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更新时间:2024-04-1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8662 浏览:33533

摘 要 农村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教育观念、环境、内容和形式等的严峻挑战,面对困惑,剖析问题,寻找对策,挖掘更多积极因素,切实提高新形势下农村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对确保农村中学生的健康茁壮成长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 键 词  农村高中 思想政治教育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1.农村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1.1 学校方面

学校是高中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中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农村高中对思政教育的关注度越来越低,严重影响了高中思政教育的有效性.

1.1.1 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被轻视

思政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应成为学校教育的重中之重,但是目前广大农村高中的思政教育课在提高高中生的思想素质方面的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受应试教育和填鸭式教育的严重影响,相关部门和学校迫于升学压力,片面追求升学率而忽视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从而形成思政教育可有可无的局面,思政教育课的地位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连教学课时都得不到保证.大部分学生也对思政教育课产生偏见,认为该学科是副课,严重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1.1.2 思政教育课教师队伍素质参差不齐

教师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处于主动地位,起着主导作用.①农村高中缺乏高素质的思政教育队伍已经严重地阻碍了思政课的正常开展.农村思政教育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参差不齐,流动性大.由于思政课不被重视,大部分教师都出现了工作懈怠、没有成就感的现象.不仅如此,在农村高中,相当一部分专业思政教师缺乏使命感和责任感,对自己所从事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缺乏正确的认识,有些老师内心并不认同教育要求,只是例行公事地开展教育活动,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终出现学生不愿学,老师不愿教的状况.

1.1.3 教育方法不当,教学内容脱离实际

首先,农村高中现行的思政课教学方式依然是简单说教和灌输,缺乏创新,忽视了高中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学生感到课程乏味,失去兴趣;其次,学校对学生的教育方法也采取管、压、控、罚等简单粗暴的方式,带有很大的强制性.高中生逆反心理强,管得越严,反抗得越厉害.教师忽视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师生之间产生距离,师生关系不融洽.第三,农村高中思政教育的内容不科学,不能及时准确地反应当前农村的情况,脱离农村高中生的具体生活体验,难以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出现知行脱节现象,影响了思政教育的效果.


1.2 家庭方面

家庭是影响教育对象尤其是高中生思想政治素质的一个基础性因素,对青少年的影响不仅具有普遍性还具有特殊性.②

1.2.1 留守学生家庭教育缺位,隔代教育影响高中生思想素质健康发展

据全国妇联2007年发布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研究报告》显示,目前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的总数约5800万人,其中14周岁以下的农村留守儿童约4000多万.近3成留守儿童家长外出务工年限在5年以上.农村部分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对子女的思想教育关心和重视不够,家庭教育薄弱,祖父母成为孩子的临时监护人,形成了一种隔代教育的现象.隔代教育这种当前普遍存在的农村教育模式,不利于高中生的思想素质的形成和发展.

1.2.2 家长文化素质普遍低下,教育目标及教育方法不当

农村家长的学历水平和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对孩子的家庭教育力不从心.部分家长依然存在小农思想的狭隘意识,推崇读书无用论,并将这种思想灌输给孩子,要求孩子中途辍学跟自己外出打工.尽管一些家长意识到家庭教育对孩子身心发展的重要性,但是由于自身条件的局限性,采取了不正确的教育方法,平时对孩子不管不问,放任自流,出了问题时不问原因就对孩子拳脚相加,坚信“棍棒之下出孝子”.高中时期的孩子逆反心理强,简单粗暴的家庭教育不但不能形成良好的子女教育环境,还会起到相反的教育效果.③

1.3 社会方面

1.3.1 社会环境复杂,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地区经济迅猛发展,农村家庭生活条件得到改善,许多高中生都拥有了手机、电脑等现代通讯工具,农村高中也逐步配备了电脑、机房和网络等现代教育设备,农村高中生通过网络了解外界,开阔视野,接受新事物、新知识,同时感受本土文化与异域思想的强烈碰撞.西方国家通过网络对学生群体进行社会意识形态渗透,高中生心智很不成熟,对于网络上铺天盖地的信息和知识无法分辨筛选,易在盲从中失去理性,产生思想上的混乱.部分高中生沉迷于网络无法自拔,从而加剧了农村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困难.

