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保泉”30年迷津路

更新时间:2024-03-2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0461 浏览:44666

2010年8月31日,济南市举办“庆祝济南泉水持续喷涌7周年座谈会”.会场外,趵突泉水翻滚如轮,黑虎泉水从3个石雕兽头中喷沫而出,吼声不绝,五龙潭公园游人如织,男女老少戏水开怀.“保泉”形势看似一派大好.

但是,争论者仍在争论,几种“保泉”方案仍在拉锯,经过近30年失败多于成功的教训之后,关于未来“保泉”的方向和重点,政府和专家似乎仍没有一个明确的结论.

济南“保泉”,能笑到何时

泉城之水从哪里来

关于这一点,专家们似无太大争论.济南的地势南高北低,城南是山区,城北是黄河.南部山区的岩溶地下水向北流动,汇集于济南山前地下,遇到巨大的岩浆岩体阻隔,在地形低洼部分涌出地表,形成了济南诸泉.但对泉域边界的划分,各位专家看法不一.

山东的地质和水文专家们认为,济南这“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造成突出的水优势,中国独有,世界少有”.济南叫“泉城”名符其实,作家老舍说:“若没了泉,济南将失去一半的美.”位于济南城区的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五龙潭四大泉群100多处泉水,自古常年喷涌,在有记录的2000多年历史上,只有明清和民国年间,因特大干旱,济南泉水曾短暂停喷.

然后就是1971年5月,趵突泉忽现枯季断流,一断就是两个月.这是一个不祥的预兆.此后大多数年份,济南四大名泉都出现断流,且断流时间不断增长.一晃10年过去了,泉城民众迎来了一个最尴尬的时期:1981年3月~1982年9月,泉水连续18个月断流,四大名泉成了枯水坑.

1981年五一劳动节,来济南视察,听说了名泉断流的消息.他问济南市的领导:“一年以后,能否恢复泉水正常喷涌”回答是“无法做到”.两年呢回答:“难以做到.”有些焦躁:“3年总可以了吧3年时间,一定要恢复泉水正常喷涌.”济南市的领导请去趵突泉看看,说:“没水了我去看什么呀等到泉水常年喷涌时,我一定再来!”

一直到去世,都没再来看过济南泉水.他没能等到济南泉水常年喷涌的那一天.

“三碗水”,“两碗水”和“一碗水”

济南的泉水消失到哪里去了关于这一点,专家们也无太大争论:大气降水量偏少及开采量过大.

解放初期,济南地下水开采量是每天1万立方米,1981年来的时候,济南城区地下水开采量是每天29万立方米.到1990年代,济南地下水的集中开采量,达到了每天55万~60万立方米,超过了1960年代济南泉水鼎盛时期的总流量,因此,泉水断流是必然,不断流才奇怪.

发出“3年恢复泉城风貌”的号召后,济南掀起了“保泉”热潮,动静不小.山东省、济南市两次召开座谈会,把能请到的国内有关专家都请来了.专家们听取了山东省地矿局801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简称“801队”)等单位的专题汇报后,泛泛谈了各自在类似地区的勘察研究体会,对济南“保泉”提了些指导意见.有专家提议制造可常年喷涌的人工泉水,遭到多数专家的反对.山西师大地理系副教授黄春海提出了“三碗水”(即城区、东郊、西郊为各自独立的水文地质单元,相互没有水力联系)的观点,语惊四座,专家们有支持的,有反对的,但与会领导对此说颇感兴趣.

会后,结合“三碗水”观点和专家意见,济南市搞了一个“采外补内”的措施,即在东郊、西郊新建水源地,停采城区的几个水厂,市区地下水开采量由每天30多万立方米减到12万立方米,东郊、西郊开采量分别达到每天30万和近20万立方米.

但事与愿违.1982~1985年济南降水量与常年基本持平,但泉水每年春季照旧断流.1986年春一1987年夏,济南名泉又出现一年半的断流干涸.“3年恢复泉城风貌”的目标落空,支持“三碗水”及“采外补内”说的专家和领导内心如捣,半晌凉初透.

从1982年初至1990年底,以801队为主,对济南保泉供水进行了长期水文地质勘探.勘探研究结论认为:济南泉水断流主要是西郊、城区、东近郊开采地下水造成的,建议停采这三地段,实施“引黄保泉”工程.

