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分层:期刊评价的历史社会学

更新时间:2024-01-2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8795 浏览:132866

[摘 要]分层是一种客观现象,期刊亦可分层.我国期刊分层的主流方式经历基于行政级别到基于核心期刊的演变,这植根于深刻的历史社会背景.传统期刊分层存在三大缺陷,即分层目标和使用目背离、期刊结构的紧张、不能胜任科研成果评价.提出引入社会分层理论考察期刊层级,指出期刊分层对核心期刊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关 键 词]期刊分层期刊评价历史社会学解析

[分类号]G250

1 分层的客观性与期刊分层

分层最初是一个地质学概念,指地质构造的不同层面;社会学借用了这一名词,创造了社会分层的概念,用来分析社会的纵向结构,也像地质构造一样分成高低有序的若干层级.“社会分层”一词的起源不甚明了,约在20世纪20、30年代由索罗金、金斯伯格、盖格等开始使用.当代社会学所说的社会分层主要是指依据一定具有社会意义的属性,社会成员被区分为高低有序的不同层级的过程与现象.

自文艺复兴以来,西方社会一直以“天赋人权、人人平等”为口号来整合社会,然而“追溯历史或探寻宇宙,人们还未曾发现完全无等级的社会”.分层作为人类社会的一个属性具有客观实在性.与其他事物一样,分层也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促使社会要素在各个层面协同完成既定的社会功能,保持社会稳定和持续(功能主义);另一方面导致社会内在紧张和社会变革(冲突理论).从社会动力学的角度来说,“分层能使人们把握社会系统的主要力线”.

社会学的理论和概念为我们提供了观察和认识社会的特定视角.期刊是人类交流科学知识的社会化系统,对于同一个专业领域的期刊,在主办机构、编辑队伍、审稿专家、作者群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差别,直接导致了期刊办刊条件的差异,影响期刊的学术水平.学术水平的不同使得期刊在学术共同体中所获得的认同度产生差异,认同度的差异直接导致期刊的地位差别.因此,期刊分层是社会分层在期刊界的自然延伸,“期刊的级别是期刊的一种属性”.正如严建新所说,科学技术期刊在学术维度上的分层现象是客观存在的,即使没有公认的分层标准,学术共同体中的成员对本专业不同期刊的学术水平也会有一个模糊的共识.

2 我国期刊分层的历时分析

我国常见的期刊分层模式主要有三种:①按期刊主办单位的行政级别划分;②按期刊是否获奖划分;③按期刊是否是核心期刊划分.1992年,北京大学图书馆出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简称《总览》),这是我国期刊分层标准嬗变的分水岭.在此之前,期刊分层的主流是依据刊物主办单位的行政级别;在此之后,期刊分层的主流是依据一种期刊是否属于核心期刊.按照是否获奖对期刊层级的划分在学术界产生的影响微乎其微.

中国社会有着浓厚的“官本位”传统,政治一直居于社会生活的中心,社会生活的其他要素一直围绕着政治稳定的目的不断地优化重组,行政级别一向受到人们的重视和认同.我国对科技期刊和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实行基于行政级别的分级管理制度.虽然“这种分级不是以期刊质量、学术、技术水平为划分依据,而是从期刊髓记的行政管理机构来确定的.因此,不能说地方性期刊的质量、学术、技术水平低于全国性期刊”.但是,“国家”、“地方”的行政分级管理方式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认同感,亢接为科研管理部门根据期刊的行政级别对期刊学术水平进行判定提供了合法依据,进而导致了基于期刊行政级别对论文学术水平的评价.一些学者指出:“长期以来,在申报、评定科研成果及晋升职称工作中,虽然国家并无规定,一些单位却按主办单位的行政级别划分刊物等级,并据此判断科技论文的学术质量,而且颇具普遍性”.

