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师范院校教育心理学改革路径

更新时间:2024-02-1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1244 浏览:144470

摘 要:本文论述了地方师范院校教育心理学在教学、师资及教材内容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地方师范院校教育心理学的改革路径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调整课程体系、改进教学体系;调整、提升师资配置三条路径,希望推进地方师范院校教育心理学的改革步伐.

关 键 词:地方师范院校;教育心理学;改革路径

当今飞速发展的社会对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主体性教育、成功教育、快乐教育、素质教育等教育模式的纷纷涌现正是为适应经济的发展而进行的一系列教育模式的改革,但不论如何改革,都离不开以学生为中心的全面发展,必须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学习规律和教学规律.教育心理学正是一门研究“教”与“学”相互作用规律的科学.地方师范院校是为培养地方教育师资怎么写作的.为体现师范性和教育性,培养出合格的中学师资,教育心理学已成为地方师范院校的公共必修课程.如何改革地方师范院校教育心理学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使其在培养肩负未来地方教书育人重任的教师过程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一直是教育心理学教育工作亟待解决的课题.

一、地方院校教育心理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根据对地方师范院校的调查,许多院校只开设了心理学而忽视了教育心理学.师范生是未来的人民教师,不能掌握“学”与“教”的规律,如何能提升自己?如何能更好地培养祖国未来的花朵呢?部分地方院校在没有开设心理学的条件下就开设教育心理学,无视课程开设的规律及学生对知识掌握的规律.随着我国地方师范教育的发展及其对教育心理学要求的日益迫切,地方师范院校教师对教学改革的要求日益强烈.在实际的教学中存在以下方面的问题.

(一)师资方面存在问题.在实际的教学中,与专业课相比,由于学校重视程度不够,因而在教育心理学教学人员的安排上表现出年轻化和低职称化.他们缺乏教学经验和科研能力,对师范生的素质和师范教育的要求知之不多,仅限于书本,更不要说理论联系实践了,不能真正实现高师公共课教育心理学的教学目标.即便安排有经验的中老年教师,由于科研任务重,大部分地方院校仍然以科研能力评价教师水平等因素,很少有教师真正乐意为教好该门课程而花费很大的精力备课.这就导致在实际的教学中,出现理论与实践脱离、本本主义,缺乏针对性等现象,令公共教育心理学的作用与价值不能很好地体现出来.

(二)教材内容存在问题.大部分教育心理学教材内容庞杂、安排不一.有的以教育心理学为基本框架,在此基础上却添加了许多发展心理学、心理健康及管理心理学的内容,俨然成了心理学知识的大杂烩.由于对部分知识的歧视或偏见,有的学校在自编教材中随意去掉技能学习等部分章节的内容,有的即使教材上有,在教学时也会因考与不考的因素而随意篡改.同时,有的教材观念相当陈旧,知识点条块分割严重,缺乏内在联系,学生易产生内容枯燥、无用、难以掌握之感.

(三)教育心理学教学存在问题.首先,教学方法、手段单一.从各个地方院校的公共课的实际教学看,基本上采取老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教学方法,缺少相应的辅助性教学手段,如实验、课件等,有的即使使用课件也仅仅是文字的呈现,致使学生觉得索然无味,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这也是导致学生逃课的原因之一.其次,学时数量偏少,一般是36或54课时,这些有限的学时必须面临大量的教学任务,造成时间少、任务紧,部分教学内容只能蜻蜓点水般一点而过,很难深入、全面地进行讲解.另外,上课时间安排欠佳,为给专业课让步,大多数上课时间被安排在上午最后两节课或下午甚至晚上,此时,学生精神萎靡,教学效果肯定不尽如人意.最后,学生专业混杂,人数较多.目前,各校大量扩招,给学校师资带来了很大压力,教育心理学基本是合班上课,人数特别多,有时甚至专业混杂.面对如此一个超级大班,教师要面对各个专业的不同需求,在各个领域的知识联系、实践运用就显得分散,形式上更抽象,教学实践存在困难,甚至根本无法实施,只能纸上谈兵.

二、地方师范院校教育心理学的改革路径

从以上存在的问题不难看出,地方师范院校教育心理学的改革势在必行,师范生是现在的学生、将来的教师.他们既是学习者,又是将来的授业者.如何提高他们的素质,就成了改革的中心内容.自我国1993年实施教师资格制度以来,教师专业化确定了教师职业的专业性和不可替代性.教师专业包括学科专业和教育专业,学科专业知识是由各学科的专业课程构成的,教育专业知识即教育理论与实践知识,它由专为师范生开设的教育类课程知识构成,这些课程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和教学实习等.目前,许多地方师范院校用公共教育心理学取代了公共心理学.在此,从以下三方面分析了教育心理学的改革路径.


