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德育人对提高师德的必要性

更新时间:2024-02-0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0968 浏览:143641

[摘 要]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起着主导作用.广大教师应着力提升思想政治素质,在教学活动中遵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道德原则,加强师德修养.国家应建立有效机制,把道德教育和制度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实现以德育人的伟大目标.

[关 键 词]以德育人 教师 职业道德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经济建设、科技进步、社会发展依赖于全民族的智力开发和人才的培养.广大教师要着力提升思想政治素质,树立高尚的教师道德人格,建立有效德育机制,实现以德育人的伟大目标.

思想政治素质是教师以德育人的核心

思想政治素质是广大教师首先具备的最基本素质.高校要组织教师认真学习马列主义、“三个代表”与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学校各级党组织要认真负责,确保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学习人员三落实.广大教师通过学习升华思想认识,达到较高的思想境界.

要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教师要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必须切实做到两个坚定:一是要有坚定的无产阶级政治立场.教育家徐特立明确指出,教书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育人,教育学生成为具有共产主义思想品质的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条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教师承担如此重任,必须要有鲜明的无产阶级政治立场,坚定地站在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始终坚持从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来观察和处理问题.二是要有坚定的社会主义政治信念.当前少数教师被西方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迷惑,在某种程度上动摇了社会主义的信念.各级党组织必须采取得力措施,对教师进行理想、信念的教育.教师只有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政治信念,才能以强烈的革命事业心和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去教育学生,才能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无私奉献精神去对待教师这个伟大职业.

要具有较高的思想素质.思想素质是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教师首先要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原苏联教育家加里宁说过:“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全体学生.”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状况,会对学生的行为选择产生影响.因此,教师自身首先要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高尚的价值观.教师只有确立科学的世界观,才能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去教育和培养学生,做到在知识传授、人才培养、素质教育中保持崇高的理想境界;教师只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才不至于在人生的征途上迷失方向,才会热爱教育,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鞠躬尽瘁;教师只有树立高尚的价值观,才能称职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光荣称号.人民教师应当淡泊名利,坚定集体主义的主导价值观,摆正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坚决反对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确保学校这块净土不受玷污.

树立崇高师德是教师以德育人的根本

目前教师道德的整体水平是好的,但也应看到少数教师的敬业精神不强,以德育人意识淡薄.因此,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已迫在眉睫.概括地说,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遵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道德原则.

遵守爱岗敬业的道德原则.爱岗敬业、献身教育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首位要求,是做好教育工作的思想前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师要“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爱岗敬业、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已不再是个人的意愿和行为,而是党和人民对教师的共同要求,是当代教师群体的共同意志.教师首先要把爱岗敬业、献身教育事业放在首位.因为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祖国的富强,在一定意义上关键在于人才的培养.明确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因此,广大教师要以现代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为榜样,终身安于粉笔生涯,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高尚情怀献身教育事业.其次,当代教师只有遵守爱岗敬业的道德原则,才能从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出发,忠实履行自己的道德义务,才能对自己的动机和行为作出选择和批判,在平凡的岗位作出贡献.

要遵守教书育人的道德原则.教书育人道德原则是全面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途径.教师既要对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又要重视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这是教师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其根本任务决定的.正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老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教书育人的核心是育人.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做事,更重要的是要教学生做人.孔子在教学活动中强调把教育学生如何做人放在第一位,提出了教师要帮助学生“进德修业”的主张.韩愈在《师说》中明确提出教师的职责为“传道,授业,解惑”,并把传道放在首位.列宁曾经说过:“在任何学校里,最重要的是课程的思想政治方向,这个方向由什么来决定呢完全只能由教学人员来决定.”因此,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崇高职责.当代教师要增强教育责任感,对学生全面关心,全面负责,做学生的表率,善于把思想教育渗透到各学科教学和日常生活中去,做到教书与育人相结合.

要遵守为人师表的道德原则.为人师表是教育工作本身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无论是在教育教学,还是在与学生的交往过程中,教师的品德、作风、举止及衣着给学生的影响都是非常深刻的.


首先,必须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中国古代教育家荀况认为:“师术有四,面博习不与焉.尊严而惮,可以为师;耆艾而信,可以为师;涌说而不陵不犯,可以为师;知微而论,可以为师.”而思想家韩非子则认为:“智如泉源,行可以为表仪者,人师也.”他们认为作为教师既要有足以教育学生的丰富知识,同时也必须具有高尚的德行,才能成为学生的楷模.汉朝思想家杨雄则明确地提出:“师者,人之模范也”.古代教育家孔子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十分强调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他说:“子帅以正,孰敢不正.”他认为,一个人首先自立,才能立人,首先正己,才能正人.教育者要有良好的德行,才能潜移默化地陶冶和塑造学生的心灵.指出:“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其次,必须身体力行,以身作则.这是贯彻为人师表原则的基本要求.只有言行一致,身体力行,才能赢得学生信任、尊敬和拥戴,才会成为学生的榜样.

建立有效机制是以德育人的保障

建立有效机制是教师以德育人的保障.目前全国尚无统一的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在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并重的今天,高校要特别强调“法治”和“德治”的有机统一以及道德教育和制度建设的结合.

建立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始终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要加强道德规范建设,将师德养成纳入制度建设的轨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已颁布实行的《教师法》的个别条款虽也涉及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但比较笼统,可操作性不强.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应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尽快制定符合高校实际的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做到有章可循,有制可依,违规必究.

应建立教师职业道德评估体系.依据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标准,建立相关的评估指标体系,每个指标给予一定的分值,以学年对教师的师德规范执行情况进行量化考核.目前,各高校对教师的教学、科研情况有着严格的考核标准,量化指标细繁,考核结果与晋职、晋级、评优、津贴等紧密挂钩.唯独教师的职业道德考核没有具体标准和量化指标,不对上述各种评优、晋职、晋级构成实质性影响.使教师普遍认为,业务是“硬指标”,师德是“软指标”.由于这种误导,一些高校出现重业务、轻政治,重智育、轻德育,重理论、轻实践,重教学质量、轻教育质量等不良现象.

实行高校党政领导师德负责制.高校党政领导应对教师职业道德状况负总责,党委负责同志要亲自抓,分管领导专项抓,有关部门具体抓.学校要对教师的师德情况按时抓、及时摆、定期议,确保高校的德育工作真正到位.高校的上级主管部门要对所属高校的师德情况定期检查,定期研究,实行量化考核,将高校师德情况列为学校党政领导政纪考核的主要内容,对学校的评优、评奖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

综上所述,以德育人是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体现,是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师对社会应尽的道德义务.以德育人,教师是主导.因此,提升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是以德育人的核心;树立崇高师德,加强思想修养,坚持师德高品位,是以德育人的根本;建立有效机制是以德育人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