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趋同效应与精神病患者的护理

更新时间:2024-03-1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3590 浏览:57803

情绪与人体健康关系十分密切

在神经系统支配下,正常人体消化、呼吸、脉管及内分泌系统都会对周围环境做出反应而产生相应变化,情绪的外在表现,如面部表情、声调和语气的变化、体态表情等都会展示无遗.护理人员素雅的服饰、端庄的仪表、娴熟的的操作在工作中的和谐状态就是良好情绪的外在表现.精神病患者在护理人员良好情绪影响下,也会产生一种轻松的感觉,逐步向护理人员吐露心声,接受治疗和护理,护理人员与精神病患者之间这种情绪的和谐与协调会大大提高工作效率,这是护理中不可缺少、护患双方共建的一种良好情绪的趋同效应.

趋同效应在护理精神病患者过程中的作用

良好的情绪能使护理人员自觉规范自己言行并加强护理责任感:由于吩噻嗪类药物治疗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锥体外系症状及迟发性运动障碍等不良反应,心理治疗及心理护理在整体护理中显得尤为重要.护理人员良好的情绪、医院优雅的环境、整体的病房和适宜的色调及精神病患者情绪迁移,会给患者一种亲切感和认同感,从而产生心理共鸣.由于精神病患者易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后果.因此,要求护理人员具备良好的医务道德和工作责任感,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做好病区安全防范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和处理.

良好的情绪能平衡患者家属的期望心理:精神病患者住院期间,重症患者及刚住院的患者都有家属陪伴,治疗一段时间的患者,会有家属或同事来探视,他们看到医院优雅环境、整洁的病室、护理人员娴熟的操作及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都会产生一种期望心理和认知上的趋同感,这种趋同感在护理人员良好情绪的参与下,经过潜移默化,能帮助患者家属或同事建立一种对医护人员的信赖感,消除家庭成员中的负性情绪,尊重患者人格帮助患者更好地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和护理.

良好的情绪能改善护患关系中存在的一些心理冲突,实现护患双方心理上的自我补偿,例如:在进行穿剌时,如果护理人员不能“一针见血”,或者态度不好,甚至埋怨血管不好.那么,在这种不良情绪的刺激下,患者必然会显得不高兴或不愿合作.如若护理人员有良好情绪,用谦和的口吻道一声“对不起,请您再合作.”这样,患者会随之调整自己的情绪,不计较护士穿刺失误,达到护患心理的补偿.

良好情绪能转移患者的心境:例如,有些轻度躁狂患者,表面看来似乎是有意恶作剧,惹事生非、易激怒.遇到这种情况,若护理人员在情绪上不够冷静,表现出气愤,都会激起患者情绪上更加兴奋,故应保持良好的情绪来替代患者的心境,用安详、镇静及温和的语言多加引导,转移其注意力,将其引到有益于身心的方面上去.


护理人员良好的情绪能激发患者早日康复的信心:绝大部分精神病患者入院时否认自己有病,拒绝接受检查、治疗及管理,加上入院后对特定的环境及医护人员不熟悉,极易产生恐惧和焦虑心理.护理人员在护理精神病患者过程中,发挥护理特长和情绪心理理论,耐心帮助患者熟悉饮食起居环境,搞好病室卫生,保持病室良好通风,帮助患者做到发短、胡子短、指甲短、手足清洁,定期为患者洗澡及清洗衣服、床单、被套,督促患者饭前便后洗手,做好患者个人卫生,防止患者、自伤、伤人、毁物等意外事故的发生.积极组织开展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劳动工作疗法和文娱体育疗法,转移患者心境,排除患者情绪的意识传递,使其有抛弃失落感,力争在短时间内稳定患者情绪,逐步恢复其自知力和自信心.

在护理精神病患者中持良好情绪的必要性

治疗精神病,药物仅仅是治疗过程中的一个方面,只有把药物治疗、心理治疗与护理、家庭治疗与护理三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使患者早日康复.良好情绪在护患关系中的趋同效应是多方面的,它既能摄取社会及护患关系中的反馈信息,根据病情的发展及时更改治疗计划及治疗方案,将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减少到最低限度,又有利于强化护理人员的心理涵养,提高心理护理质量,发挥护理工作的整合作用.因此,在护理精神病患者过程中,护理人员应经常保持良好的心理情绪,真正做到“治病救人,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为两个文明建设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