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更新时间:2024-04-1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1008 浏览:144525

摘 要:新课改对提高数学教学效率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如何打造数学高效课堂也成为我们小学数学教师的重要研究课题.笔者根据平日的数学教学实践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探索,并提出了一些可行性措施: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与积极性;引入多媒体教学,完成学生新旧知识的对接;创设游戏情境,让学生在探索中发现数学规律;创设生活化情境,增强学生的数学生活体验.

关 键 词: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措施

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是新课改对小学数学教学的最基本的要求.基于此,小学教师必须以学生为中心,牢固树立生本课堂理念,让学生在课堂上以对问题的探究与交流为主,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并在课堂上能够大胆质疑,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掌握解决数学问题的基本思路与科学方法,形成良好数学学习习惯,为数学素质的提高,不断夯实基础.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生的兴趣与积极性

以往小学数学教学课堂,其教学条件决定了教学模式的陈旧.教师只是靠一本课本、一支粉笔、一张黑板,以教师为中心进行讲解.学生是被动接受者,这种模式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到枯燥无味.会产生厌学情绪.新课改精神指引下的课堂教学,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更多的时间让给学生.让学生在探讨中不断增强对问题的思考的深度,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有效地解决数学问题.创设问题情境,是提高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例如,在学过了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以后,为了达到让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当中问题的能力,笔者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母亲节快到了,老师给自己的母亲写了一件礼物,礼物装在一个长方体精美的盒子里.在献给母亲的时候,我想用纸包装一下,同学们帮老师想想办法,要用多大的纸来进行包装?这样的生活问题情境,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兴趣.学生们自然联想到学过的长方体的表面积公式,很快就可以解决老师所提出的问题了.[1]

引入多媒体教学,完成学生新旧知识的对接

众所周知,引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最大程序地提高教学效率.多媒体以其形象直观的视听效果,能够调动学生的感官,延长有意注意时间.例如,我在教授小学低年级乘法这一节,学生以前没有接触过乘法概念,如何使学生完成由旧知向新知的过渡,如果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只靠教师讲解,效果往往不理想.而借助多媒体的直观呈现可以很容易解决这个问题.例如:笔者在大屏幕上首先出示一对苹果,然后再出示一对苹果,学生利用以前学过的加法,很快就可以计算出结果.但是当我在大屏幕上出示越来越多对苹果的时候,学生们就感到麻烦与繁琐了.在这时候,我启发学生,有没有比较简便的方法来计算如此繁琐的问题?因为用连加的方法去计算确实太麻烦.让学生讨论交流,从而使学生从加法的旧知过渡到乘法新知,对于乘法的意义有了清晰的认识.

创设游戏情境,让学生在探索中发现数学规律

小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比成人短得多,如果课堂教学一个模式,一成不变,小学生往往会产生疲倦情绪.但是小学生普遍对游戏感兴趣.教师可以根据这个特点,将游戏融入教学环节,激发学生兴趣.例如初次接触“角的知识”,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一些图片,让学生找出图片中的角,也可以让学生折叠纸片,看折成了几个角,再将纸片对折又出现了几个角?这样的游戏,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们往往爱动手、观察,集中注意力,在游戏的环境中认识到了角的特征.这比教师在黑板上画角、说角,要好得多.此外,还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在组内协作进行游戏,学生在动手中发现数学规律,掌握得牢,学得有兴致,教学目标的达成度高.

创设生活化情境,增强学生的数学生活体验

将学生引入生活情境,能激发学生对数学的亲近感,使学生对数学知识有更直观的认识.小学生对生活中的事件及场景特别的熟悉,那么一些课本中的数学知识,教师完全可以将其融入生活情境中,寻找数学与生活的结合点,使数学课堂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例如在讲解“平行四边形”这节内容里,我让学生走出教室,走进校园,观察学生的文化牌匾,观察学校的花坛,这些场景当中,有许多平行四边形的元素,并让学生在观察中总结,平行四边形与其它图形相比,有什么特征.这样学生对学过的图形进行分类,也巩固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概念.让学生观察生活,观察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往往能使数学知识变得简单、直观,学生易于掌握,并且能够得到很好的巩固.

总之,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需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调动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为目标,强化学生训练,多给学生自我锻炼的机会,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益,提高教学目标的达成度.[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