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美育教育

更新时间:2024-01-1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821 浏览:21008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我们的小学数学中蕴含着丰富的美育价值,学生只有发现了数学之美,才能改变以往认为数学枯燥乏味的错误认识,学会欣赏数学之美,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变被动学习为积极主动的学习,数学也才能散发出其独有的诱人的魅力,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美育教育呢?

一、实施美育教育,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我们知道,在小学阶段,学生思维的发展是从具体的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因此,采用必要的直观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形成有关数学概念的表象,然后再从具体感知向抽象思维过渡,通过归纳、概括,形成有关的数学概念.而美育是一种形象教育,它以美的形象育人,符合学生从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规律.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实施美育,不仅不会妨碍数学教学,相反还能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进行学习,从而有利于数学教学的顺利进行.例如,在几何初步知识教学时,教师作图做到大小适中、线条清晰、匀称美观、合理、立体感强,这不仅对学生是一种审美教育,而且这种美的感受又会给学生添上想象的翅膀,使他们的思想活跃起来,从而愉快地进行学习.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数学教学中美的形象,绝不是仅限于上面所说的图形美,在多数情况下,更应该强调教师的教学艺术美,即教师用生动的语言,形象的讲解,巧妙的启发,优美的板书等去创设一个美好的教学情境,而这种美的教学情境,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使他们的学习活动呈现积极的状态,做到和教师思维共振,感情共鸣,促使他们在愉悦的气氛中进行学习.

二、实施美育教育,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随着数学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我们越来越认识到,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决不能只注意学生的智力因素,还应该充分注意他们的具有极大潜能的非智力因素.因此,数学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渗透,为我们充分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领域创造了条件.

首先,数学教学中美育的渗透,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学习目的.学生正确的数学学习目的的树立,不能依靠空洞的说教,而审美教育则能启迪学生的心灵,从而引起精神上的升华.如果我们能经常结合数学中美的形象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特别是当我们带领学生经过艰苦地探索认识了一条数学规律,解决了一个难题以后,他们就会尝到艰苦劳动换来的甘甜,感受到美的愉快和享受.这种对学生学习的报偿,又反过来推动他们刻苦地进行数学学习,从而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数学学习目的.

其次,数学教学中渗透美育,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数学学习,从表面上看是与一些数字和算式打交道,确实令一些人感到枯燥乏味.但是何以有那么多的数学家孜孜不倦地理头于数学的海洋,又何以有那么多的学生深深地迷恋上数学呢?数学深刻丰富的内在美的吸引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深入地挖掘数学蕴含的美的因素,不失时机地渗透美育,使学生从抽象的符号中看到美的形象,从逻辑推理中领略美的神韵,从表面的形式中洞察数学内蕴的美的品质,无疑将大大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最后,在数学教学中加强美育,对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数学教学中,有些教师常会因为学生作业的不整洁、字迹潦草、解题格式不规范而感到苦恼,甚至批评、发火都无济于事.如果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加强审美教育,让学生感受到认真学习、书写整齐、字迹工整、计算正确、格式规范等本身就是一种美,从而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以期达到教书育人,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目的.

三、实施美育教育,促进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

创造美是审美教育的最终目的.美的事物不仅能唤起学生的愉悦情感,而且能促进他们思维的发散.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通过实施美育来促进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不但是可能的,而且是十分必要的.例如,教学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时,引导学生把平行四边形割补成长方形来研究,把三角形拼接成平行四边形来计算等,这本身就是对学生创造美的能力的培养,而学生对这种创造美的追求,必将大大促进他们创造思维的发展.长此以往,学生在解题时就会不满足于一般的常规解法,而去追求解法的优化,这样也就有利于他们创造美能力的培养,促进他们创造思维的发展.