虽然这种行政性的期刊分层方式不是最合理的,但是在没有更好的期刊质量分级出现之前却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国家级期刊的主办单位大多拥有较为雄厚的物质资源,这为主办一种优秀的学术期刊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国家级的期刊主办单位拥有强大的智力资源储备,汇集了大量的学术精英.他们用较高的学术鉴赏力对期刊稿源进行审核,从而为期刊学术质量提供可靠的保证;在缺乏优秀稿源的情况下,他们自己就可以成为文稿的重要来源.这些独特的优势是地方性期刊所不能比拟的.

1991年6月,国家科委颁布了《科学技术期刊管理办法》,第六条明确指出:“科学技术期刊,按期主管部门分为全国性期刊和地方性期刊.全国性期刊是指国务院所属各部门、中国科学院、各党派和全国性人民团体主管的期刊;地方性期刊是指省、自治区、直辖市各委、厅、局主管的期刊”.这一文件的颁布,成为以行政级别对期刊进行分层的合法依据,标志着以行政级别为标准的期刊评价方式发展到顶峰.

物极必反,在以行政级别进行期刊评价走向顶峰之时,一股孕育了十多年的潜流在默默涌动,正准备取而代之,走向期刊评价的前台.这股潜流就是核心期刊.

核心期刊是一件“舶来品”,其理论基础是布拉德福定律;也有学者认为布氏定律和加菲尔德的引文分析理论、普赖斯的文献增长与老化定律(特别是研究峰值理论)三者共同构成了核心期刊的理论基础.

1973年,《国外书讯》杂志率先译介西方的“核心期刊”理论及国外科技核心期刊表.20世纪80年代,国内图书馆界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信息的选择和收集问题:一方面期刊的数量和均在快速增长;另一方面经济建设刚刚起步的国家无法为图书馆提供更多的经费来应对期刊数量和的增长.如何以有限的经费实现文献收集的信息密度和使用价值最大化成为整个图书馆界最为关心的问题.核心期刊理论使图书馆界看到了解决这一难题的曙光.图书馆人本着“学以致用”的目的纷纷投入到核心期刊的研究当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对核心期刊遴选指标和遴选方法的研究不断深入,80年代末,“核心期刊”由一个“舶来品”顺利实现了“本土化”着陆;核心期刊的概念也在“本土化”进程中逐渐渗透到图书情报界以外的学科领域,特别是科研管理界.

核心期刊的影响力之所以能成功地从图书情报界拓展到整个学术界,是自身特质与时代要求共同作用的结果.核心期刊的理论基础是经典文献计量学定律,主要根据载文指标和引文指标测量的数据而得到.马克思说:“一种科学只有在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达到了真正完善的地步.”基于统计数据的核心期刊披上了“科学”的神圣外衣,这使它比基于行政级别的期刊分层方式的科学性大大增强.1987年以来,中国科学界开始采用国际通用的科学计量指标评估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研究实绩.核心期刊作为科学计量的期刊分层方式,迎合了科研管理部门定量评价的管理需要.

在学术界,研究人员一直存在着弱化行政对学术进行干预的要求,对基于行政级别的期刊评价方式诟病已久.有学者指出这种评价方式“阻碍科研成果的传播速度,影响众多期刊提高质量的积极性,影响评奖、评职的公正性”.因此,学术界强烈要求建立基于学术水平的评价机制.核心期刊理论所使用的文献计量指标满足了学术界长期以来弱化行政评价的要求,而且其中的引文指标在一定程度上也符合研究人员对学术水平进行评价的需要.在期刊编辑界,核心期刊的“动态性”打破了基于行政级别的静态期刊分层,引入了竞争机制,势必得到广大处于行政弱势地位的期刊编辑人员的支持.

虽然自核心期刊引入科研评价领域之后,也引起了期刊编辑界、学术界的不少非议,但是核心期刊已经成为当前期刊评价和科研成果评价的主流却是不争的事实.

3 现行期刊分层方式的局限性

从基于行政级别的分层模式到基于核心期刊的分层模式,期刊评价完成了静态分层到动态分层的转变,这无疑是我国期刊分层体制的一次巨大进步.而且这种转变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研究成果从行政评价转到学术评价.然而,核心期刊作为期刊分层和研究成果评价的工具,也受到学术界、期刊界的质疑和批判.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考察.

