学过程中,教员一定要做到深入浅出,把握好理论的深度,讲得太简单要求太低,会使学员感到太浅太易、“清淡乏味”,因而不能长久地吸引大家的注意力.相反,授课内容太深太难、要求太高,又使注意力的转移发生困难.因此,教员要尽可能根据不同层次的学员来确定授课内容的难易和要求的高低,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

3.要生动幽默,增强艺术性

教员在授课过程中要力争使语言生动、幽默,要讲究语言的语法修辞,语调和声调的变化,要有抑扬顿挫,速度要有快有慢,同时伴随一定的面部表情和手势,使用普通话,强化语言的传递效果.这样才能有效地吸引学员的注意,提高政治理论课的质量.

4.变化教学情境

心理学研究表明,内容丰富的对象比内容单调的对象,活动的对象比静止的对象,更容易保持人的注意的稳定性.单调的刺激容易使人的注意力涣散,所以在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中,要采用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手段变换教学情境,用教学的新颖性引起学员的注意.

三、运用思维原理,增强政治理论课的导向性

教育心理学认为,人们的思维活动是一个多形式多层次的信息加工过程.不同的思维形式和层次对接受同一信息有着各自不同的选择性,要想达到预期的效果,教育必须选准大家最易接受的“进入点”,使其思维处于需要解决某一问题的活跃状态之中.根据人的思维的这一特点,政治理论课教学要想收到最佳的效果,应注意借鉴以下方法:

第一,积极创设“愤”和“悱”的情境.心理学认为,人的思维活动通常是从问题开始,由疑问产生的,学员的思维是否活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是否处于“愤”和“悱”的状态之中.因此,在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应根据教学目的和学员的心理水平,不断地给他们创设这种“愤”和“悱”的情境,使学员的思维活跃起来,从而积极主动地去探求和掌握知识.


第二,充分利用变式和比较的手法进行诱导.即在讲述一个道理时,变换不同的角度,采取不同的形式,突出其内在的本质性,并且在同类事物之间和不同类事物之间的对比中明了事物的特点,把握事物的联系和本质,从而加深对事物确定性的理解.

第三,引导学员注重解决现实问题.既要注意从特殊和个别入手,让学员认识抽象的和一般的东西,更要注重理论灌输的系统性,引导学员运用普遍真理去回答和解决具体的现实问题.

四、运用期望理论,提高学员参与教学的主动性

在教学实践中,往往会听一些教员讲,讲课时学员不愿听,有的甚至睡觉、看课外书.学员为什么不愿意听?还是应从教员和学员两方面找原因.从学员方面来讲,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学员都渴望了解社会,提高自身素质,成才的非常强烈,因而他们大部分是渴求知识,愿意学习的.作为教员,就应抓住学员的这一心理特点,调整教育的视角,把课堂教学和培养学员成才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提高他们参与教学的主动性.那么,如何才能搞好这两个结合呢?运用心理学中的期望理论是搞好这一结合的关键.期望理论主要是指教育者对教育对象要持关心和期待的态度.也就是要利用心理学上常讲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对这一效应的研究,是建立在心理学家对学生进行心理实验的结果之上的.通过对一些学生进行智力测验,结果发现,那些被教师抱有较高期望的学生,会更加主动、更加努力地学习,学习成绩明显好于其他学生.政治课教学也是如此,教员必须对学员倾注满腔的热情,真诚地关心期待他们成才,才能从内心深处激发学员的积极性,也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学员参与教学的主动性.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只要有效运用心理学原理,激发起学员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员的积极性,就一定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