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等教育教材多样化与独立学院教材建设的

更新时间:2024-02-2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973 浏览:17000

[摘 要]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教材多样化是高校教材建设的一条基本原则,而教材的特色则是教材多样化的实质所在.独立学院作为一个新兴的办学群体,在教材建设规划、教材建设特色和教材选用等方面出现了与之快速发展不相协调的现象.文章通过对这些现象的分析,就独立学院教材多样化建设的工作重点、发展方向以及举措等提出了一些想法和建议.

[关 键 词]教材多样化;独立学院;教材建设

[作者简介]任善于,浙江万里学院教务部助理研究员,浙江宁波315100

[中图分类号]G4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0)09-0203-03

一、教材多样化的内涵与本质

教材多样化的概念在国内最早见于1987年教育部颁布的《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工作章程》中,而作为高等学校教材建设的原则,则在2005年才确立.教育部在《关于申报“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教材规划”选题的通知》中明确指出:“坚持多样性的原则,鼓励编写具有不用风格和特色的教材.”

教材多样化表现形式是多方面的,包括教材品种、教材内容、教材呈现形式和教材建设过程等方面的多样化.

教材品种多样化,即进行教材系列配套,可以是同一专业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教材配套,也可以是同一门课程的基本教材、辅助教材、教学参考书进行系列配套,或是文字教材与电子教材配套.

教材内容多样化,即根据人才培养规格和途径的不同,教材内容在取舍上应有很大的不同,以适合不同的教育层次和办学群体.相同名称的课程在研究型大学、研究教学型大学和教学型大学中,其教学内容应各有特色,各不相同.在同一层次的高校或是同一学校内的不同专业间,由于专业特点不一,教材内容也应不一样.甚至还可以由于课程性质不同,教材类型有专业型、学科型和普及型之分.

教材呈现形式多样化,可以是传统的纸质教材,也可以是电子教材;可以是精装本,也可以是平装本;可以是通用本,也可以是简明本.

教材建设过程多样化,也就是说在实际发生的工作过程中,教材多样化可分为不同的阶段,即教材编写阶段多样化、实验(试用)阶段多样化、出版阶段多样化和发行(选用)阶段多样化等.

任何事物的本质都是由其内部特殊的矛盾所决定的.教材多样化反映的是教材内在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是此教材区别于彼教材的本质属性,也就是教材的特色.只有具有不同特色的教材,才能形成教材的多样性.教材多样化在本质上就是教材的特色化.教材特色化是追求教材本质属性实现的过程,而不仅仅是追求教材表面形式差异的过程.

二、独立学院教材建设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进入21世纪,高等教育呈现陕速发展的势头,招生规模持续扩张.2008年我国普通高等教育招生607.7万人,在校生2021.0万人;2009年639.5万人,在校生2144.7万人;2010年计划招生达657万人.2008年有普通本科院校755所,普通高职院校1169所,独立学院315所,分校办学点95个,高等教育呈现出办学主体多元化、办学群体层次化的特点.从办学规模看,独立学院已成为本科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我国的高校教材经过“九五”、“十五”和“十一五”三轮的建设,出现了一批诸如“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十五”和“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等内容新、体系新、方法新、手段新的高水平教材,各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也加大了对教材建设的投入,进行了系列教材规划,扩大了教材品种,实现了部分教材系列配套,提高了教材的教学适用性.但由于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在改革和发展中产生的一个新的办学群体,发展的历史较短暂,还没有适合于自己的特色教材,与其自身的发展不相适应,主要表现在:

教材建设规划滞后.经过10年的发展,独立学院规模和影响日趋扩大,但由于许多专业的课程体系尚在不断实践和不断完善的过程中,与之相配套的教材体系很不成熟,新建专业更是无教材体系可言.

教材建设特色不足.独立学院有其独特的生源情况和人才培养定位,要求教材具有实用、适用、够用和创新的特点,而目前很多教材为追求较宽的适用面而放弃了自己的特色,沦落为内容庞杂、面面俱到的大众教材,从而加剧了基础课教材低水平重复而专业课教材短缺的现象.

教材选用缺乏科学性.为体现本科教学层次的特性,达到教育部对高校教学水平评估的要求,独立学院在教材选用时存在“附优攀高”等盲从现象.目前所出版的国家级规划教材和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等优秀教材很多种类并不适合独立学院的学生使用,面对教育部门对优秀教材选用的考核指标的指向,独立学院选用教材的趋向发生了改变.

教材品种短缺,呈现形式单一.目前独立学院使用的教材品种主要是理论教材为主,在呈现形式上则以纸质为多.新建专业在开设之初很少有适合其生源特点和符合其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课程教材,专业性强的课程教材、实验教材以及实践实训教材可选品种单一,更谈不上选用优秀教材.大多数课程教材选用的是“二本”或是“一本”院校的理论教材,或是高职高专的实验实训教材.

三、独立学院实现教材多样化的措施

(一)打破传统观念,合理选用教材.选用优秀教材是各高校选择课程教材的基本原则之一,独立学院也不例外.优秀教材选用率作为体现一个学校办学规范化、科学化的基本指标,已被广泛认可,成为国家教育部评估高等院校本科教学是否合格的基本指标之一.因此选用优秀教材也就成了教材选用工作的中心和导向.但不考虑独立学院的实际情况,片面强调优秀教材选用率,其实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有其生存和发展的环境,也有其局限性,它会受到时间和空间的制约.从优秀教材的分布看,虽然经过几轮建设,目前高校优秀教材的数量已有上万种之多,但分布很不均匀,大多分布在基础学科、基础课程.面对数以万计的课程,从总体上看大多数课程可选择的优秀教材品种是很有限的,何况高校教师来自不同地域和师承,有其不同的学术流派和教学风格.同时大学教材也不应是教科书,而应定位于向学生展现多样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内容的参考资料.因此对于非基础课程,我们要打破传统观念,在满足教学基本要求的前提下,让任课教师充分行使教材选用的权利,要改变同一门课程只能统一选用材的惯例,允许担任同一课程的不同老师选用不同版本的教材.

