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与家庭教育

更新时间:2024-02-1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9814 浏览:141464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925X(2012)O7-0198-01

摘 要:本文主要探讨新课改的新形势下,家长应该怎么做家庭教育应该要怎么做?首先明确新课改给家长提出新的要求,其次是新课改下家庭教育的新变革.

关 键 词:新课改;家庭教育

新课改的新形势下,许多家长面对孩子的教育感觉到了压力,变得无所适从,有家长说,如今都不会当家长了;还有家长说比以前更累了.新课改对家庭教育提出了新问题:家长应该如何做?家庭教育应该怎样变革

一、新课改给家长提出了新的要求

1.新课改需要社会、学校、家庭三者的相互配合.

“课程改革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要探索建立社会、家长有效参与课程改革的新机制.等使学校、社区、家长在课改中形成合力”的要求,学校认为新课改要取得进展,有所突破,必须争取社会、家长的积极参与,努力发挥出家长在教育子女和课改中不可替代的作用.新课改的实施如能得到家长的理解与支持,必能事半功倍.

2、新课程需要学生积累更多的生活经验,倡导学生学习生活化,更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

学生的生活经验更需要在家庭中,在日常生活中积累.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重要,父亲教育与母亲教育同等重要.

3.新课改需要建设学习型家庭.

新课改要求学生学习的连续性、终身性.学习型家庭需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有强烈的学习愿望,明确的学习计划,良好的学习习惯.

4.新课改需要新评价.

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二、新课改下家庭教育的新变革

家长要感受新课标下的新课堂.

我们很多的家长教子方法仍停留在应试教育的观点和经验,却每每用自己以前的老方法或感受去“指导”孩子,结果与学校教师的方法、说法不一致,令孩子无所适从,思维杂乱,长期这样,反而把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给践踏、扼杀了.因为对于在素质教育中的新课标的课堂教学给孩子的要求是:“经历了什么”、“体会了什么”、“感受了什么”.家长要走进孩子的课堂,去看一看孩子们在课堂中获取知识的过程和情景,体会孩子在获取知识过程中的多元的学习方式,了解对孩子能力培养的方法.


家长要与孩子建立新的亲子关系

在传统的家庭教育中(特别是农村),往往过多强调的是服从.家长将成人的意志强加于孩子,常常扮演着孩子思想、语言、行为的霸权主义者.这种管得过死的专制的家庭教育,得到的是顺从依赖或逆反对抗,使孩子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思考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孩子得不到尊重的教育,可能永远成不了学习的主人.

①、平等关系

我们应该建立、平等的家庭关系.家长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孩子.家长不仅仅要关注孩子的生活起居,更应关心孩的精神世界,要与孩子平等相处.

②、合作关系

家庭教育融于家庭生活的过程中充满浓重的亲情并以个别施教的方式进行,共同生活,共同学习,共同探讨,共同总结,共同享受,这样才能使孩子快乐健康的成长.

③、引导关系

在家庭教育中,如果家长能够在忙于生意的同时,多和孩子沟通,多关注孩子的行为并正确引导,如果父母都能和睦相处,给孩子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与其在孩子出现问题时才关心,不如在出问题前就关注孩子,这样孩子才能健康成长.

家长要建立新的家庭氛围

有好多家长要在孩子身边看着孩子学习,当孩子考出好成绩时,就高兴,家里便是阳光灿烂的日子;当孩子考不好时,家长会把孩子狠狠的教训一顿,几天都没有笑容.这对孩子的成长非常不利.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呼唤我们家长接受“新”的学习,更新理念,掌握科学的育子方法,营造一个和谐的氛围,才能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为社会有用之才,社会需要的栋梁之才.

家长要树立新的评价观

我们的家长往往追求的只是结果,“这次考试多少分?”“排在班上第几名?”却忽视了孩子获得成绩的整个过程;注重了孩子的知识,却又忽视了孩子的其他能力,形成高分低能的现象.

家长要树立新的评价观,不唯一强调分数,注重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

家长要从孩子的学习习惯态度、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等多方面对孩子进行评价,让孩子从诸多内容的评价中找到信心,促进道德品质、学习成绩和学习技能的和谐发展.

家长既要重视孩子的身体素质和智力因素,更要重视孩子的心理素质、非智力因素和良好品德的培养.

社会的国民教育,仅有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是不够的,必须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三者并举,才是完整的国民教育.而家庭教育则是提高全体国民素质的基础.

新课改发展中不能忽略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参与性,家庭教育也要不断变革,紧随新课改的步伐,真正为学生教育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