3.1 分层目标和使用目的的背离

我国的学术期刊大都集中在首都和省会城市,为了便于对期刊进行审批和管理,根据期刊的主办单位的级别向不同级别的出版管理机构进行申报批准,产生了“国家”、“地方”的期刊层级差异.这种分层方式本身不具有任何学术水平评价的成分,也并非为了评价期刊的学术水平怎么写作的,更毋庸扩张到由期刊的学术水平进而判定研究成果的学术水平.因此,基于行政级别的期刊分层方式对研究成果进行评价,在逻辑上是行不通的.

如前说述,核心期刊研究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解决如何以有限的经费实现所收集的信息密度和使用价值最大化,它的原始功能在于“获取高密度的情报源”,从而有利于专业图书馆建立基本馆藏,指导读者浏览专业期刊.虽然引文指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期刊的学术水平,但是有些学者认为并非纯粹的对期刊学术水平的评价”.

无论是基于行政级别还是基于核心期刊理论的期刊分层方式,它们的本质目的都不是为了评价期刊和研究成果的学术水平而设立的.这两种期刊分层方式均被科研管理部门借用,作为评价科研成果的手段和工具.分层目标和使用目的的背离,是导致学术界对这两种期刊分层方式批判的根本原因.

3.2 二元对立的期刊分层观及其导致的结构紧张

基于行政级别和基于核心期刊理论的期刊分层方式,产生了一个共同的后果――二元对立的期刊分层观.尽管有些学者将基于行政级别的期刊分层引申为“(国家)级、省部级、地市级”的结构,但是仍然无法摆脱“”与“地方”的基本分层格局.核心期刊所导致的二元对立的分层局面更为明显,通过各种核心期刊表的确定,全国的学术期刊“以是否‘核心’被区分为两大壁垒”.在现行评价系统和研究人员投稿动机的共同作用下,二元对立的期刊分层观导致了期刊界的结构紧张.

现今,许多学术机构将核心期刊作为科研考核的一种标准.一家期刊是否被评为“核心期刊”,直接关系到期刊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如果一份学术期刊未被评为核心期刊,则意味着刊登的论文无法得到评价系统的认可.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研究人员在投稿时会将非核心期刊作为自己的第二选择.优秀稿源是期刊发展的生命线.在现行的社会评价机制和研究人员的个人选择机制的共同作用下,非核心期刊无法或很难竞争到一流的优秀稿源,选稿也成为一种吃核心期刊“剩饭”的过程.

在面临稿源困境的同时,非核心期刊还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压力――量的不断下滑.学术期刊的主要购写者是图书馆,核心期刊的原始功能就是为图书馆期刊提供依据.一份学术期刊如果不是核心期刊,也就意味着丧失了众多的图书馆写家,结果导致发行收入的锐减.虽然我国的学术期刊的办刊经费主要来自于主办单位的拨款,但是核心期刊评定导致的非核心期刊发行量的下降,无疑剥夺了期刊争取更好的办刊条件的可能性.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的常务副主编宿伯杰说:“1993年,笔者所办的期刊的收稿量和订数分别比1991年陡降30%和3l%,至1996年,定数比1991年下降了52%.这与1992年《总览》的出版有立竿见影的因果关系.”一些学者也指出:“这种将学术期刊腰斩为二(核心期刊与非核心期刊),并将之与学人的利益挂钩的做法,实际上使得学术期刊界原本有序的自由竞争变得非常不公平,学术资源的分配和流向完全为所谓的核心期刊所左右”.最终在学术期刊界产生了核心期刊的“马太效应”和非核心期刊的“贫困恶性循环”,致使学术期刊被划分二元对立的“核心”与“非核心”两大阵营.

3.3 粗放式的分层结构无法胜任科研成果评价的使命

期刊编辑界、学术界除了从学理上“质疑‘核心期刊’的评价功能”,认为核心期刊作为期刊评价和科研成果评价的工具是“无可奈何的功能误用”;还从形式上对核心期刊的评价功能展开批驳.

