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心理学的学科与现状

更新时间:2024-03-0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031 浏览:17876

摘 要:环境心理学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西方社会逐步兴起的一门新学科,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环境心理学已成为心理学的一门重要分支学科.经国内外学者多年的探索和研究,环境心理学的理论基础、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日臻成熟,这对于人类与环境的和谐相处势必会起到积极的作用.但同时它又是一门正在成长的学科,其研究理论基础薄弱、研究内容过于宽泛以及研究方法滞后等问题还需要学界进一步深思和改进.

关 键 词:环境心理学;发展历程;理论基础;方法论

环境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它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美国产生并迅速发展起来,是一门研究人与其所处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和关系的心理学前沿学科.环境心理学主要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分析人类经验、活动与环境各方面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揭示各种环境条件下人的心理发生发展的规律[1].

一、环境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有关环境和人的行为之间关系的科学研究始于一百多年前(Gulliver,1908;Trowbridge,1913).19世纪,心理学家研究了人对声、光、重量、压力等环境刺激的知觉,但由于行为主义的主导地位和对学习过程的强调,当时的研究倾向于把环境事件看作强化程序和儿童经验.20世纪40年代,少量关于环境和行为联系的研究出现,其中包括行为地图、环境认知地图和城市社会学(Moore,1987).不过,这些并不完全是对环境和行为相互作用的最充分的研究.最早转向对环境和行为系统研究的人是费斯廷格(Festinger)、沙赫特(Schachter)和贝克(Back),他们研究了环境设计因素对学生社会关系发展的影响[2].

20世纪50年代,这个领域的研究逐渐增多.勒温(Lewin,1950)把环境定义为决定行为的一个关键因素.尽管他强调的主要是社会环境,但是人们还是会经常谈论到他的理论对于自然环境的重要性.同一时期,勒温的学生巴克(Barker)等人对环境和行为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研究,把勒温的行为公式:B等于f(PE)(即人的行为是人与其所处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和“生活空间”(lifespace)等心理场论(fieldtheory)发展成为一种系统的生态心理学研究范式,从而启动了最初的环境心理学研究[3].霍尔(Hall,1959,1966)的空间关系学主要研究如何使用空间;此外还有针对拥挤的效应的研究(Calhoun,1962,1964),以及20世纪60年代城市规划师林奇(K.Lynch)对环境认知和城市表象的研究.这些研究促进了大量关于人和环境关系的研究.同时还有一些对空间行为、精神病院设计以及其他环境―行为关系方面的研究也得到了较快发展.建筑师与行为科学家也开始了长期的合作,目的是设计出对人的某些行为功能有益的建筑.环境心理学的研究开始遍及全球,而对知觉和认知的其他研究也在环境心理学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随着人们对能源使用和自然环境保护问题的关注的加强,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寻求方法以改变人们破坏环境的行为.1961年和1966年,美国犹他大学举行了最初的两次环境心理学会议,1968年,代表美国研究潮流的环境―行为学术组织――环境设计研究学会(EDRA)成立.同年,纽约市立大学建立了第一个环境心理学博士点.1970年,伊特尔森(W.Ittelson)和普罗夏斯基(H.M.Proshansky)等人合编的《环境心理学》正式出版,这也被学界认为是环境心理学诞生的标志.第一批环境心理学的杂志(如《环境和行为》)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创刊.1972年,联合国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第一届国际环境保护会议,把环境保护列为人类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引起了许多国家政府和公众的关注.环境心理学主要奠基者之一的柯雷(KenhCraik)1973年在《心理学年鉴》中以“环境心理学”为标题撰写了有关的研究综述,意味着“环境心理学”已经被接受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领域[4].1975年,世界第一个环境心理学博士毕业.1977年,在“人口心理学”的基础上,美国心理学会的第34分会正式改名为“人口与环境心理学分会”.1978年,环境心理学的另一位主要代表人物斯托克斯(D.Stokols)为《心理学年鉴》撰写了第二篇关于“环境心理学”的研究综述[5],基本上确定了环境心理学作为心理学分支的正式地位.1987年,斯托克斯(Stokols&Altman)等人主编的《环境心理学手册》出版,被看作环境心理学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和环境心理学成熟的标志.20世纪80至90年代,环境心理学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定期的综述性文章大约每四年就会编入《心理学年鉴》,它记载了这一领域最重要的发现.到20世纪末,“绿色”问题和生态学已经成为最引人注意的主题之一(Pol,1993).