1986年,大旱.济南市投资2亿元,建设引黄供水工程,当时的指导思想是:为保护泉水,减少地下水开采,引黄工程列为重点水源工程,一切为引黄让路.1987年,引黄工程一期建成通水,设计供水能力每天20万立方米,实则平均供水不足每天5万立方米.后因水源无保障、水质污染、工程故障频出,累计运行5年左右,就被迫永久放弃.

1985年,801队技术人员商广宇提出,济西地下水独立于济南泉域,为一大型地下水库.停东采西,可从根本上解决济南保泉供水问题.这就是“两碗水”说的雏形.这个观点,当时没有引起太大反响.

1989年7月,济南召开灵岩寺会议,再次研讨“保泉供水”问题.会上,“引黄派”的声音占据主流.济南市领导决定,继续上马引黄二期工程.

投资22亿元的引黄二期工程经过6年施工,分别于2000年和2001年建成并开始供水.两水库设计供水能力80万立方米,日,实际供水量只有40万立方米/日.济南市地下水和地表水的供水比例由过去的7:3改为4:6,济南市民由以前的喝地下水为主,改为喝黄河水为主.

引黄二期中的玉清湖水库启用不到一年,发生强烈渗漏,渗漏量平均16万立方米/日,淹没农田1.05万亩,部分农田绝产.

2001年8月15日,《济南时报》发表头条新闻:《孙书记恳切问询――名泉复涌谁有高招》.3天后,已调到山东省水文资源勘测局的商广宇将一封信寄到了济南市委书记孙淑义办公室.信中称:“只需用引黄工程1/10的投资和1/5的时间,开发泉域外济西地下水,停采泉域内东郊地区地下水,便能从根本上解决保泉供水问题,即在确保城市、工业供水的同时,迅速恢复济南泉水常年喷涌.泉城市民观赏泉涌和饮用优质地下水可以兼得.”

孙书记大喜,先后作过5次批示.2002年1月22日,济南市长办公会决定:济西地区应急供水与抽水试@--并进行.

2002年9月初,山东省政府邀请周干峙、刘建航、张宗祜、王梦恕、卢耀如5位中科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来济南进行“地铁建设与地下水环境保护”调研论证活动.济南市委书记孙淑义及省、市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参加了会议.孙书记文化程度不高,谈吐颇具草根气息.5位院士中,有两位水文地质专家,孙淑义急切地请教人家:“你们跟我说说,济南地下水到底是个什么形状是像一盆水、一碗水,还是一坛子水”听说地铁建设从筹备到建成要十几年的时间,孙淑义失望地说:“我还以为上半年论证,下半年就开始建了.要是建设周期这么长,我看还是算了.”

那次会上,院士们一致认为:济南泉水恢复与保护的核心问题,仍然是泉域范围、边界性质、岩溶水资源量等基本问题,以及大规模岩溶水开采诱发的岩溶水环境变化问题.必须采用新技术、新方法、新理论,进行新一轮的地下水勘查与评价,查清争论不休的疑难问题,达成共识,制定切实可行的“保泉供水”措施.

2003年6月8日,与供水相结合的济西抽水试验正式启动.试验进行不到两周时间,趵突泉水位下降了1.44米,引起社会各方关注,被紧急叫停.

这一年,济南市迎来了难得的丰水年.2003年9月6日,干枯多年的趵突泉等名泉复涌,3万济南市民挈妇将雏赶去看泉.

2004年4月1日,济南市市长鲍志强就济西应急供水试验等重大问题,与数名水文、地质专家及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座谈.

会上,负责济西抽水试验的801队负责人汇报:2003年6月8日~7月27日,在济西3处地段新增地下水开采试验,城区趵突泉最大下降值1.82米,认为因抽水试验影响下降值0.578米;认为济西与城区趵突泉存在一条通畅的“管道”.省城乡建设勘察院总工叶枝顺发表了不同意见.鲍志强市长建议大家暂不争论学术问题,而要出主意,想办法.鲍市长说:“我的最低目标就是两件事:我要用这个水,还要保泉.地下怎么个事我们不管它.我这边抽,老百姓喝着好水,趵突泉还能照样冒就行!真要把趵突泉抽停了,责任大!”鲍市长遗憾的是:在最低和最高之间的“中间目标问题,没个人搞清楚”.