基于行政级别期刊分层将“期刊只划分为国家级、省市级期刊”,基于核心期刊理论的期刊分层将“期刊级别只划分为核心期刊和非核心期刊”,这种二元对立的粗放式期刊分层模式未能做到“拉开档次”,“不适宜在大范围内笼统采用,不然就会出现《中国社会科学》和《中国音乐教育》平级的滑稽现象”.钱荣贵也指出:“现行的‘核心期刊表’没有对入选期刊进行分级处理,是不是发表在同一类‘核心期刊’等上的文章,其学术质量都一样呢显然也不是如此.”

因此,这种二元对立的期刊分层模式作为期刊评价和研究成果评价的有效性和准确性较低,不能很好地胜任期刊评价与科研评价的职责、完成科研评价对学术研究进行有效导引的社会使命.

4 期刊分层对核心期刊理论的坚守与拓展

期刊分层是一种客观现象.朱克曼认为:“在科学界,分层现象是普遍存在的.个人、团体、实验室、科研机构、大学、期刊杂志、研究领域和专业、理论、方法等等都依照威望高低划分了连续又界限明确的等级”.

“社会地位构成了社会分层的标准”,“决定了个人对社会资源的占有”;依据社会地位的差异,我们可以把握社会基本结构以及由它制约的社会运行状态.期刊分层的标准是什么现行的主流期刊分层方式――核心期刊理论,从文献密度和引文规律两大维度揭示了期刊的分层现象,它是否能够准确揭示期刊的结构特征呢如果答案是肯定的,为什么会产生载文和引文集中与分散的规律如果答案是否定的,更为合理地界定期刊分层、揭示期刊结构的标准是什么哪些因素会对这一分层标准产生影响期刊个体通过何种机制获取这些有利的影响要素,实现自身在层级结构中的流动作为期刊分层的结果,被揭示的期刊结构能否作为期刊评价和论文评价的工具,从而使其具有学术评价的功能这些正是期刊分层研究所要直接面对的问题.

期刊分层,不是要推翻现有的核心期刊理论;而是在现有的期刊评价实践的基础上,结合社会分层和核心期刊的相关理论,从学理上对学术期刊的层次结构进行更为准确的揭示和阐释.从本质上说,期刊分层是对核心期刊理论的坚守与拓展.

4.1 对核心期刊理论的坚守

期刊分层理论秉承核心期刊理论的基本逻辑前提――期刊界存在着等级差异的层次结构.对差异的承认与揭示,使核心期刊在期刊界引入竞争机制成为可能,“使得众多的学术期刊从过去那种缺乏外在评价、自我感觉良好,转向了以提高学术质量、吸引优质论文、优化学科选题、增强编辑责任为目标的追求”.期刊分层将继承发扬核心期刊的期刊评价功能,推动期刊界的有序竞争.

期刊分层继承核心期刊的学术评价功能.陆伯华认为:“核心期刊的功能归结起来有两点:一是管理功能;另一是评价功能”.在人类进入信息爆炸的叫代,作为学术界正式交流系统之一的期刊,其不可推卸的功能体现在“首先评价知识,其次传播知识”.一份经过严格评审的期刊论文,“它的首要功能是作为一种知识声明,宣布它已经得到科学家的同行的评价和承认;其次要功能是传递信息”.因此,期刊“最最重要的考虑因素是‘质量控制’,而不是速度”.可见,期刊对研究成果的评价功能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因此,期刊分层通过对期刊结构的揭示,有利于比较论文之间的学术水平,具有学术评价的功能.

布迪厄认为:“众所周知,科学仍朝着取得完全自主化的目标迈进.在这个过程中,人们能把社会审判乔装成科学审判,为特有的社会越权现象披上了科学的理性外衣.”对于期刊――这个科学交流的特殊“场域”来说,核心期刊理论最为突出的贡献在于,它将对学术期刊的评价权从基于行政级别的“社会审判”手中夺回,初步建立了学术期刊基于载文指标和引文指标的“科学审判”机制,增强了“科学场”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期刊分层坚持从学术共同体的集体利益出发,坚守期刊评价权回归学术界这一基本立场.