独立学院作为一个新兴的办学群体,其本科教育历史较短,不论师资力量、师资结构,还是科研实力、教学经验与教学水平,与传统大学相比有较大的差距,教材编写队伍薄弱、教材建设资金不足,编写教材不是强项.因此,独立学院教材多样化建设的工作重心应是教材的合理选用.面对数以万计的教材,如何根据学校自身教学特点和生源情况、选用合适的课程教材应成为独立学院教材建设工作的主要内容.教师通过选择使用教材,进行认真细致的备课,形成教案,系统了解本学科、本课程和相关教材的情况,就能充分把握现行教材的优势和不足,发现教材的知识空白点,从而明晰教材编写的思路和方向,为教材多样化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

教材管理部门要加强教材的选用比较研究,特别是对公共课、专业基础课教材,要进行适当的梳理,从人才培养目标的角度提出教材分类选用的指导性意见,定期整理出适合不同层次和生源特点的教材选用建议目录,使优秀教材尽可能多地进入到课堂,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以教学改革和学科建设为龙头,加强特色教材建设.教学改革是学校发展的源动力.通过教学改革和建设,可以促进独立学院的教材建设.如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精品课程建设,可以促进精品教材和学科系列教材的建设;以电化教学和计算机辅助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可以促成大批课程的教学课件电子教材和网络教材的建设;以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开放实验室和设计性、综合性实验教学管理改革,能推动一批新颖的、有特色的实验实训教材建设等.

开展特色教材建设是实现教材多样化的本质所在,也是独立学院教材建设的方向.首先,独立学院在制定教材建设规划时,要有重点地向特色教材倾斜,要提高教材编写的学术地位,鼓励教学和科研水平较高的专家、教授撰写高质量的特色教材.其次,特色教材建设要与地方需求紧密结合.独立学院承担着为地方培养社会急需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任务,各地对人才的需求有地方的特色,学校不能闭门造车,不但要组织师生走出校门,走进企业,了解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还要请各行各业的专家到学校座谈和指导,论证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集思广益,凝练专业特色,开设特色课程,与传统大学进行错位竞争,使独立学院在某些领域占领制高点,并逐步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开发出有特色的系列教材.浙江万里学院从2006年起已连续5年开展“走进企业――应用型人才培养适应性”教师社会实践与科技创新活动,通过社会对本科人才能力需求的分析,形成以学生能力发展为核心的育人理念,大力开展合作性学习课程教学改革,并将教改成果进行物化沉淀于教材之中,编写出版了一系列基于合作性教学的特色教材,其中9部教材已被列入2009年浙江省高校重点建设教材.

(三)重视讲义编写工作,提高对讲义建设的扶持力度.与出版教材相比,讲义更具特色和个性.教材一般是由多个作者合作创作而成的,其内容受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的层层制约而缺乏个性,而讲义一般由任课教师根据教学需求,在参考他人的成果基础上自行编写,其内容结合了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融人了教师的思想特点和思维方式.讲义还具有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的特点,可以根据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结构,结合本地区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学校对人才培养规格和模式定位,以及专业特色,有针对性选择讲授内容,在有限的时间里使教材的内容有所侧重.因此从知识传播和教学效果上来看,讲义作为一种特殊的教材,加大其建设力度,不失为实施教材多样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新兴学科和一些冷门专业的专业课程,其教材的选用余地很小,编写各具特色的讲义更是独立学院教材多样化建设的必要补充.

(四)利用教学资源集成,写作出版教材.独立学院教材多样化的正常开展,不仅需要学院、教师在实施主体内进行积极推动,还有赖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出版社的支持.独立学院的专业设置和课程内容具有较强的地域性特点,使得很多专业课程教材的通用性较差,出于经济效益的考虑,大多数出版社并不热衷于这些专业课教材的出版.但由于课程门类众多,教材的总体需求量还是很大的,因而导致这些课程教材成了出版部门的“鸡肋”.随着电子技术和网络的发展,教学资源数字化、集约化管理的不断深入,这个瓶颈或将被很快地打破.一些有远见的出版社,如高等教育出版社,正在竭力推进这项工作.通过现代通信和网络技术,学校与出版社可以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合作研发数字化教学资源,将不同学校不同专家各具特色的数字化教学资源进行收集整理,按照一定的原则进行筛选和组合,并择优加载到课程教学支持系统中.在协商解决好有偿使用版权问题的基础上,任课老师可以根据课程特点、教学方式和方法,按照自己的教学体系和教学风格,选择相应的教学内容进行组合,按教材的实际需求数由出版社印刷,这样不但达到了因材施教的目的,也解决了专业课教材知识更新速度慢、品种单一的问题,为独立学院的教材建设开辟一条全新的通道.

[参考文献]

[1]张珍荥,何全旭,独立学院教材建设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7,(2),

[2]陈利华,刍议适度提高对讲义建设的支持力度[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4),

[3]陈秀华,黄淑坚,地方高校教材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06,(9).

[4]石筠改,教材多样化简论[J],课程,教材,教法,2000,(9).

[5]周琦,肖瑛,高校教材建设的目标与原[J],中国大学教学,2004,(12).

[责任编辑:荷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