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主观题答题方法指导

更新时间:2024-03-0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1085 浏览:95486

高考的主观题是政治考试的重要得分点,因此也成为各个考生必争的领地.可是很多学生在做模拟试题的时候,光是做选择题的训练,对主观题的训练比较少.教师要纠正学生这一偏颇的练习习惯,通过对主观题答题思路的引导分析和答题技巧的点拨,克服学生对主观题的畏难情绪,让学生能够从容应对考试.

一、 主观题考点分析

人教版的高中政治分为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内容,主观题的考点也是针对这些内容而展开,每一道题都有相对应考查的知识点.例如2012年广东高考文综政治第36题给出了两段阅读材料,材料一说的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30余年创造了西方200多年才有的经济奇迹,被西方经济学界称为“中国之谜”.材料二是说中国在创造经济发展奇迹的同时,有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所带来的弊端.首先可以确定的是,这道题考查的是学生经济与生活方面的知识点,问题一和问题二都是围绕经济与生活的知识点展开的,提出的措施要注意实用性.一般来说,主观题的问题设计是层层递进的,并且把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的知识点相互交融.例如这道题的第三个问题考查的就是哲学常识,要求学生用哲学的原理与材料的问题对应起来.

二、 找准答题坐标

回答主观题首要的任务就是准确找到知识的定位,这也就是答题的坐标,所有回答的内容都要围绕坐标而展开.还是以2012年广东高考文综政治第36题为例.材料一反映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势,这是创造“中国奇迹”的基础.材料二反映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才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焕发生机和活力.问题设计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问的是“中国之谜”的原因;第二个层次要求提出相关措施,解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运行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第三个层次是结合哲学常识当中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原理,分析坚持改革开放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问题三就上升了一个层面,要求学生从理性的角度,分析“不改革开放只能是死路一条”这一论断的现实意义.考生在回答时,要把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原理的具体内容列举出来,包括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唯一标准等.

三、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很多考生反映自己对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的原理已经掌握透彻,对每一个原理所有包含的具体内容也能一一列举出来,但就是无法在主观题上取得高分.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学生在回答原理的具体内容时没有注意与材料进行结合.回答原理的过程是摆道理的过程,有了道理才能说服人.道理要怎样才能讲得透彻呢?这就要求理论联系实际.对于材料阅读题来说,原理和实际结合显得特别重要,要不然就失去了材料本身的意义.比较容易掌握的技巧就是,抓住原理的层次,或者说原理中的概念,找到材料分析中与原理概念有关的点,再将这些点按照原理中的关系模式表达清楚.有些主观题是要求学生表明态度的,学生要注意在谈论问题的时候要作出明确的态度表示,否则也会失分.

四、理顺逻辑关系

在高考评卷中,很多老师发现,有的学生对知识点有比较清晰的把握,但回答问题的时候总是面面俱到,答题时没有层次之分,显得逻辑很混乱.所以,教师有必要教给学生一些答题的技巧,以便学生能够理顺逻辑关系.在考场上,更改主观题的答案是很冒险的举动,有可能会造成时间不够,答题不完全的后果.所以教师可以在平常的训练中,要求学生先在草稿纸上列举好提纲,这一点对于问题层次比较多的主观题来说特别管用.这样回答的时候就知道要先说什么,后说什么,不会出现想到什么说什么的混乱情况.


五、明确评分要求

教师要在平常的模拟训练中,让学生明确主观题改卷的具体要求.大致的要求有:1.按知识点给分;2.逻辑要严密,层次要分明;3.书面整洁,字迹工整,语言规范;4.不允许出现方言和网络语言;5.原理和材料要紧密结合;6.切忌空题和从选择题中直接抄答案.

实际上,主观题是一种相对发展成熟的题型,已经形成了一整套比较固定的回答模式.如果学生的主观题答题技巧掌握得好,是很容易在政治考试中取得高分的,因此教师要注意在平时模拟题的讲评中渗透答题的要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