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微观政治思想其教育学缺憾

更新时间:2024-03-0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4786 浏览:60694

摘 要 :西方马克思主义作为对20世纪资本主义社会的问题探索,在从宏观上揭示了资本主义结构变迁和功能重建等重大问题的同时,也注意探究资本主义微观政治统治的问题,这种统治被看成是一个从心理结构的内侵到对思想观念的调适、从意识渗透到行为控制、从日常操劳的训导到生活方式的框范等不同层面的总体统治;它具有内在、具体、持续的特性和功效.西方马克思主义对微观政治的分析表明资本主义对自然的开发同对人的控制性利用是同一的;而对微观政治的教育学发生机制的忽略则表明了其微观政治思想的缺憾.

关 键 词 :西方马克思主义;微观政治;教育学缺憾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50-0054-02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微观政治思想孕生于思想家们对各种社会历史问题的探讨之中,并通过他们的各种主题叙事得到彰显.这些探讨在显现为对资本主义主题批判的同时,也突现出各个思想家微观政治分析的基本理路和不同层次,而在总体上,这一思想又内在地包含着令人遗憾的教育学缺陷.

一、微观政治的由外而内:从入侵人的心理空间、扭曲人的性格结构到支配人的观念系统

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家对微观政治分析的一个基本理路,就是把政治与个体对立起来,指认政治对人的作用首先是一个从外到内的侵蚀过程,把资本主义对大众心理的塑造形成屈从性格、并进而调适和支配人们的思想观念看作是微观政治由外及内规制大众的基本运作方式.我们知道,从20世纪20年代前后直到30年代末这段时期,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深陷危机,为解决危机造成的困境,资产阶级除了运用国家机器的强力外,还更加强化资本主义文化及其意识形态对社会大众的心理侵蚀,强化对人的思想观念的调适和支配.正是资本主义文化及其意识形态的长期作用,尤其是微观化的政治操纵和控制,使得资本主义获得应对危机、抵御革命的强大活力.另一方面,中东欧的工人阶级在20世纪20年代前后革命的失败,佐证了微观政治操纵的关键作用,它暗示:工人阶级的革命障碍除了外在的,还有内在的,这就是工人阶级个体成员所秉持的非应然性的心理结构和思想观念.按照观念发生学的一般原理,工人阶级个体成员的心理状态、性格结构和思想观念有其应然性的源泉和生发基础,这就是工人阶级的集体心理和阶级意识,它们构成工人阶级个体成员价值取向的依据;但工人阶级个体成员又始终是处在资本主义文化和商品景观的包围之中,这种处境使得工人阶级个体成员的心理结构和思想观念还有其实然性或现实性的源泉和生发基础.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家们认为,资本主义微观政治就存在于用实然性的观念体系和价值取向取代社会成员应然性的观念体系和价值取向的过程中,存在于对大众独特个性的清理并对屈从人格进行倡导和塑造的过程中,存在于对大众思想进行调适和监控的过程中.卢卡奇关于人们对物化的屈从及其危害的分析,葛兰西关于文化霸权的阐述,赖西对法西斯主义性格结构的揭示等等,代表着对资本主义微观政治不同作用方式的考察,他们的理论探究表明,资本主义微观政治并不地独立存在,它借助于诸如商品物化、文化调适、价值引导等途径隐在地侵入人们的心理空间,塑造人的性格结构,并进一步调适和改造人们的思想和认知方式,使其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有利于资本主义既定秩序的观念体系.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看来,人的屈从心理,人的法西斯主义性格结构,人的顺从性的思想观念,之所以被作为微观政治的对象和结果看待,是因为人们的心理空间、性格结构和观念体系等微观领域是资产阶级谋求对人的控制的关键领域,也是开发和利用人的核心地带,因而需要被政治化,需要从结果上展陈政治中心支配所要达到的从心理到性格的屈从,实现的观念的征服.


二、微观政治的由内而外:从驯化人的理性、引导人的合理化到控制人的社会行为

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家在考察了微观政治的内在侵蚀之后,还特别注意分析微观政治的外在价值效能和行为呈现的有序化问题,探寻微观政治的由内而外的运作机制问题.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家主要从关键环节、具体途径、效能表现等方面展开对微观政治的分析,其中,合理性的认知、价值选择和行为规范是资本主义长期运用理性统治所训导出来的个体意识效应和个体行为效应的表现,个体的人只有遵循社会倡导的认知方式进行思维、按照文化引导的规则进行价值选择、遵循政治规制的准则进行实践,他才配称为合理性的人.因此,努力做到合理性,是微观政治运作的对象性要求,也是其支配人的关键环节.合理性作为历史积淀和政治规制的结果,需要一个对象承载物.当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统治在宏观方面实现了合理性之后,它必然要使合理性的承载对象转向个体,通过对个体认知方式、行为取向等的微观侵蚀和操控,显现为微观政治对个体的合理化锤炼.既然微观政治是针对个体的谋求合理化的政治,是否做到合理性成为微观政治与个体之间统治关系是否形成的关键,那么,为取得对个体的微观统治,微观政治的实现路径可以是与个体相关联的多重方面,除了前面提到的认知的途径,还包括技术的途径、语言的途径、文化的途径等.在认知途径上,微观政治规定认知的实证性——要求认知者遵从事实;规定认知所依凭的概念构架的权威性——要求认知者服从权威中心;规定认知目的和方向的确定性及有序性——要求认知者趋近和向往可靠性和秩序,这样,通过认知途径的规范,微观政治赋予人们认知的合理性.在技术途径上,微观政治把技术固有的手段优化及其对增进效率的合理性同技术渗透、控制人的合理性相糅合,使任何有正常理性的人丧失对技术合理同技术统治合一的分辨能力,最终使人听命于统治的合理性.语言的途径表明,人们学会和使用语言的过程,本来是人的自我生成和自我维持的过程,但微观政治的侵蚀使语言的使用变成一种单向度的规训,变成单义性的生活导向.文化的途径显明文化符号对个人的意义,但个人只有在当下文化的俗化现实中获取其文化身份、展陈快餐式的文化才能,个人的文化维度才配得上是合理性的.微观政治通过这些不同的途径,使合理性标准内在化为人们认知和行为的准则,甚至变成人们价值评判和价值选择的动力,从而人们思想和行动的自因性和自主性的表面化,同他们实质上对既定统治的屈从、对顺世主义和行为操作主义的契合等达到高度整合,这就是微观政治隐在操纵所实现出来的显在效能. 三、微观政治的由点到面:从“殖民”日常生活、重构价值秩序到一体化规整全部生活

