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教育中应该怎样融入心理健康教育

更新时间:2024-01-1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6796 浏览:22169

摘 要:中等职业教育是一种复合型的多元教育,对教与学都有较高的要求.在中等职业教育过程中充分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辅助手段,能够有效的提升教学质量,其中引入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理念,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对中等职业教育有非常现实的意义.研究提出了中等职业教育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性路径.

关 键 词:职业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可行性

心理健康教育是中等职业教育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增强德育工作针对性、实效性的重要举措.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转折时期,随着学习生活由普通教育向职业教育转变,发展方向由升学为主向就业为主转变,以及将直接面对社会和职业的选择,面临职业竞争日趋激烈和就业压力日益加大的环境变化,他们在自我意识、人际交往、求职择业以及成长、学习和生活等方面难免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或各种问题,心理教育可以对学生的这些心理障碍及行为进行有针对性的活动,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维护心理健康、塑造健康人格的教育.近些年来,职校生由于病态心理而导致心理与行为上的失误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发展,甚至危害家庭和社会.

因此,在中等职业教育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必然要求.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精神,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中等职业教育,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在素质教育中融入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成为职业学校素质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和挑战.

一、心理教育对中等职业教育的功能

学校心理教育应以积极心理学的价值取向为先导,以一种宽泛的视野来重新整合心理健康教育的各种要素.把心理教育作为一个系统,把系统内各学科视野、各种取向、各要素,通过有机联系、渗透、互补、重组综合起来,形成科学合理的结构体系,实现整体优化、协调发展,发挥心理教育整体的最大功能.

1.心理健康教育是对中等职业教育目标的整合

积极心理学的价值取向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培养目标回归到本原.积极心理学提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要激发青少年内在的,帮助他们发展综合的技能,承担起生活的责任,成为有社会能力和富有同情心、心理健康的成年人.这一目标是与学校素质教育的目标一致的.心理教育学关注个体和群体自我的积极面,关注个体正在经历的知足、满意等主观感受和过去体验的良好状态,同时也关注对未来的乐观和希望,当前普遍的幸福感:它包括积极的个性特征,如爱、勇气、给予,创造和持之以恒.在群体水平上,它包括培养个体承担社会责任的美德,培养更好的公民特征.心理教育既包含了个体的培养目标,也兼顾了群体和社会的培养目标.


2.心理健康教育是对学校素质教育内容的拓展

心理健康教育所蕴含的内容极为丰富,如幸福感、满足和满意、希望和乐观、充盈和快乐、流畅与弹性等积极教育.其提倡的价值取向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取材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以及新的视角,因为这些丰富的内容就在我们每一个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身上和周围,就是我们每一个人流畅的积极思维和情绪体验,这些内容既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又有普遍的社会性、新颖变化、鲜活生动,富有价值.每时每刻都在产生和丰富,只要我们去关注和挖掘,就是学校素质教育内容生动的教科书.

3.心理健康教育取向是对学校教育方式及途径的改变

心理健康教育价值取向强调学校整个教育内容中广泛干预的作用.尤其是帮助教师发展和运用自己的积极心理学,使教师在课堂中鼓励和利用积极心理学,帮助发展学生之间的积极心理.这样就形成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一种互动多维的交叉网络,也将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融合到各学科教育中.教师在课堂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提供预防问题行为发生的有效的课堂环境,运用更适合的行为原则,充分利用策略去引导学生的注意力、快乐、兴趣、挑战性.

二、中等职业教育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希腊神话中一个青年国王皮格马利翁,爱上了自己精心雕刻的一尊少女像,每天含情脉脉地注视着她,最终少女竟活了起来,这就是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也称厚爱效应.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对心理学知识的简单讲解,教师的爱心,教师的殷切期待和充分信任能化作亲切的鼓励和有力的督促,能诱发学生的积极性与自觉性.所以说爱心是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的真正源泉.

1.在各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以教学为主,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佳途径之一就是将它渗透到各科教学中.教师将心理理论用在课堂教学中,将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的心理规律,如记忆的规律等,从而有效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习效果,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发展.

2.建立学校、家庭、社会协同的整体教育网络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除了学校教育途径外,还应改善学生的生活环境,创造健康的教育环境.学生二分之一以上的时间在学校以外度过,很多的心理障碍源于家庭

和社会.如果不能取得家庭和社会〔特别是学生生活的社区)的支持和配合,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很难奏效的.因而心理健康教育也不应该是单向的,而应是努力营造一种以学校为中心,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大系统和大氛围的心理健康教育.利用媒体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动员社会各界关注中职生这个特定的群体.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障中职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