目前在我国,环境心理学这门学科已被心理学界承认并列入《心理学年鉴》,但环境心理学在中国大陆的发展要远远滞后于世界水平.我国20世纪70年代初才开始有学者编译环境心理学著作,80年代有一些关于环境心理学的初步研究文章见于刊物,但直到90年代,关于环境心理学研究的书籍和文章都很少.1993年6月,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常怀生教授等人联名发表《关于促进建筑环境心理学学科发展的倡议书》,呼吁社会促进建筑环境心理学学科的发展.同年4月,英国著名环境心理学家DidCanter来中国讲学,先后在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为学生授课.同年7月在吉林市召开了第一次“建筑学与心理学”学术研讨会.1993年12月,《建筑师》杂志(总第55期)专门为这次会议出版了一期专刊,这些可以看作这门学科在中国正式诞生的标志.1993年以后,环境心理学研究逐渐展开,1995年,第二次“建筑学与心理学学术研讨会”在大连召开,会上正式成立了中国建筑环境心理学学会(2000年改名为中国环境行为学会)[6].此后,中国环境行为学会每两年在各地轮流召开一次学术研讨会.学术研究的定期交流和环境心理学基本知识在高校中的系统传授,促进了环境心理学科在国内的发展.二、环境心理学的理论基础

(一)认知心理学倾向

持认知心理学理论倾向的环境心理学家以现象学和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作为根据,以解释人们经验的方式来了解他们所处的环境.

1.唤醒构建理论

唤醒构建理论基于如下检测设:个体各种行为和经验的内容与形式,和我们的生理活动如何被唤醒(arousal)有关.由于唤醒是应激的一个必然反应,因而这一理论与应激理论有相似之处.所不同的是,此理论中唤醒被界定为增加了脑活动和自主反应(脉搏、心率等),而且它可以与不引起应激的事件相联系.日常生活中,高兴或悲伤等都可以引起唤醒,因此,研究者可以通过研究唤醒的性质来了解唤醒及其所产生的环境,进而研究环境与个体心理的关系.

2.应激理论

应激理论把环境中的许多因素看作应激源,比如噪声、拥挤.应激源被认为是威胁人们健康状况的不利环境,它主要包括工作应激、自然灾害、婚姻不和谐、搬迁混乱等.应激(stress)是一种调节或相似度检测变量,被定义为个体对不利环境的反应.这一“反应”包含了情绪、行为和生理等成分.应激有两种基本模式,一种是生理反应,另一种是心理反应.由于生理和心理应激反应互相联系,不会单独出现,因此环境心理学家通常把所有的成分整合到环境应激模型(environmentalstresodel)(Baum,Singer&Baum1981;Evans&Cohen,1987;Lazarus&Folkman,1984)中去.目前,应激理论已被用于对环境应激物如噪声、拥挤、环境压力等的整体研究,并被用来解释当环境刺激超过个体适应能力限度时对健康造成的影响.

3.环境超负荷理论

环境超负荷(overload)理论将个体作为人―环境关系中的一个重要变量.环境提供的信息量超出个体的加工能力,即个体所获得的感觉信息超过他(或她)所能有效处理的能力时,就会出现超负荷现象;相反,当个体从环境中获得的信息量太少时,则会造成负荷不足.目前,超负荷理论已被用来解释个体的城市生活以及高密度、噪声、拥挤等现象,这些问题都和唤醒及超负荷有关,而负荷不足则被用来解释环境刺激不足所导致的单调和孤独等问题;但在其他的条件下,它却会产生积极效果,如提高某些较容易的认知任务的成绩.

(二)生态心理学倾向

秉持生态心理学理论倾向的环境心理学家,以生态心理学和学习理论为依据,把决定个体行为的因素归结为环境.他们强调在观察行为的过程中对“环境―行为”关系进行描述,把个体所处的自然环境作为整个生态环境的一部分,重视在现实生活中进行研究.