日常生活领域是个体日常交往、价值选择、目的实现同一定群体的总体生活方式的结构化运演相统一的领域.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家通过对日常生活的微观政治运行机理的分析,揭示了日常生活被分层、被监视、被整合的资本主义一体化的必然性.首先,微观政治“殖民”并设定日常生活.在本原的意义上,日常生活过程作为对象化的过程是个体进入类的过程,是目的的具体化和价值选择的现实化及效率显呈的过程,也是合目的性的动力促发与合类性规则的制衡、理想图景的向往与当下生活有限性的操劳等张力的总体框定过程.但是,资本主义微观政治把宏观的制度政治、意识形态政治殖入日常生活过程,通过具体化为类的中心统摄和类规则的范导,使个体进入类的生活过程一开始就是一个政治主导的过程;微观政治对类规则进行政治性的重构并突出其权威性,检审日常生活的多元目的的政治缘由,重估价值选择的合法性根据,设定效率追求和效率实现的政治标准,从而达到微观政治对日常生活的内殖和监视.微观政治正是这样通过对个体与类、合目的性与合类性、理想图景的向往与当下生活的操劳等维度的内契和重构,成为人们进入日常生活过程中不可规避的在场政治,也是人们投入日常生活的动力政治,这后一种政治正是微观政治设定日常生活的目的指向的实现,突现出它支配全部生活过程的个体成就和效能.其次,微观政治重设秩序并规整全部生活.日常生活本来是多种力量关联交织的矛盾互动过程,显现为张力状态,除了个体与类、合目的性与合类性等张力外,还包括不可靠性与可靠性的张力,包括不确定性与确定性的对立以及安全与自由的不相容等实然状态.西方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微观政治的重构,使得日常生活的张力退到幕后,在前台展陈出日常生活的可靠性、确定性、安全性、自由与幸福美满.资本主义微观政治之所以能在表象上实现日常生活有序化转换,造成一种“花园景观”和“在家的温暖感和幸福感”,就在于微观政治以空头许诺激发大众的信心、以暂时性的福利投契调适社会的向心力;同时也是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契入生活过程所造成的对全部日常生活的一体化整合的表现.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家在这种微观政治的无孔不入的处境中对微观政治进行分析批判,指明其存在的顽固性,根本目的是要唤醒资本主义制度下那些渴望解放的大众,引导他们探寻一种可能的出路,学会清理走向这一万能出路过程中所能遇到的那些微观的甚至是看不见的障碍因素,以便为最终超越资本主义作好思想准备.

四、一种评价:西方马克思主义微观政治思想的教育学缺憾

西方马克思主义微观政治思想对于我们从新的视角认清资本主义政治统治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但同时,也包含着不能忽视的教育学缺憾.从一个方面看,西方马克思主义揭示了资本主义微观政治的功能性质,具有把宏观政治具体化(政治分延)、外在政治内在化(政治殖民)、离散政治凝聚化(政治整合)等等功能.这种政治造成了深重的后果,主要表现为个体独立性的颠覆、多元生活方式的归整、公共理性的丧失等方面,如同资本主义商品世界的崛起使人成为商品的仆从物一样,资本主义微观政治在生活世界的实现使人成为资本主义政治的操弄物.由于微观政治的存在,资本主义所谓自由、平等、、尊严、博爱等早已丧失了实际意义,其自我标称的普遍价值已变得苍白无力,毫无魅力.从另一方面看,西方马克思主义微观政治思想又包含着令人遗憾的缺憾,表现在教育学层面,它没有进一步揭示微观政治是如何通过教育来实现其对人和日常生活的侵蚀的.事实上,微观政治的功能运演始终离不开教育的途径,虽然媒体的、文化的、经济的途径都可能直接间接执行微观政治的职能,但是教育的途径既关键又根本,教育对人的影响、尤其是对人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文化禀赋等等的形成是奠基性的.没有对教育如何执行微观政治的功能作出说明,这无疑是一个重大的欠缺.此外,微观政治本身与教育的一般关系、微观政治的去主体化与教育主体的习成、微观政治的对象多元性与教育客体的复杂关系等都缺乏相关分析.微观政治的教育学缺憾表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路有待演绎,需要人们“接着说”,必须有人“接着说”,这也是思想演进的一般规律所要求的.

总之,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微观政治思想突出对人的问题的具体解剖,把对人的思考和关怀提升到整体性的水平,为我们考察当代资本主义提供了新的视域,但同时,这种对人的关怀还不完善,教育学视野的缺乏,是其理论的逻辑缺环,补充或修复这一逻辑缺环,构成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新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