4.2 对核心期刊理论的拓展

期刊分层研究,不仅继承核心期刊理论的优秀传统,还从内容和形式上对核心期刊理论进行完善.

核心期刊的理论基础是文献离散与分布定律,核心期刊的判定主要依据文献计量学的指标.因此核心期刊的确认主要是对大量的期刊文献所呈现出的数理规律的宏观描述和显示;换言之,核心期刊的划分,是从文献出发的,无关社会,所以核心期刊的分层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屏蔽了社会因素的干扰,呈现出文献资源的某种原生态.以《总览》为例,它所使用的指标从1992年版的3个扩展到2008年版的9个,从这些指标“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核心期刊’的遴选主要是从两个方面来考察和选取期刊的:一是期刊的载文数量;二是期刊的载文质量”.这种评价模式的前提是将期刊视为一个独立运动的主体,指标所反映的实质是期刊本体的特征,各种指标的取值成为期刊本体特征的量化反映.然而,这一评价模式的重大缺陷之一在于,忽视了社会性因素对期刊学术水平的影响.学术期刊作为学术共同体进行学术交流的平台,它始终是社会的产物,社会的分层以及不平等必然会影响和干扰到期刊的生态和发展.因此,学术期刊中必然存在社会因素的影响,从而使其在中观和微观层次上表现出复杂性和多样性.在核心期刊理论成为主流期刊评价模式之前,基于行政级别的期刊评价之所以能够盛行很长一段时间,正是因为它对影响期刊学术水平的社会因素给予了充分的关注和肯定;而核心期刊的分层方式,完全抛弃了这一优点.社会分层理论在核心期刊理论中的引入,能更真实地反映学术期刊的环境和生态.由此产生的期刊分层理论能对核心期刊理论进行一定程度的补充和完善,从而使其更贴近真实的期刊生态.


传统的“一刀切”式的期刊评价方式,不仅导致了期刊两大阵营的紧张与对立;这种粗放式的二元结构也不利于期刊评价功能的发挥.事实上,思想界早已对二分法在认识论中的局限展开了深刻的反思,这也是当代社会学界对社会结构认识以“阶层”分析代替“阶级”分析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对期刊的评价,理应打破二分法的限制,树立多元层次观;从粗放式的期刊分层结构突破到精细型的多元结构,以便更为真实地反映期刊的结构特征.期刊的集团性结构的呈现,有利于完善期刊对科研成果的评价功能;同时,也有利于完善评价机制对期刊个体的激励功能.根据弗鲁姆的期理论,激励的效果受三个变量影响:努力――绩效的联系,绩效――奖赏的联系,和吸引力.现行的核心期刊理论,对于处于上层和底层的期刊均无法发挥期评价的激励功能,只能对处于结构中层的期刊产生激励效果,促进他们为进入核心期刊集团而做出努力.多元分层观的期刊分层理论,有助于期刊个体进行更为准确的自身定位;有利于管理部门根据期刊的不同层次,开展具有针对性的评价方式,全面发挥期刊评价对期刊个体的激励功能.

5 结语

传统的期刊研究集中在本体层面,即对期刊外部形态特征与期刊数理现象的研究,其本质是对期刊的一种经验性的描述,未有强有力的理论从学理上解释期刊层次差异的客观现象.期刊是人们制造出来以实现某种特定文化职能的社会工具,不把它放在特定社会文化背景和学术交流系统之中来考察难以正确认识期刊的本质.社会分层理论,作为揭示和阐释人类社会不平等现象的强大工具,恰恰为我们从学理上对期刊分层现象进行考察和解释提供强大的理论借鉴.因此,期刊分层是社会分层理论在期刊评价领域的具体运用.将期刊置于一定社会情境之下的期刊分层研究,有助实现期刊评价研究 范式的转换,把期刊研究深化到文化社会学的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