1.巴克的生态心理学观点

生态心理学理论的代表是巴克(Barker),他认为环境心理学家所关心的应该是行为背景的整合,个体行为与环境处在一个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中.个体的所有行为都有一个空间和时间背景,由此构成的立体的生态系统是研究环境的一个很适合的分析层面,这样就可以为环境问题提供不同的视角和思路.此理论强调人和环境都是统一体中的一部分,一方的活动必然会影响另一方.

2.环境决定论

环境决定论认为个体由环境决定,即人类行为的起因和过程完全受环境支配,而否认环境和行为之间的相互作用,这是传统的环境规划、环境设计的思想.根据这个观点,只要适当改变城市的物质形式,就能改变个体的行为.其代表人物迈耶(D.R.Meyer)认为,如果人们能消除极差的住宅和贫民窟,新的良好的住宅和环境就会从本质上治愈社会的疾病.

3.维度理论

1975年奥尔特曼(I.Altman)提出了维度理论,他认为拥挤和孤独是同一维度的两个极端:独处的空间太小会造成拥挤,独处的空间太大则会出现孤独,因此空间行为是调节独处或使其最优化的一种主要机制.根据这一理论,奥尔特曼试图解释个体的空间行为、领域性和拥有感[1].

三、环境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环境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作为一门新兴的、发展中的分支学科,环境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也在不断发展之中.早期研究主要是有关环境(如建筑物)对人的心理的影响;后来,研究范围逐步扩展,有关自然环境对人的影响的研究越来越多,斯托克斯把环境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列为以下几个方面:环境认知、环境观点、人格与环境、环境评价、环境与行为关系的生态分析、人的空间行为、物质环境的影响以及生态心理学[1];再后来,研究内容扩展到了人的行为与构造和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如环境与人的行为的交互作用(涉及环境压力、环境负荷、应激反应等方面的研究),人的行为对周围环境与生态系统的影响(涉及环境保护行为和环境保护的心理学研究),环境心理学与自然、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等问题.

“拥挤”(crowding)是环境心理学的经典研究课题之一.在环境心理学的发展历程中,早期有关环境因素对人的心理和行为影响的研究逐渐转变为周围环境对人的工作与生活质量的影响的研究.环境心理学家在城区规划和建设以及居住和建筑设计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行动研究,这直接影响到了20世纪90年代西方国家的居住环境和公共设施的设计,包括学校和公共运动场所、医院和医疗环境以及军事单位和监狱等.尤其是在1995年至2005年的十年间,环境心理学的研究逐渐集中在人的行为对周围环境与生态系统影响的层面,研究的重点转向了对能源和自然资源的保护,促进了生态心理学和环境保护心理学的兴起,以及对自然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心理学研究[7],“环境污染心理学”也随之成为研究热点之一.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杜舒尔茨说过:“我们全部工作和生活在多种不同的环境之中,这些环境全部会影响我们的感觉,影响我们的行为,有时这种影响是明显的、直接的;有时则是微妙的、间接的.在20世纪,人类已经破坏和污染了自己的许多环境,土地、水源、空气都遭到破坏,结果导致了这种环境对人类行为的消极影响,这一现象也成为环境心理学家们的研究内容”[8].2000年,荷兰心理学家CharlesVlek总结了当前世界范围内环境心理学的研究主要围绕以下课题进行:人对环境的知觉、认识和评价;环境危险知觉、压力和生活质量;环境研究中的认知、动机和社会因素;可持续发展行为、生活方式和组织文化;改变非可持续发展行为模式的方式和方法;支持环境政策的形成和作出决策[9].(二)环境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环境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论

(1)有机论

有机论是在互动论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认为人类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的关系,初步具备了整体主义的方法论的特征.它认为整体系统是研究的主要单元,强调“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2)互动论

互动论主张人的心理现象与社会物理环境是相互独立的.在方法论上具体表现为坚持还原主义研究路线,将复杂的整体现象还原为“环境”与“行为”等几个元素,探讨每个元素的特点,然后寻求元素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而描述整体现象,同时将时间视为独立于现象之外的变量,变化是在不同时间下的静止状态的现象和结构的差别.其关系法则是单维的因果决定论和机械论,即:环境因素影响人的行为,环境因素与人格特质共同影响行为,环境因素透过某种心理过程(相似度检测变量)而影响行为.

