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茶文化

更新时间:2024-01-1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6645 浏览:29139

茶为国饮,发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盛于宋,明清时遍及中华.茶成为一种文化并记于史册传与后世,是与历代文人墨客分不开的.

茶书据《华阳国志》记载,周武王伐纣后,巴蜀诸小国以茶为贡品.但作为世界上第一部关于茶的专著应是唐代陆羽的《茶经》,书中记述了茶的历史、栽培、采制以及煮茶、用水、品饮等内容.之后,茶的专著中较著名的有:唐代张又新《煎茶水记》、苏庭《十六汤品》,宋朝蔡君谟《茶录》、赵佶《大观茶论》、熊蕃《宣和北苑贡录》、赵汝砺《北苑茶录》、黄儒《品茶要录》,明朝钱椿年《制茶新谱》、田艺衡《煮泉小品》、许次纾《茶疏》、屠隆《茶笺》.清以后的茶书就不计其数了.


茶联茶联常悬于茶室或茶店,着力宣扬茶功茶效,以广招徕.如:“松涛烹雪醒诗梦,竹院浮烟荡俗尘.”“泉香好解相如渴,火侯闲评东坡诗.”“香分花上露,水汲石中泉.”“瓦壶水沸邀清客,茗碗香腾遣睡魔.”“佳肴无肉亦可,稚淡离我难成.”等等.

茶诗自古诗家多茶客.唐诗人姚合曾不惜以诗乞茶:“不将钱写将诗乞,借问山翁有几人”东坡居士则将新茶喻为,吟出了“从来佳茗似佳人”的千古绝响;到了元代诗人刘秉忠笔下,更是一语道破诗家爱茶的真谛:“铁色皱皮带老霜,含英咀美入诗肠.”好一个“含英咀美入诗肠”,难怪代代诗人对茶情有独钟.

茶画1972年,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西汉墓葬中,有一幅敬茶仕女帛画,反映了汉代皇室贵族已有茶饮,足见茶韵融入画意由来已远.我国历来都有茶画名作,如唐代的《调琴啜茗图卷》;宋代钱选的《卢仝烹茶图》,刘松年的《斗茶图》;明代唐伯虎的《事茗图》,沈周的《醉茗图》、《虎丘对茶坐图》;清代薛怀的《山窗清洪图》,都形象地记录了茶事史料,可以说笔笔渗茶墨之情,幅幅香溢诗画之中.

茶令茶令和酒令是我国传统饮食文化的组成部分.唐代书法家颜真卿与茶友陆士修、张荐等,就曾将茶令组成了为人传诵的《五言月夜啜茶联句》:“泛花邀坐客,代饮引情言(陆).醒酒宜华席,留僧想独园(张).不须攀月桂,何检测树庭萱(李).御史秋风劲,尚书北斗尊(崔).流华净肌骨,疏渝涤心原(颜).不似春醪醉,何辞绿菽繁(僧).素瓷传静夜,芳气满闲轩(陆).”这一茶令堪称茶文化的佳品.近年台湾还流传一种新的茶令“返返拳”,可知茶令至今不衰.

茶肴茶肴,是指加进茶叶一同制作的肴馔.茶肴之多,岂止是“五香茶叶蛋”.试看今日广东的“茶香鸡”(用乌龙茶),浙江的“龙井鱼片”、“龙井虾仁”,南京的“香炸云雾”,安徽的“云雾肉”、“毛峰熏鲥鱼”,江西的“云雾石鸡”,四川的“樟茶鸭”,河北承德的“茶烧猪肉”,香港的“武夷茶皇鸽”等等.

茶谜茶谜,是茶农、茶商和饮茶爱好者在寻常生活中生动形象的升华,也是中国茶文化的延伸.最早的茶谜很可能是古代谜家撷取唐代诗人张九龄《感遇》中的“草木有本心”诗句配制的“茶”字谜.在现代,借助灯谜来弘扬祖国茶文化,更为人们喜闻乐猜.如“山中无老虎”(猜茶名“猴魁”);“嫩香值千金”(猜茶名“莫干黄芽”);“人间草木知多少”(猜茶具“茶几”)等等,这不仅丰富了茶谜的内容,而且也为茶文化增添了声色.

茶礼“客来敬茶”是我国人民好客的传统与礼俗.以茶代礼古已有之,至今不少地方颇有情趣.苏南一带过年,有用两颗金橘泡“元宝茶”敬客的习俗,象征吉祥如意;赣北修水一带,有用芝麻、黄豆、生姜、桂花、爆米等为佐料泡“果茶”敬客之俗,若茶中佐料品种越多,表示对客越尊敬.

〖编辑:修远〗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