(一)调整课程体系的路径.目前,教育心理学教材种类繁多,令人目不暇接,有21世纪规划的教材,也有各个院校的自编教材,各类教育心理学教材内容繁杂,以概念、原理为主,内容生涩、难懂.在现阶段课时有限的情况下,针对以上不足,就教育心理学的课程内容提出以下改进措施:1.重整课程目标.课程目标是教师教学的靶子,只有靶子放置到位,射击者才能明确其具体位置,才有可能射中靶子,实现目标.目前许多人把目标分为认知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教育心理学的课程目标应调整为:在认知上,重视概念、理论基础,了解新的发展趋势;在能力上,重视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培养能力;在情感上,注重学习过程、培养乐学爱学的主动探究精神.2.重构课程内容.课程内容是教学目标的实现途径.只有通过良好的课程内容,才能更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对教育心理学的课程内容的重构从两方面入手:首先,优化课程结构,将教育心理学主要内容分解为五大部分:绪论、学生心理、学习心理与理论、教学心理和教师心理.突出心理理论部分的基础知识,厚今薄古,缩小旧理论的篇幅,促进学生了解学习、学会学习.在学生心理部分突出初高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应采取的教育方式,为其将来的教学做铺垫.其次,更新课程内容.在课程中吸纳教育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教育改革实践中的热点议题及社会生活中的一些典型教育问题.同时,一些课程内容(如学习策略)尽量与学生的学科专业紧密结合,这样既能指导学生现在的学习,又能为其将来的教学提供参考.3.注重教育实践.教育心理学本身就是应用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实践既能检验理论的真伪,又能使学生认识到“学以致用”以及如何运用.这样,所学的知识才能变成活知识,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能力.

(二)优化教学体系的路径.教学体系的优化主要从教学方法与手段及教学评价两方面进行.

1.优化教学方法、手段.采用什么教学方法、手段的最终目的是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到底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手段是最佳的,其评判依据有两点:一是适合教学的主题,二是符合学生特点,能抓住学生的眼睛、耳朵.只要能达到这两个方面的就是最好的.因而根据不同的主体及学生的特点,可以随机采取以下教学方法与手段:(1)传统讲授法,主要针对一些概念性的、基础性的问题,但是尽量少些,因为这种方法容易使学生觉得枯燥乏味.(2)课堂讲演与讨论.多用于基本理论问题,如心理发展理论、学习理论、动机理论等.(3)小组合作与探究学习.多用于基本规律问题,如学习策略的运用、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社会规范的内化等.(4)观察与案例分析.让学生观摩典型的课堂教学录像,或深入中小学课堂听课,运用所学理论分析教学的优劣,并提交书面案例、分析报告.(5)多媒体技术多用于呈现一些生动、形象的案例及图片,它仅仅是一种辅助手段,使所讲授的内容更加生动、形象,易于理解.(6)专题讲座.主要针对一些社会性的问题,如这一章节的学习前,可以针对新一轮的“知识无用论”,开展一次讲座,还可以针对学科专业就学习策略,开展学习方法的讲座等.

2.完善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应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兼顾课堂表现(20分)、结业考试(40分)、论文撰写或作业(40分)三个主要形式,满分为100分.课堂表现包含学生的出勤情况、参与课堂讨论情况、提出创造性见解等情况.结业考试主要采取选择题和简答题的形式,不仅考察知识面,还注重考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分析、综合和评价情况.

(三)调整、优化师资配置路径.一切教学改革的最终实施者都是教师,因此有人认为教学改革的关键是教师.教师需要不断学习,提高专业水平,研究、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技能.这离不开学校的大力支持与教师之间的团体合作.为了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学校可以经常派遣年轻的老师去观摩、进修.也可以组织教师组成团队,大家互相讨论、协商,共同准备课程教学,共同促进.最后,还可以让有经验的老教师经常就不同的内容多给年轻老师上观摩课,提升年轻教师的业务水平.总之,公共课的师资力量的提升不仅是教师自身业务问题,还与各个高校的科研至上的态度导向有密切的关系.

总之,地方师范院校教育心理学的改革是一个不断摸索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各方的协作才能完善.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