(3)交互论

交互论同样也体现了整体主义特征,重视整体而非个别元素.此研究方案视个体、心理过程和环境为并存的、相互依赖的、统一的整体,认为各自孤立的元素没有意义,个体的活动只有放在一定的情境、时间以及他人的活动情境里来理解才有意义[10].

(4)整合理论

整合理论需要以一种对人的心理的整体观来进行研究.考查心理学的发展历史,人们会发现:在对人的心理与动物心理的差别的理解上,心理学的理论派别各有各的观点,同时在对人的心理的理解上,行为主义、精神分析学派、认知学派与人本主义心理学又都只抓住一个心理片断来代替人的整体心理.在环境心理学的研究中,由于研究对象的复杂性,不可避免地出现不同学科背景出身的研究者对同一个问题偏重于从本学科视角进行理解,因此,要想有所突破,需要将不同背景理论进行整合.

(5)开展跨文化、跨领域的合作研究

许多研究都探讨了特定文化背景下人的行为,但每一个单独的研究由于设置的实验和观察的条件不同,不具有可比性,只能在定性上有所参考.因此,需要区分普适的理论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发生作用的条件.一方面,开展跨文化的合作研究,需要不同文化背景的学者的成熟和学术研究条件的改善.只有发达国家学者的热情不足以使这种合作继续下去,还要注重发展中国家的学者在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开展跨领域的合作也相当重要,如跨文化的心理研究和跨文化的建筑研究相结合[11].

2.环境心理学的具体研究方法

环境心理学属于应用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将环境―心理作为整体加以研究,比其他分支学科更侧重于应用的研究,故其研究方法也很多样,包括实验方法、准实验设计、相关研究、描述研究、自我报告法、档案法和观察法等.

四、小结

环境心理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应用学科,可谓发展迅速,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环境心理学更是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不可否认的是,该学科目前仍存在着一些问题.

第一,在理论建构上,环境心理学需要改变基本理论薄弱的现状,从学科形象的模糊转向学科形象的清晰.环境心理学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虽然提出了一些理论模式,并将其应用到环境问题的分析上,但是还未形成统一的理论体系,所以相关理论的系统化和整合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环境心理学需要建立比较系统的行为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应该对于研究领域内的主要课题具有指导意义.

第二,在研究内容上,环境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明确的,即人与环境的关系.无疑,人与环境的关系非常复杂,这就导致了它的研究内容和领域过于庞杂,缺乏集中性、整体性与独特性.鉴于此,笔者认为,在以后的学科发展中应统一环境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领域.

第三,在方法论上,环境心理学需要改变基本概念和方法滞后的现状,探索在更开阔的视野上辨别和澄清研究环境问题的心理学问题、概念、模式和研究方法,重视组织、社区和文化意义上的跨学科开放性研究,创造多学科的“思想合作”和“研究梯队”.应该意识到,解决区域性、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单靠心理学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环境心理学家应该广泛开展国际间、多学科间的研究.

[1]俞国良,王青兰,杨治良.环境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2]保罗贝尔,等.环境心理学[M].朱建军,吴建平,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8.

[3]R.Baker.EcologicalPsychology[M].PaloAlto:StandfordUniversityPress,1968.

[4]KenhCraik.EnvironmentalPsychology[J].AnnualReviewsofPsychology,1973.

[5]DanielStokols.EnvironmentalPsychology[J].AnnualReviewsofPsychology,1978.

[6]徐磊青,杨公侠.环境心理学[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

[7]刘建新,高岚.简述环境心理学的形成与发展[J].学术研究,2005,(11):11.

[8]崔晋豫,张泓,李承来.环境心理学的几个问题[J].城市问题,2004,(04):13-14.

[9]CharlesVlek.EssentialPsychologyforEnvironmentalPolicyMaking[J].InternationalJournalofPsychology,2000,(35):153-167.


[10]王珊珊.国外环境心理学研究新进展[J].社会心理科学,2008,(5):435-436.

[11]罗玲玲,任巧华.环境心理学研究的国际进展与理论突破的方法论分析[J].建筑学报,2009,(7):14-15.

栏目编辑/王晶晶.终校/任玉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