这次会上,商广宇发出豪言:“济西水潜力巨大全国罕见,补给面积2620平方公里,若完全用于饮水,够1亿人世代饮用的!”会后,鲍志强市长决定继续进行济西抽水试验.

2004年7月21日,济西抽水试验重新启动.2006年5月,两院院士张宗祜等16位周内水文地质专家对项目进行了鉴定.专家认为,济南西部地下水与市区泉水间存在一个岩溶地下水分隔构造――万灵山岩溶弱发育带,属两个不同水文地质条件的地下水系统.

但反对者仍大有人在.801队地质调查中心副主任李常锁说:“经过2002~2003年济西新建3个水源地的大型抽水试验及2003年以来的地下水开采情况看,这3个水源地未达到部分专家当时预期的效果,济西水源地的建设是失败的.如果在济南市西郊水源地(腊山、峨眉山、大杨庄3个水源地)、济西水源地(桥子李、古城、冷庄3个水源地)大量开采的话,保泉仍然是一个美丽的神话.”

当时,济西地下水一期工程每天有20万吨水供给市区.商广宇说,可以扩大济两地下水的供水规模,让全体市民都喝上地下水.专家鉴定会不久,2006年4月27日,因应着保泉形势的急迫,市水利局将济西供水量降到每天6万吨左右,同时,将黄河水供水量由11万~17万吨增加到28万~42万吨.商广宇大为愤慨.

2007年3月,原市长鲍志强调走,“停东采西”冷了下来,2010年又开始升温,但按商广宇的说法是“阻力还不小”.

2010年6月,济南城市日供水量已达到70万立方米,东郊水厂与西郊水厂地下水开采量仅为3万立方米,其余水源基本为黄河水,地表水供水没有潜力可挖,急需新的替代水源.6月22日,由市发改委主持,济西供水二期工程举行可行性论证会,大部分与会专家认为,济西二期地下水的开采,不仅可以缓解济南城市供水现状,让更多的市民喝上优质地下水,还能通过实践验证济西与城区到底是“一碗水”还是“两碗水”的问题.

2010年7月中旬,济南市公用事业局局长贾玉良表示,为缓解夏季用水紧张形势,济南近期将启用济西一期工程地下水作为应急水.考虑到保泉等实际情况,只启用2万吨/日的规模,如试运行证明对泉群水位影响不大,将作为长用水源为市区供水.同时,济南市正加大水源建设,计划今年启动济西二期供水工程,日开采规模为20万吨,计划明年建成.

“保泉”出路在哪里

记者在济南采访到的多位保泉专家,对商广宇及他的“停东采西”说尽量避提,谨慎涉及.当地一位权威人士说:“商广宇这个同志很执著,他每个月都在媒体上有声音,高调宣传自己的‘停东采西’说.其他专家就不太愿意在媒体上露脸.商广宇对地质工作不熟,他虽是搞地质出身,但他还没有把这个问题做明白,就转到水文上了,他对地质资料的占有、研究不够.”

山东省和济南市研究“保泉”问题的单位有七八家.持不同意见的单位和专家相互间不讨论、不争论,不交流材料,不共享成果.济南市前市长鲍志强有心搞一个“保泉委员会”,由市长任主任,在市政府领导下,研究如何保泉的问题,包括林业、水利、公用等部门,并把专家组织起来,“既要听取专家意见,又要把历史问题处理好,并将不同部门几十年的研究成果共享,以提供更加充分的实验数据和实证”.后来,“济南市名泉保护委员会”倒是成立了,办公室设在市园林局,专家们还是拢不到一起.

商广宇说,他参加过的关于“保泉”的专家研讨会,大家没有面红耳赤地争论过,都是各自上台发言,讲完了.但上述那位权威人士说:“济南市曾想组织有关专家一起讨论‘保泉’,但讨论不下去.主要就是商广宇,他不允许别人提出反对意见,对任何人的质疑都不允许.很多专家不愿意介入这种无谓的争论,而且人脉关系很难把握,说不定就把哪个领导也得罪了.”

