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准的政治情结

更新时间:2024-04-1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6957 浏览:127881

摘 要 :中原文化具有强烈的政治情结.李准受中原文化的影响,其创作关注政治,善于寻找政治视角.其成名作《不能走那条路》就是因为配合政治、宣传政策而走红.

关 键 词 :中原文化;李准;政治;政策

一、中原文化具有强烈的政治情结

中原文化中不乏关心政治、以天下之治乱安危为己任的思想.从古至今,任何时候,政治的治乱直接关系着每一个老百姓的身家性命、财产命运.所以对政治的关注,实际上也是对人的关注和对人类命运的关注.从春秋战国时代一直到二十世纪末,河南不但为中华民族培养过一大批政治家,也培养出一大批杰出的政治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虽然生于山东,但祖籍是河南,而且也主要以河南为其活动舞台.唐朝时,河南人韩愈极力宣扬“道统论”,主张“文以载道”,所谓的“道”,主要指的是儒家的政治.宋代河南人程颐、程颢开创的“二程理学”也充满着极强的政治意味.现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冯友兰,一生对政治不能忘情,以致在“文化大革命”中写有批孔的论著,被讥为“谄事”.

从政治版图上看,河南曾在中国古代的大部分时间内,占据着政治中心的位置.现在的政治中心是北京,而古代的政治中心则是河南.“帝都”之民,容易形成强烈的政治敏锐性,官本位意识最容易在其头脑中滋生蔓延.由于做官带来的巨大的心理享受和物质利益,不择手段地猎取功名的大有人在.战国时期的洛阳人苏秦,“头悬梁,锥刺骨”,最后身佩六国相印;清未项城人袁世凯,依靠投机和阴谋手段,成为清朝重臣、民国总统,又因权欲过度,复辟帝制,落得千古骂名.袁世凯的皇帝梦是与中原文化中的负面因素特别是官本位、权力本位意识有关的.早有论者看到了袁世凯和孙中山矛盾斗争中的地域文化因素.袁世凯接受的是正统保守的中原文化教育,在他看来,政治和权力是凌驾于一切之上的东西,而孙中山接受的则是追新求变的岭南文化教育.孙中山这样的新派人物不可能产生于闭塞、保守、卫道的中原文化氛围中;同样袁世凯这样的旧式人物也不可能诞生在开放、进取、叛逆的岭南文化圈中.[1]

直到现在,不同于沿海发达地区人们的话题常常集中于商业经济、财富、股票等,河南人民思考得最多,谈论得最频繁的仍然是国家的政治、权力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南方人以致富为荣,争当老板,而河南人却没有改变自古以来的观念,以为最高荣誉,而把做生意当老板当成无望后的无奈选择.

生长于中原文化母体中的河南作家,理所当然地具有挥之不去的政治情结.不论时代的风雨如何变化,河南作家总是顽强而又执著地,甚至是有些“不合时宜”地固守着政治视角,为他们的作品涂抹上浓重的政治色彩.李准就是最典型的以文学写政治的河南作家之一.

二、李准创作的政治情结――以《不能走那条路》为例

1953年李准发表的成名作《不能走那条路》是写政策之作.这篇小说一炮打响,使李准迅速成名,关键不在于它对人物心理的精确细致的刻划,也不在于它对中原农民勤劳朴实的精神世界的提示.尽管这些都是这篇小说成功的不可或缺的条件.李准由默默无闻的县城干部学校的语文教师,后被调入省城郑州,进而成长为具有全国影响的知名作家,起点和基础就是这篇《不能走那条路》.而这篇小说迅速走红的关键原因,就在于它适应了时代的政治需要,写出了农村中自发资本主义道路和社会主义互助合作道路的矛盾斗争,写出了在中国的领导下,互助合作的道路最终战胜资本主义道路的必然性,歌颂了中国的领导.这篇小说采用了严格的写实手法,然而在人物、事件的选择上,却显而易见具有那个时代的政治烙印,也符合“写政策”的文学要求.

《不能走那条路》写于合作化运动兴起的浪头上.面对当时农村兴起的一些农民写卖土地,两极分化重新形成的情况,党必须加强领导,引导农民走互助合作的道路.《不能走那条路》中,张栓瞎倒腾欠了账,想卖地还账,宋老定长期攒钱,一心想写地,然而在他的儿子――党员宋东山的说服下,还是放弃了写地的打算,把自己攒下的钱借给了张拴.最后,他在劝说张拴好好种地之后,“就一直朝东一步一步地迎着太阳走去.”太阳是万物之母,在人类的想像中历来是光明、温暖、辉煌、伟大的象征.宋老定在党的教育下,经过思想上不断的矛盾、斗争,终于走上了正确的集体主义的路.党的方针政策就像阳光,给农民指引方向,给农民以光明、温暖.小说中几个关键细节的设计,都是为了表现这一基本主题.邻居王老三鼓动宋老定写地雇长工,宋老定的本能反应是反感和厌恶.因为他是一个扛了十八年长工的人.但是,宋老定写地是他既定的打算,正因为他在旧社会吃尽了没地当长工的苦头,所以一有了钱,就坚决自己写地.显然,两种思想在宋老定身上矛盾着、斗争着.一种是剥削阶级思想,一种是社会主义思想.一种是自发的资本主义倾向,一种是接受党的教育、拥护党的纲领的思想.在党的领导下,宋老定的写地打算在自己家庭中也不能通过,更和村子里的舆论氛围格格不入.宋老定想写张栓的地,但是张栓卖地的想法也在党的领导下被阻止了.张栓卖地有三个原因.一是张栓的这块地得来容易,是土改时斗倒地主分给张栓的.二是张栓不善于经营土地,他不懂农时,他的兴趣不在农业而在商业上,想倒卖牲口赚钱.三是张栓经济上遇到了难关.他全场物品赔了钱,眼下欠账还不起.但是党的帮助打消了张栓卖地的想法.党教育张栓要好好务农,不要有倒空卖空的想法.张栓的困难,信贷社提供张栓二十万元贷款,帮他渡过难关.在党组织的动员下,互助组成员借给张栓麦子,帮他解决眼下的生活问题.


党的方针政策已经像空气、阳光一样,弥漫于农村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党领导下的集体力量,显然大大高于宋老定走自发资本主义道路和力量.两种力量的对比如此悬殊,最后的结局只能是一种,宋老定败下阵来,走向集体主义.

《不能走那条路》的意想不到的成功鼓舞了李准.从此,李准的创作都是把党的方针政策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前后有26年时间,李准基本上是沿着这样的创作道路走过来的,经历了由不自觉到逐步自觉的过程”. [2]

[参考文献]

[1]李昊:《河南人的生存之道》,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年,第117-118页.

[2]孙荪、余非《李准新论》,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8年,第48页.

基金项目:河南工程学院博士基金项目“中原文化视域中的河南现代文学研究”,编号为D2012037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