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财务管理问题

更新时间:2024-04-1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0024 浏览:44012

【摘 要】预算管理在一些镇(街道)还是盲区.有的村未能按照“以收定支、量入为出”的原则,将各项收入纳入预算,经常出现赤字预算和寅吃卯粮的现象,由此造成农村财务遗留问题多,家底不清;少数村在资金安排上没有量力而行,盲目上项目,高息贷款,造成严重亏损;其次,集体存款多头开户,公款私存私借,应收款增多导致资金大量沉淀,资产被个别村民无偿占用致使集体利益受损.

【关 键 词】农村;财务;问题

一、监督制度落实不到位,监委会作用虚化、流于形式

村(社)务监委会是代表村(社)或社员股东进行理财的主体,是实现

管理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的关键.财务公开制度和理财制度是实行村民自治、村务公开的重要内容,是增强农村财务管理透明度的重大措施.临安各镇(街道)均设有村(社)务监督委员会,虽然监委会组成人员都是通过选举产生,但要让村(社)务监委会真正发挥作用,仍相差甚远[[64].调查发现,村务监督委员会兼任理财依法依规行使理财监督权力,但对账务收支情况仅停留在表面,难以对年度财务收支计划和重大财务事项等实施有效监督,使得村(社)务监委会只是一种虚设,变成了村委会和村经济合作社的附属机构,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因而未能达到真正意识上的参与.

二、农村财务管理公开化、透明化程度较低

农村财务公开是我国新农村建设过程当中村务公开的重点,是农村财务实行监督的重要手段,该制度关系村民的切身利益,意味着村民由单纯利益分配的受体转变为利益主体的地位.在财务公开方面,各镇(街道)能按规定每月、每季度公开一次,但涉及村民利益的重大问题以及群众关心的事项未能按要求做到公开;公开内容不全,只公开合理收支,有意省略具体应公开的收支项目;体现较多的是农村欠账,业务招待费及其他开支等明细账的少;公布规章制度多,公布违规违纪的事少;过多使用会计专业术语,村民对村里的重大事项的决策、招投标合同、验收决策情况等公开都不符合相关要求,无法真正实现财务公开的目的.

三、财务监督机制不健全、监管力度弱化

现有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怎么写作中心隶属镇(街道)经管站管理,其中心主任往往由农经站负责人兼任,成员由农经、林业、农业、水利等人员组成.一些写作技巧会计也由农经员兼任,镇(街道)农经站承担农村财务的指导、管理和监督职能.市、镇(街道)农经部门是农村财务的监督指导部门,但主要还是通过定期的业务指导来实施监督,对农村财务的审计只能保证重点,不能兼顾面上.

另一方面由于法律规定尚存在缺陷,加上农村财务问题自身复杂,农村财务缺乏行之有效的运行监管机制.同时,审计渠道不顺、监审不力.各地开展审计的依据标准不一,而且许多规定涉及农村审计内容的又相对缺乏可操作性,不能及时对村干部进行离任审计、任期审计或年度财务审计.此外,机构建设不规范和审计经费的医乏使得农村审计的效用低且难以正常开展.

四、财会人员素质不高、会计业务水平低

自推行农村会计职业化管理以来,一定程度上规范了农村财务管理,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以下是对某市18个镇(街道)401名农村财会人员现状的调查统计,从中获知当前临安市农村财会人员基本情况.

一是会计人员设置不规范,财务人员整体年龄偏大.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人员为148人,占36.91%;无证人员253人,占总数的63.09%,任职超过会计工作年限10年以上241人,占60%025^-45岁的人数为40%}45^-55岁占55.86%.二是学历、职称层次不高,业务素质低下.在现有农村财会人员队伍中,初高中学历者占绝大多数,接受财会专业教育的财务人员缺乏,使会计固有的职能难以发挥.初、高中学历人员占比达81.8%,中专和大专以上学历比例仅为18.2%.无技术资格比例达64.09%,在有技术资格人员中,中级以上资格人员仅占4.74%.三是财务管理水平较低,职业规范、法制观念缺乏,绕开监管的非规范化操作较为常见;部分农村会计对会计工作整体认知度较差,难以按照新会计法规的统一要求进行会计核算,难以及时对农村财务经济运行中的问题实行有效监督和管理.四是财务管理信息化与电算化水平较低.网络化时代,电算化是农村财务管理的治本之策,面对会计电算化工作的普及,调查发现,由于岗前岗后也不注重后续教育,不能很好地将电脑知识和会计工作经验有机结合.调查还得知只有57.11%的人表示会操作电脑,31.67%的村能够采取电算化会计,财务人员对财务处理过程中各类情况不能应对自如,使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出现专业性和连续性差的现状.

五、农村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

现行的农村财务管理制度和规定中,在“管财”“理财”方面,有些内容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强,在执行过程中往往偏离轨道.面对社会千变万化的情况,一种制度条款形式难以解决农村存在的所有的问题,以适应新形势,确保工作有章可循.其次,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相关新政策的出台与其相应的管理制度迫切的需要修订、完善和重新制定.例如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农村债权债务管理以及财务开支审批和费用执行控制管理制度等,这些都需要健全和完善才能不断适应农村财务管理的新形势、新内容,以便于财务管理工作有章可循,行之有效.


六、农村财务管理工作不透明,村民难参与

农村财务管理涉及农民的切身利益,实行村务公开,财务公开,监督是议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基层工作在财务管理当中的切实体现.但是在农村财务管理中,对其中的规章制度和公开程序、形式以及监管渠道不知情,不熟悉、不能名正言顺地参与农村财务的管理,导致群众产生“公开的都是皮毛,关键的不敢公开”的误解.主要原因是村“三委”(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村经济合作社简称“三委”)缺乏与村民(社员)联系与沟通的有效渠道,在集体资产和财务收支方面的关系界定不清晰,管理不透明,工作不到位,同时,对农村财务管理的规章制度、工作方法宣传公开不及时、宣传不到位,村务工作也就难以被群众理解与支持.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