原山东省政协副主席李殿魁教授,是商广宇的坚定支持者,他说:“只要把济西作为济南的水源地,就能做到‘两个确保’:确保济南的泉水正常喷涌;确保济南市民能喝上优质地下水!”2004年济西第二次抽水试验,李殿魁担任了专家组组长,试验结束后,李殿魁向鲍志强市长等省市领导提了《关于济南保泉供水的五点建议》,呼吁政府排除阻力,尽快开发济西地下水.建议书末尾说:“高水平的领导往往采纳少数人的意见,做出科学决策,然后再通过工作实践统一大家的认识,这是一条重要的领导方法,对科技含量高的业务部门的领导往往如此.”

商广宇在一篇文章里写道:“等受‘断裂带边界说’和‘水资源人均说’的误导,济南市先后实施‘采东为主’和投巨资引黄的保泉方案,不仅3年保泉目标落空,而且10年保泉保出个历史最低水位,20年保泉竟出现了泉城人喝着劣质黄河水,济南泉水四季停喷的严重局面!”

对此,801队的李常锁工程师解释说:“我们所提的采东,采的是白泉泉域地下水,由于构造原因,该部分地下水与市区关系微弱,相关证明材料也比较多.”

济南市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主任孔翔宇,对这起纷争有自己的看法:“东部地区的北部(白泉泉域)和济南泉域没有联系.但是,地下水文资料证明,在东部地区的南部,与市区泉域是互联互通的.整个南部山区的水是向低处走,如果白泉过多地采地下水,形成大的漏斗区,山区下来的地下水就都补充到这里了.济西地下水的某些层面,与东部环境趋同.我们通过试验一直在验证,说明无论东部、西部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某一个部分不联系,不意味着整体不联系.所谓‘两碗水’、‘三碗水’之说,都是从一个现象掩盖了另一个现象,都不利于保泉.济南地质应该是一个大的系统,不能分割.”孔翔宇的观点,代表着当地诸多保泉专家的看法.

济南大学研究生导师邢立亭说:“在国外,岩溶大泉的研究极其细致.之所以济南‘保泉’存在争议,主要是勘查研究工作量投入不足,部分非常重要的水文地质参数缺乏试验数据,有不同认识很正常.”

但这似乎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按孔翔宇主任的说法,就是此项勘探、研究投入巨大,没有投入,就不可能出成果.孔主任说:“济南的地质问题到现在还没有搞清,所有的资料都不足以系统地解释济南地下水的动力场问题,谁下结论都为时尚早,要作一个大系统探讨.现在的很多研究,都是在工程地质而不是水文地质的层面来研究的.媒体上发表的一些专家似是而非的看法干扰了而不是帮助了领导的决策.这种情况下,我要是市长,我也拿不出明确的保泉方案,只能大而化之地推动.”

近年来济南城区快速向南部发展,直接补给区道路面积加大,地面硬化,减少了地下水补给量,也是济南泉水减少的一个重要原因.另外,济南的水问题,还存在着如何利用的问题.用水结构不合理,如采水点布局不合理、单位自备井过多、工业用水都是地下水等,直接影响了泉水喷涌.一些地表水、地下水被污染,导致了有水不能用的水质性缺水.由于管理粗放,形不成合理的机制和监管体系,也造成了“保泉”困难.孔翔宇主任认为:“要‘保泉’,就围绕这3个方面做文章.”

济南的自备井大户集中在东部,光济钢就占了全市自备井用水量的60%.6年前,济南市搞一个东部地区联合供水,企业用水统一由政府供应.这个系统边建边用,去年基本上覆盖了东部地区.按照规划,东部自备井要关一批,转一批,但做得都很不到位.一些大户声称黄河水水质不过关,拒绝使用.孔翔宇主任认为这跟国家的体系有关:“虽然济南对自备井用水的收费已经够高了,但还不足以使企业放弃自备井,改用自来水,有些用水大户还是级企业,济南市管不着,山东省也管不着.美国50个州都有立法权,如果山东省也有立法权,事情就好办多了.”

孔翔宇主任最后说:“如果把济南的水文地质研究透了,把济南的‘保泉’做好了,全国其他城市的人,取济南经验的冰山之一角,就能把他们的城市治水搞好.”

这一天,不知何时能够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