1.3.2 封建迷信思想盛行,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困难加剧

目前大部分农村的封建迷信思想依然很严重,一些家长不仅自己相信,还对自己的家人灌输迷信思想.高中生缺乏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鉴别能力,很容易被封建迷信思想迷惑,直接影响着他们优良思想品质的形成以及文化科学素质的培养.封建迷信错误地引导了青少年学生对自己命运看法,是一些学生安于现状,不求进取,甚至失去了竞争的勇气与动力,这不仅阻碍了高中生对先进文化和科学知识的吸收,还让他们对自己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产生疑问,失去学习的兴趣,从而使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大打折扣.

2.提高农村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对策

总书记曾指出,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政教育工作,学校、教育部门、家庭和社会各个方面要一起关心和支持.只有加强综合管理,多管齐下,形成一种有利于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年轻一代才能茁壮成长起来.④面对农村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我们应积极整合学校、家庭、社会等综合资源,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切实为提高农村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提供参考的视角.

2.1 提高思政课教师的基本素质,创建一支高素质的思政教师队伍首先,农村高中政治教师要树立继续学习的理念,努力学习吸收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职业道德素质、业务智能素质以及人文心理素质等,更新现有的教育教学观念,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其次,学校要加大思想政治教师队伍的建设力度.学校应该根据自身情况,加大在思想政治课上的投资,引进一批专业的、年轻的政治教师.第三,政府要改善农村高中的教师待遇与办学条件.政府通过加大对农村高中的教育资金投入,提高农村中学教师的待遇,只有物质生活得到保障,教师才会有更大的热情和积极性投入到教育事业中.也只有这样,学校才能吸引更多的优秀的人才.第四,农村高中基础设施落后,有些学校甚至连多媒体都没有,也不利于教师的教学活动的开展.

2.2 学校转变思想观念,突出思政教育的地位

在农村高中,一直都将思想政治课作为副课来对待,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与意义没有足够的认识,这是对思想政治课的极大误解.农村高中的学校领导应当转变思想观念,坚定不移地将高中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来抓,充分认识到思想政治工作的艰巨性、长期性和重要性.同时,学校还应将思政教育寓于各科教学、各项校园文化活动以及日常教育管理之中.让学生在学校的每分每秒都身处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之中,从根本上提高农村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2.3 凸显学生的主体性,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转变传统的师生关系,由“师本”转向“生本”.教师应该端正自己的身份,做到课堂上是师生,课堂下是朋友,、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注意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做到知、行、情相统一.摈弃落后的教学方法,建立积极引导—主动探究的教学方式.关注学生的现实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因材施教,增强思想政治课的感染力和吸引力.课堂上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容许学生存在不同的意见,课下和学生深入讨论,让学生爱上学习,主动学习.同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积极开展课外活动,让思政教育切实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创造出一种平等、、信任、和谐的教育氛围,改善师生关系,促进思政教育的开展.

2.4 提高农村家庭思想道德教育水平,优化学生成长的家庭环境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学和教育的过程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⑤要提高农村高中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必须从家庭教育着手.首先,家长应该给孩子完整的爱.最好有母亲在家照顾孩子,即使都在外,也要经常抽时间回家看孩子,只有在充满爱的家庭里,孩子才能茁壮的成长.其次,父母应该采取正确的教育方法.营造一个宽松的家庭氛围,对孩子要多宽容,少惩罚,与孩子站在平等的位置上,换位思考,多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再次,政府应该在农村创办家长学校,提高家长自身素质.

2.5 学校、家庭、社会三方互动,形成一体化的思政教育环境

农村高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想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必须实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方互动,形成教育合力,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对中学生的思想素质教育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家长要经常与学校老师进行联系沟通,让学校帮助孩子教育.此外,还必须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大环境,我们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净化社会环境,例如对学校周围的网吧定期进行排查,限定学生上网时间,对家里父母封建迷信的要进行教育等等.通过这些措施实现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汇聚合流,从而取得良好的农村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注释

① 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编.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7:80.

② 沈国权.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7:150-151.

③ 孙青,韩春丽.当代农村中学的与问题探析[J].泰安:岱宗学刊,2009(4):120-122.

④ 刘春梅.塑造灵魂的思考 北京广播学院“加强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课题报告[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229-230.

⑤ 陈鹭波.构建“家、校、社三位一体大德育网络”的理论思考与教育实践[J].湖南:当代教育论坛,2007(5):8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